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风 《集邮博览》2011,(12):13-13
这套邮票是为纪念1968年9月5日“文革”风暴席卷全国时,除台湾省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这一事件而设计的,全套一枚。  相似文献   

2.
机要文件退回批条在该类实寄封中非常少见,我收集的这枚封是由上海某单位发往安徽枞阳301信箱军管组,信封上发信日期为1968年7月30日,在信封的右上贴有一枚呈长方形的“机要文件退回批条”,批号为邮5026。该批条印有退回原因5条,第6条原因供填写。从安徽合肥8月2日邮戳悉,到达合肥已经有3天时间,手写第6条原由为“试请铜陵特区查转”,  相似文献   

3.
一札见真情     
杨续本 《收藏》2008,(8):112-112
石鲁(1919~1982年)是长安画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将中国书画艺术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被誉为“中国的凡·高”。“文革”时期,石鲁经历了他生命中最为悲惨的一幕。他被揪斗、游街、批判,被关“牛棚”,甚至两次被拟判死刑。残酷的人身迫害与政治压力使许多人不敢接近石鲁,真正同情他,并且敢于尽力帮助他的不过数人而已。  相似文献   

4.
高华 《集邮博览》2011,(11):56-58
邮政因“文革”“切入’而具体体现、首先表现的是取消邮票志号。然而。取消的只是在邮票上的体现。实际上邮票志号仍在实行,只不过由邮票上的“明面”显示变为邮票之外的“隐形”显示——此即“文”字邮票编号的来历。当时,中国发行的纪念、特种邮票所特有的志号编排方法,备受国际集邮界称许,已连续使用近18年.受到广大集邮者的欢迎和喜好,但因“文革”  相似文献   

5.
陈智忠 《收藏》2008,(3):100-100
沃渣,浙江人,抗战时期曾在陕甘宁边区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院务委员,是老一代革命文艺家、版画家。  相似文献   

6.
楼哉定 《收藏界》2012,(3):100-103
笔者珍藏的上地房产所有证(简称土地证)涵盖全国各省市,其中现代土地证中有毛泽东头像的达50余份。这些带有毛泽东头像的土地证主要出现任我国的东北、西南、西北地区,时间上都在1949年至“文革”期间。  相似文献   

7.
书签,是夹在书本中方便阅读的文化用品,由于画面随意,取材广泛,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同时,书签又是社会的缩影,历史的镜子,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的浓厚政治色彩,留下了一个时代深刻的社会印记。特别是“文革”书签,从内容、形式、材料、印刷上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无需出版审批手续,印刷厂均可紧跟形势,印制发行;  相似文献   

8.
我收藏有一张“文革”时期水利电力部云省水力发电建设公司第一分公司革命委员会出具的通行证明。这张通行证高17cm,宽17cm,上部有存根,下部为出差人持有的通行证明。上下部分之间印有编号.盖有骑缝章(如图)。  相似文献   

9.
1.今年是《集邮博览》创刊30年,作为杂志创刊的参与者.您怎样看30年的变化? 说到杂志,要从北京市集邮协会说起,“文革”结束后,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逐渐显露出来,成立集邮组织的呼声很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亟待成立,虽然当时北京已有鼓楼集邮研究会,但只代表一个城区,不代表北京。  相似文献   

10.
张炎冰 《钓鱼》2008,(15):13-14
张东秋,北京市人,钓风稳健、技术细腻、善于炼饵,以“一口食”享誉钓坛。1998年在“碧春杯”北京市冬季钓鱼锦标赛获亚军后被人认识,2001年入围“钓王杯”总决赛,以总分26.5分超越黄适之、吕中胜、徐清华、郝国强,获第5名;2002年首届“光威钓王杯”再获第5名,“‘喜玛诺·津田杯’全国钓鱼邀请赛”,获个人总分冠军。  相似文献   

11.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F002-F002
王水权(1945).男.辽宁省大连人,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进入沈阳市少年业余体校足球班接受系统训练。1963年考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糸.因“文革”影响于1968年毕业,1972年调回母校工作.199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足球教研室副主任和教务处副处长,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渤海大学足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足球协会栽判委员会常委、科研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2.
顾礼俭 《围棋天地》2014,(14):89-89
那应该是在1964年量1965年相交的冬天,正值“四清”运动全面推开的前夕。作家吴强以常熟县委副书记的身份,率领一个数十人的社教工作团,借住太仓县沙溪中学进行政治学习。吴强所著长篇小说《红日》正风靡,师生员工卮人不知。记得当年学校领导作政治报告说到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赶好形势时,总会反复说到文艺界的多少个了不起的“红”,如《红岩》(小说)、《红灯记》(京剧)、《东方红》(舞台艺术片电影)等,而《红日》因为它的军事题材更加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