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鲁学与齐学的异同及其影响,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王葆玹先生在近著中论证的“鲁学系统始于荀子”、“齐学系统始于孟子”的新说,似乎不能成为定论。因为从开放与创新精神所体现的学风来看,荀子就近于齐而远于鲁;荀子“隆礼”也不能作为他专属于鲁学而不属于齐学的判断标准。不宜于轻言孟子“杂博”,并由此推论孟子为汉初齐学之源;孟子对齐人齐风的贬斥态度,证明他有明显的宗鲁抑齐情结,不宜将其列入齐学范畴;他只能是鲁学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
孔子、孟子同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后世也将孔孟并称,然而考察《论语》和《孟子》,我们却发现孔孟有很多不同之处:孔子将政治理想摆在自己人生价值的首位,而孟子则有更多的人生追求;孔子无法忘怀于政治,孟子则寄情于“大丈夫”人格;孔子谨小慎微,孟子则狂放豁达;孔子因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而矛盾,孟子则执着于人格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浩然之气     
黎莉 《初中生之友》2008,(11):48-49
<正>"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创造的一个词语,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对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  相似文献   

4.
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创造的一个词语,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对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人格精神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为无所畏惧的阳刚之气所体现出来的独立人格精神,一为愤懑不平之气所体现出来的依附性人格。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就构成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它是孟子散文气势最根本的内在人格成因。此种悲剧性人格外在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特质、天赋要求与实际社会角色、社会环境的矛盾,而背后却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固有的人与外在环境冲突的悲剧性“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6.
戴震诠释《孟子》而成的《孟子字义疏证》,以“志存闻道”为治学宗旨,以程朱理学为理论基源,以社会变迁为时代起因,属意于理气心性的本体论创新和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创新。在中国诠释史和哲学发展史中,具有终结封建,启蒙近代的特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性善说是孟子心性理论的基础或理论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孟子不仅提出了理想人格的具体范式,而且进一步探讨了实现这一理想人格的现实途径,孟子的心性理论特别是人格范式思想虽有极大的理论偏颇和消极作用,但对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孟子心性理论对于道德之于人的尊严之意义的强调,对于当代人走出化困境并重新确立心性与德性方面的理想,有重要而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田薇薇 《文教资料》2011,(26):83-84
孟子以能言善辩著称,然而在孟子善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强大的人格魅力,解读其精神内涵,孟子善辩源于他的浩然之气,源于他"民贵君轻"的平等观念,千百年来它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孟子作为我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建立了一套以性善论为基础、以“内求外修”为特征的道德修养理论体系。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诠释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创新提供更多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动力,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规范社会道德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东西方思想的源头上,中国的孟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秉持着“人性善”理念。将建构美好与善良的精神家因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他们分别以孔子、苏格拉底为楷模,满怀强烈的政治抱负.试图通过道德教育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孟子致力于培养崇义尚道的“义士”,柏拉图力图造就理想国的哲学王;孟子强调精神内化,柏拉图主张道德外烁。  相似文献   

11.
巴黎公社在其存在期间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改造,体现了巴黎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和革命的首创精神,这些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来源于巴黎公社的社会公仆意识,这种意识与全新的制度结合,又创造了全新的无产阶级民主。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正迎接着一场深刻的革命:要求它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专业课程的教学要着眼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在于探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并在这里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也是一种时代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有四个方面:一、它是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二、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三、它是一种批判的精神;四、它是一种竞争的精神。理解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对于推进我们的实际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慎独"思想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对当今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着独特的启示。在传统"慎独"思想启示下,教师应以主观能动及自我超越精神、反思精神及自律精神来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陕西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无论是物化文化资源还是精神文化资源都有很好的教育功能,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审美情趣、生态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应该很好地挖掘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 ,搞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为培养讲创新、重实践、能不断用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武装自己的高素质新型教师 ,教育学院教育改革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 ,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为先导 ,不断深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英语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创设问题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发散思维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成人教学沟通艺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成人教学沟通是一门艺术。只有建立良好的成人教学沟通机制。体现沟通的艺术性才能保证成人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成人师生关系的融洽和睦和成人教学的双方互动与优质高效。成人教学沟通艺术须坚持民主、主动、相长和效率原则,同时,对教学时空、教学气氛以及师生个体的沟通技巧都有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书法创作中书家以字的抽象线条,直接追求抽象美的境界,主体的一切观念、认识、学问、修养都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的动力潜居艺术创造的深层,与人的生理、心理完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市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证明,地方政府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创造体现地区特点、民族特点加快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个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