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3月25日,欧盟27个成员国首脑聚集德国柏林,举杯欢庆欧洲联盟50华诞。欧洲统一的构想早在17世纪便已萌动。而欧洲大陆上此起彼伏的战火,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冼礼,使越来越多的欧洲人相信,只有建立一个在政治和经济上统一的欧洲才能给欧洲带来永久的和平与繁荣。[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李詹 《兰台世界》2007,(11S):65-66
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基督教世界,依靠宗教和文化的纽带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体。中世纪末.一个个主权国家相继建立,打破了这种基督教统一体,使欧洲由基督教形式下的“统一”转变为主权国家林立下的“分裂”。对于主权国家的建立本身而言.其进步意义十分明显,但如何看待主权国家的兴起对于“欧洲统一”的意义?他所造成的分裂是不是“欧洲统一”的例退?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欧洲统一”的深刻内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研究以其特有的激情推进了以“自我意识”和“形式自律”为核心的一系列议题,并以这一独特的后毛泽东时代的话语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改革动态,切入了新时期的社会历史潮流,同时也投射了某种主体性想象,那么,到90年代,情况就有了相当大的改变。90年代以来的思想状态、学术形式和文艺审美,总体上是日益分化的、消解的。由于有了市场、资本和商品化的介入,去政治化的文化政治和去历史化的空间(或碎片),成为90年代以来的潮流。从另一角度换而言之,分化的立场、局部化的利益和体制化的学院学术生产,其实也越发建基于全球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和消费架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