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苏州市新一轮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改革实验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黄桥实验小学基于不断推进苏州市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实践和思考,积极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导结合"的教学策略",不断探索、创新,致力打造"减负增效"、"自主学习"的生本数学高效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终身学习,注重学生学前引导,学中辅导,学后督导;注重因人施教,自我反思,课外延伸的指导,在实践中对"教是为了不教"的生本数学课堂"有了新的体悟和感受。  相似文献   

2.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家叶圣陶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追求的是通过我们的教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知道"学什么",自主解决问题学会"怎样学",养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变成"我要学",能够自主、合作完成学习全程达到"我能学",从而让语文课堂因自主而精彩。  相似文献   

3.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更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学,教师只是组织者、谋划者、引导者、激励者。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高效发展,播下了智慧和希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苏州市新一轮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改革实验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黄桥实验小学基于不断推进苏州市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实践和思考,积极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导结合"的教学策略,不断探索、创新,致力打造"减负增效""自主学习"的生本数学高效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终身学习,注重学生学前引导、学中辅导、学后督导;注重因人施教、自我反思、课外延伸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41):91-92
如果将灌输式教育比喻为"给",将学生自主学习比作为"取",那么,很显然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来看,学生自己"取"要远比教师"给"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所以,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理念笔者非常认真地展开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策略分析,希望可以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领域更好、更快发展。以下笔者就来结合自身教学的数学学科,谈谈如何落实"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教是为了不教"思想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互相契合,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把"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周扬  陈翠萍 《考试周刊》2015,(37):122-123
新课程观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不能丧失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有选择性地实施"教",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同时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当把"教"与"不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校有限的学习接触无限的信息世界。  相似文献   

8.
<正>"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学的本领。基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其根本出发点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样的课堂,体现出来的生命律动,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和生命的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教学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不是教师漫天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地学习。已有的教学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10.
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为我国教育行业的创新改革带来重大机遇。为了培养更多实践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课程更要得到创新和改革,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智慧"教为不教"在教育界中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效果不够理想,部分中职学校十分重视技能教育,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来说,若学生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很难获得他人的认可与信任,也容易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与习惯,难以做到与国家携手共赢。中职生技能水平不高,可以利用技能培训提升,但思想道德品质出现偏差则无法补救,甚至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1])。为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教为不教"理念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情况,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旨在更好地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改实施以来,灌输式教学逐渐被"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所取代,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很大提升。受中考、高考等传统评价方式的制约,以外在驱动、简单记忆、重复描述、机械训练等为主要形式的浅层学习的弊端并没有得到根本变革。针对这一情况,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思想与当代深度学习理论有机结合,使传统的本土教育思想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发展而发展,立足"自主"和"深度",让"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12.
"先学后教、以生教生"模式打破了"先教后学""以师教生"的传统教学流程,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前置",更加强调学生间的互动与自主探究.本文在分析了"先学后教、以生教生"的理论依据基础上,提出了"先学后教、以生教生"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吴笛 《考试周刊》2014,(64):53-53
"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也是一种适应于现代教育形势的教育理论。本文立足职高学生的特点,从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14.
<正>"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立足于教,指向不教,是一种教育的理想境界。叶圣陶认为,读书是要让学生知道"已往",为"未来"做准备。那怎样才能使读书跟人发生关系,要怎样读书才能引导学生为未来做准备?由此,教师要询问:教科书里的材料是不是切合人生?是不是为未来做准备所必要的?离开了教科书,是不是别无教授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陈静 《教学月刊》2013,(5):33-35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样化需要,2012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学校"增加普通高中教育的选择性,建立在共同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育人模式",即把高中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由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自然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一、自主择疑——奠定学生自主选择的坚实基础先学后教,让学生在自学中根据学习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15):121-122
"教为不教"的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各种教学方法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当前高中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这有利于学生自身提升身体素质,教师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率,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教为不教教学理念出发,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探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教人者教己",是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寅会上的演讲中提到的,也是现代教师所必备的能力。"教己"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做一个孩子;"以教人者教己"不仅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己",而且要求教师以"学生"的态度来学习。  相似文献   

18.
黄琳 《考试周刊》2013,(48):114-114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高效轻松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先学后教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探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建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有三个措施:"先学",以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后教",组织学生讨论并做出点拨;"当堂训练",结合目标及时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严峻形势下,学校教育在不断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层出不穷,陈旧的教育模式被认为是"疲劳式"教育,其中一些不适宜于学生发展的理念是研究者改造的重点。新式教育模式有一个十分突出的共同点,就是以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高中教育是教学的重点阶段,高中生正处于自我锻炼的黄金时期,因此大多数教育者提倡多注重学生自学及合作学习,"自探互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本文就以人教A版高三数学为例,探究"自探互教"模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