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亭马琴史传类读本小说的成熟,和以《三国演义》为最高成就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三国演义》的忠义主题和经典故事情节,被直接吸纳进史传读本《南总里见八犬传》的叙事中。在金圣叹、毛宗岗、谢肇浙等小说评点家的影响下,曲亭马琴突破了《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历史叙事模式,将"虚实相伴"、"真幻结合"、"因文生事"、"以文运事"等叙事观念相融合,创造全新的历史演义类小说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20世纪80年代"新历史小说"兴起后,当代文学对历史的言说又有一种新的观照和动向骤然凸显.这具体表现在对以往经典作品的解读上,很多小说家以解构的方式,采取搞笑手段,既轻松又随便地在戏说中任意涂抹、颠覆历史.于是,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调侃、对游戏人生给予认同,解构经典、戏说历史几乎成了近年影视剧创作的主流.鲁迅、巴金、曹禺、张恨水、张爱玲的名家名作以及所谓的"红色经典"被乔装打扮一番后,也开始粉墨登场.一种"泛娱乐化"泛经典化"倾向在我国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如何看待这样一种现象,它的合理成分及不利影响何在?是应该大加挞伐、一概否定,还是分析其出现原因,理清其文化背景、社会心态、文学观点,正确对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剑龙先生带领他的一批弟子,就此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话和讨论,甚有启发意义.本刊特予发表,企盼能为当前的经典解构和历史戏说现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必要的反省,以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德国教育历史文化人类学,将"文化"与"历史"结合起来,拓展对"人类形象"复杂性的研究范围,将教育人类学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中.德国教育人类学方法论实现了重要突破:在主流人类学范式的互动交流和跨文化背景的持续影响下,形成了关切本体性与多样性的研究主题,确定了研究人类形象的"新双重视角",将人类学经典的田野研究方法与德国本土的质性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传统教育人类学的二元对立式思维、孤立式思维和演绎式思维等被整体性综合思维所取代,德国教育人类学与普通教育学的关系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4.
2015年11月,南通中学举办了以"难忘课堂构建与课堂文化营造"为主题的公开教研活动,任课教师的课堂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5.
米选平 《成才之路》2012,(9):12-I0007
正2001年,新课程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2003年,"以人为本"被写入中央文件;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以上要求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和教学评价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中的主题探究是对历史事件的专题探究,是对历史学习从理论认识到思想升华的过程。历史教学的主题探究要源于教材、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同时也要高于教材,达到思想升华。在"主题"引领下的合作探究目标性更加明确,与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易被调动。  相似文献   

7.
朱瑞霞 《海外英语》2013,(6X):212-213
该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血中冬季》中主人公的归家主题。以莫马迪为第一人,当代美印第安作家的小说大多以"归家"作为主题。归家不仅指主人公本人回到家,也指他精神上有了归属感,回归印第安部落传统。他的回归与印第安长者讲述故事,动物引领和典仪的启示都分不开。韦尔奇通过描述印第安的生存困境和他们的创伤记忆唤起读者对他者的同情,通过重写被歪曲的历史颠覆白人的文化霸权对他们的消音。  相似文献   

8.
主题教学,即以一个主题切入教材,把相关的历史知识重新整合,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专题,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一、历史主题教学的必要性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构思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学目标最主要的体现,每节课都应有一个主题。1.历史学科的特点使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  相似文献   

9.
从《棋王》中的两个主题"吃"和"棋"出发,结合作家及其所处时代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解读,最终发现,《棋王》是作家成功放大了的个人记忆和时代印记。只不过恰逢其时,其个人记忆被放大、上升为民族寻根的高度,成为不能承受的历史之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尚书》历史思想研究还远不够深入。《尚书》的历史本原论和主体论非常重要,它们主要包括"历史本在""君民同为历史主体"和"民为神主"几方面,这些都与《圣经》等西方早期文化经典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正南京师范大学的高德胜博士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意义:没有历史,学生的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成了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由此可见,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内容是以"散点"式"跳跃"地呈现在相关学习主题中的,存在"有混编、断联系,有事件、缺背景,有历史、少现实"  相似文献   

12.
<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收集了一定数量的历史类的课文,大部分以叙事的文体形式出现。从安排的历史类课文的内容来看,内容涉及国内国外,涉及的年代自春秋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初;从数量来看,五、六年级安排的数量较多,且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安排较多。一、历史类课文学习的思考这类课文,故事性强、描写生动,在"言"和"意"方面都堪称经典,学生较喜欢阅读,但在主动学习时,却存在一定的难度。1.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写离不开理论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叙事的革命性意义,只有借助理论阐释才能被科学地建构与呈现。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书写就是运用科学理论对党史经验展开充分阐释的经典蓝本。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理论阐释的知识图景,重温党史书写的崇高历程,既要结合其文化境遇与政治动机,还要从其历史书写中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阐释立场、引导树立正确党史价值观的主要阐释目的、内蕴党史姓党政治原则的鲜明阐释属性、以大历史观达致主题聚合的基本阐释方法,以及遵循实事求是与守正创新相结合的重要阐释原则入手,多维把握其理论阐释意义开显的深邃脉络。  相似文献   

14.
曲亭马琴史传类读本小说的成熟,和以《三国演义》为最高成就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三国演义》的忠义主题和经典故事桥段,被直接吸纳进史传读本《南总里见八犬传》的叙事中。在金圣叹、毛宗岗、谢肇浙等小说评点家的影响下,曲亭马琴突破了《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历史叙事模式,将"虚实相伴""真幻结合""因文生事""以文运事"等叙事观念相融合,创造了全新的历史演义类小说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5.
叶适的历史变革思想围绕着南宋"中兴"的时代主题而发.他着眼于"纪纲"的变革,希图建立起内柔外刚的体制.他将军政和财政视为变革的两大重点.叶适还提出了"因时施智"、"渐变"和"慎终如始"等变革原则.叶适的历史变革思想呈现出重通变、重经制、重功利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沿着西方通识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影响通识教育改革的经典文献为依据,将西方通识教育分为"博雅教育"的缘起,"耶鲁报告"的问世,"哈佛红皮书"的诞生几个大的阶段,分别对各个时期影响通识教育的历史背景以及重要核心思想资源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西方通识教育已经走过的路进行批判性总结,以便为以后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历史结论是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体例对历史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么,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问题作结论时,应注意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一、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是作历史结论的视角要求。按“学习主题”呈现学习内容,是新《课标》的重要编排特点。“主题”是新一轮历史课改中教材编写的主线,主题意识是本轮课改十分强调的课程意识。《课标》在设计思路中说:“内容标准分为……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因为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从而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自己也因此成为英雄。这件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发生在美国。  相似文献   

19.
历史歌曲表达的时代内涵,正是历史教学的主题。历史歌曲可以选用、创作、"掰歌"等。历史中有歌曲,歌曲中有历史。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力求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状,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样客观上导致了教师的"上场"时间被大大压缩。因此,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说清过程"、"讲出效果",无疑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怎么"说"才是"标准",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1.科学严谨。历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