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校地处闽南沿海经济发达的乡镇,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经营业推动了社区经济迅速发展。学校周边的资源也为学校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充分利用社区优势,稳步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扩展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社区服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参与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明确要求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领域中",要求学校在社区服务的整体设计上从本地区的社会活动出  相似文献   

3.
林静 《生物学教学》2004,29(10):49-5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自身,有许多学习内容可以作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活动载体。  相似文献   

4.
服务学习是一种通过社区服务来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其本质内容是社会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各种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提供真实的学习经验。本文通过对服务学习理念的阐述,提出在高职思政课中引入该理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专题讲座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自新课改以来着力研究的一门必修课程。多年来,我校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特点。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了响应学校走向  相似文献   

7.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服务社会是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体现,社区作为连接个人和社会的纽带日益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针对目前社区服务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开展社区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具体实践,探索如何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开展大学生社区勤工助学活动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是社会工作、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社会工作、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指向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加强实习实训、开展课外活动、实施研究性学习等途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传统社会学专业教学模式不符合社会学集学术性与应用性于一身的特点,必须对其进行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在社会学教学中的作用。依托对安徽省A大学社会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资料,认为很有必要对社会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既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社会学注重应用性与实践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开展实践教学有诸多裨益等。社会学专业教学改革有较大的可行性,诸如实践教学具备实施的政策保证与场域、知识传输渠道的多样化为改革提供了手段保证、充裕的课余时间与参与实践的强烈意愿提供了可能、实践基地的设立以及专业教师的参与提供了平台。只有推进社会学专业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具的、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型社会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是知与行、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与统一,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只有把作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研究,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一、社会实践享乐趣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认知和了  相似文献   

12.
服务学习是一种学术学习与社区需求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其教学目标是不仅在学术成就方面而且在品格教育方面培养学生.服务学习的理念启示我们,高职实践教学改革应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服务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恰当地解决一个来自社区的实际问题.本文把服务学习方法应用在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以课程<环境质量评价>为例,探讨基于社区服务与学术学习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邓红玫 《广西教育》2005,(1A):30-31
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设的小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它打破了课内外界限、校内外界限,打破了以往的课堂秩序、教学常规,走向社会、社区、家庭、校园。其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等),教学场地不定,教学设计多样,教学方式灵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融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等于一体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小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实施策略粗浅地谈一些看法。一、规范学习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社区环境。这种环境,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所以,要促进学生在综合活动中能力的综合发展,教师必须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1.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保障房等社区发展的新模式,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将被赋予新的内涵。该专业实践教学除了满足常规社区服务的需求外,还必须具备对保障性住房及社区公共资产运作管理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因此,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作者三年来对指导大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分析,阐明了以社区为实践基地的优势和意义,对如何开展大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及实践小组的设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今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湖北民族学院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指出提高社会学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是社会学专业的本质要求,进而从社会学专业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综合素质拓展等角度就研究性学习机制构建进行了阐述,并就实施研究性学习机制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是对其进行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参与社区服务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将公民知识外化为公民行为、提升公民参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社区服务活动的调查与分析,无论是在意识层面、成效层面、共建层面、还是实施层面尚存在着一些制约社区服务活动开展的因素,从而影响了公民教育的效果。这启发我们要对高职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提高学校的主导力度、学校社区的沟通程度、学生的服务态度来共同实现借助于社区服务这个平台对高职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浅谈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以下简称“实践课程”)是综合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学生走出校门,在老师和家长以及社会的关注下,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同时也是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社会形象的有效学习途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课程的显著标志之一。开设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拓展求知空间,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感悟生存检验,有利于社会关心学生的学习。一、实践课程建设的原则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具有开放…  相似文献   

20.
下面就是他们具体的活动计划: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改变学习方式,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主动服务社会,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如何使这门课程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对于“流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