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意义与价值进行了简要论述,并针对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顺利地完成主题活动的开发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生的课程,是以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为特殊使命和独有功能的.这门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课程设计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欣赏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4.
洪俊 《江西教育》2006,(7):28-28
综合实践课归纳起来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实施的时空必须是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以提高活动的质量,达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本文就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依据《纲要》各项要求,在专题活动实施的各阶段,对课堂教学类型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发展经历了活动开发、资源整理、有效指导研究、课程规划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各有侧重。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效指导需要关注六大问题:处理好"课型研究"与"课外拓展"的关系;尽量让课程适应儿童,实现课程的儿童化;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人学习的关系;把握好研究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体现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处理好成果展示与评价的持续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走进福州市鼓楼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9.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慢慢走进了小学教学领域,并成为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独立课程,课程的设置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以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前提,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新增的一门必修课程 ,不仅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而且承载着独特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的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性。在课程实施和开发中要基于以下理念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  相似文献   

11.
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实际教学中对学生个体差异重视不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管理还有待改进。小学要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就要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从组织管理方面探讨与其他教育活动结合的有效途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自小学三年级开始便设立的必修课程,该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进而进行体验式学习。这也是该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所在。本文笔者认为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活动需要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弹性课时制,做到分散使用与集中使用相结合,进而增强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徐双莲 《学子》2013,(7):44-45
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新课程教育目标的核心。实现上述目标,需以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但由于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学内容、目标、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教学中往往不能尽情挥洒。因而,要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就必须在立足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突出“活”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顺应当今科技发展,开发潜力较大的开放性学习领域。这门课程的开设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更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方面。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眼、鼻、口、手、大脑等器官都在动,并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这种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强调“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必须走出课堂,面向生活,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全员参与,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为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中规定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但是最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该是弹性课时制,即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根据活动实际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除了弹性课时制,对学生具体的活动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还有连续性和时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实现教师的发展。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对新课改及目标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思想与行动。影响着教学目标、内容与形式的选择与确定,进而影响课堂教学实效。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只有在不断摸索、探究中总结经验、认真钻研,才能使课堂变得有声色。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凭借着自身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脱颖而出,成为了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作为一门新生学科,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课堂观念陈旧、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等,这时教师就应该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进而走出一条有效教学的康庄大道,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秋季起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正式把数学实践活动课列入课堂教学。作为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我们从一年级开始,跟踪教材对实践活动课进行了一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归结了自己的一点心得。1.目标的确定。无论在目标上还是在功能上,数学实践活动课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一种类型,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弥补了数学学科课程的不足,它对课堂教学收到了优势互补的功效,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将趋向合理和完善,从而更加接近全面发展。所以,我们研究和探索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目标就在于“四点”:(1)找到数学实践活动课与数学课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如何有效管理学生的问题上,我们认为最基本的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而生,是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广大小学教师通过理论培训、实践探索、活动观摩,对这门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也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但许多教师由于受到分科教育的积习影响、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个体智能结构的缺陷限制,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偏差,亟需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