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他者"是法国犹太哲学家列维纳斯伦理学的根基,其核心就是把"他者"作为自我的伦理指向,以他者唤醒自我的伦理意识,实现伦理主体的重构。库切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同样的的伦理向度,小说特有的伦理内涵值得深入挖掘。库切立足于伦理的高度,以超越政治和种族的视野,将南非所经历的的沧桑与不幸纳入伦理学的观察视角,向读者呈现他者弱势群体在残酷的历史与现实中的生存困境,执着地表达着自己重构伦理主体、重建自我与他者伦理关系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界对库切作品的伦理研究热度不减,但对库切短篇小说的关注甚少。《女人渐老》和《老妇人与猫》中,库切描写了主人公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老年生活。对两部短篇小说的伦理解读,能够分析主人公面临的衰老的伦理困境和生命的伦理选择,从而探究库切对平等生命价值的尊重,以及他对工具理性弊端的怀疑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库切在《铁器时代》中所展现的小镇暴力在他的作品中是不常见的,他用生动直接的笔调描述了南非种族隔离政策下生活的恐怖,而他叙述的精确性可以通过查阅1986年涉及古古莱图及其邻近黑色和有色人种居住区的相关文件得以证实,那时,得到政府武装支持的治安委员会破坏了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支持者的家园。然而,他文学描述的广度是至为重要的,这些事件是从卡伦太太的视角来观察的。卡伦太太作为一个退休的古典文学老师,忍不住通过自己所读过的作品来解释这种经历;而且,她还力劝自己的女儿不要相信她的叙述。这其中有许多对维吉尔的回应,特别是《埃涅阿斯纪》中埃涅阿斯游历地狱的一段经历。这些回应不仅有助于表现特别的人物角色,而且把所观察到的暴力与暴力的历史和暴力在文学中的再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部文学作品,《铁器时代》不是力求取得直接的政治效应,而是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可能一直萦绕于他们的脑海中,使得对这些恐怖事件的记忆能够继续留存下去。  相似文献   

4.
利益驱动使个体呈现出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将道德参与者割裂为独立的个体,忽略了人际交往的交互性与集结性。关怀伦理既突出对人的感性层面的关怀,更强调对人的内在关系性关怀,因此,关怀伦理能有效消解社会道德冷漠现象。以关怀伦理为视角探讨道德冷漠的消解,需要对道德动机移置,伦理关系共建,真实心理满足和关怀行为强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耻》是南非作家库切(J.M.Coetzee)的作品。作为南非著名作家,库切作品多次涉及复杂的种族、社会和个人伦理问题,深刻探讨了后殖民主义和种族关系等主题。他以其深刻洞察力和文学才华在国际文坛上活跃,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耻》这部作品使库切在1999年第二次获得布克奖,成为历史上首位两次获得该奖项的作家。故事的主人公卢里因个人放荡的行为导致了家庭伦理、性爱伦理和社会伦理的错位。本文从分析“男性气质”的概念开始,结合南非社会变革的大环境,探讨这种层层伦理错位如何导致卢里失去了大学教授的职位,进而白人男性的种族优越感消失,造成社会阶层的下降,父亲角色认同失败,并最终导致其整体男性气质的缺失和悲剧色彩浓厚的个人命运。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库切在《耻》中展示了南非白人卢里从幻想到现实,从冷漠到怜悯,从对抗到对话的转变。卢里多重身份的发展和蜕变,表现出库切赋予小说人物身上的对于实现消解父权中心、现代人重塑自我身份、人道主义复苏以及前白人殖民者与后殖民时期殖民地人民的对话与联接的诸多理想的追寻。  相似文献   

7.
《等待野蛮人》的叙述策略是颇具有原创性和现代意味的.库切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现实,却通过隐喻的形式对现实和历史进行揭示和阐发.在这部小说中,库切还对权威发起了挑战,通过对叙述的确定性、叙述者和语言等的解构达到一种对历史、现实和叙述本身的颠覆.可以说,在这个文本中,库切兼顾了文学的伦理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库切小说中对传统父亲形象进行了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化身的父亲形象沦为软弱无能与丑陋堕落的同义词。父亲形象在叙事策略上也沦为边缘角色甚至处于"无名"状态,这隐喻着殖民主义和白人权威的坍塌和社会伦理结构的重组。  相似文献   

9.
库切的代表作《耻》是一部典型的"后殖民"小说,其中的后殖民和种族元素一直备受关注。运用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从殖民和生态的双层视角解读这部小说,可以揭示殖民主义霸权对南非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后种族隔离时代,对土地的占有和剥削改变了人们对土地的文化态度,动物生存权受到威胁,民族矛盾加剧,社会角色的转换带来精神上的异化和扭曲。库切对南非的环境正义、族群正义和伦理正义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0.
"碰瓷"现象在现代化进程中恶化了人际关系,生成了"伦理病灶"。概念上,"碰瓷"即是不义之人以欺诈或勒索等手段占有他人钱财的行为或现象;本性上,恶的本性存在并规定着施害人与受害人、目的、方法和结果等整个事件;后果上,"碰瓷"现象已经和正在消解人们的诚信观念,助推道德冷漠,危害社会和谐,消磨人们的自立精神,由道德危机走向伦理危机,最终成为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小说家帕特里克·怀特的小说《风暴眼》讲述了一个女富翁亨特太太在弥留之际与自己儿女抢夺财产的矛盾冲突。文章通过她与子女的关系以及她的生平,分析了亨特太太自私、冷漠的个性,以及对金钱贪得无厌的丑恶人性。  相似文献   

12.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暗花明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  相似文献   

13.
卡伦是在关隘、要塞等处派兵驻守,执行巡查、稽查、监督、征收和传递文书等各种义务的防御、管理据点,其设置是清代特有的治理边疆、巩固边防之重要举措.以往,学术界就清代蒙古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卡伦之设置时间持有"雍正五年"、"康熙年间"等不同观点.经过剖析<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等相关史料发现,蒙古地区的边境卡伦和内地卡伦之设置时间均可以追溯到康熙朝初期,而且,当时的卡伦已具备治理边疆、巩固边防等广义之卡伦的多种职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社区"的概念分析,一般可以概括为这四个特征: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关系、社会情感、社会互动。"城市社区"是在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伦理意蕴的新型实体。城市社区的形成,是人们从"熟人社会"迁移到"陌生人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依附于乡土社会的伦理关系、伦理规则、伦理秩序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一系列变化在社会过渡时期必然会引发道德情感疏远、道德冷漠、道德失范等伦理问题,针对这些伦理问题相应地构建"城市社区"的伦理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国内外评论界倾向于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或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观照库切布克奖小说《耻》中的动物伦理观以及生态思想。然而,我们若走出欧美文化批评的既定阐释框架,会发现库切与儒家思想有着高度的契合。文章尝试从道德、政治和同情这三个伦理、政治元素入手,借助儒家思想考察《耻》中的生态伦理观,认为《耻》不仅聚焦道德、政治与生态之联系,揭示其是产生生态问题的精神性根源和体制性根源,同时注重同情的伦理影响,主张人类关爱一切生命,以同情之心实现人与万物的“有情共生”。小说对将世间万物纳入道德共同体的呼吁,对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诉求,对进行跨物种之共情想象的倡导,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构建了独特的伦理方案,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生态伦理的需求越发迫切的情况下尤显珍贵。从儒家思想观照《耻》,库切文本超越国族和文化阈限的普适性生态意义得以呈现,而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亦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者的视角解读库切的《耻》,审视该叙事文本中创伤及伤痛的伦理学及政治学意义,鉴证后殖民及后种族隔离对民众造成的伤痛及其哀悼方式。作为"创伤证词"的文本,《耻》解构了历史重负下的假设,为"他者"及构建一个后殖民主义社会开拓了新的伦理、政治及教学法的领域。同时探讨教育者及学生有无必要在理解冲突、压迫、相异性或排他性及伤痛的前提下学习(或者再学习)历史主义的局限性,以及承担教育任务的教育者的伦理及政治职责。  相似文献   

17.
库切的小说《福》已成为后现代、后殖民语境中"逆写帝国"的经典。论文通过解读库切的小说文本阐释斯皮瓦克对于后殖民理性的批判,对于西方知识权力阶层为他者代言时必然隐含的话语权力的批判。理论文本与小说文本相互佐证、相互阐释,论文力图阐明《福》的主旨在于:面对被砍掉"舌头"的礼拜五们,那些在知识-权力话语场域被褫夺了言说权力的他者,那些在现代性历史进程和现实语境中遭受伤害的沉默者,面对礼拜五们残损的身体和难以磨灭的历史创伤和心理创伤,知识分子、历史书写者和作家如何才能承担起政治和伦理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库切的生态书写氤氲于其后殖民创作之中,生态主题与后殖民主题在其作品中相互交融,具有典型的后殖民生态书写特色。以往的评论主要从后殖民理论视阈来分析库切的文学创作,而对其作品中丰富的后殖民生态书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展示库切后殖民生态关注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库切的后殖民生态书写绝非空洞地赞美大自然或将其浪漫化,而是与残酷的种族殖民战争及种族殖民统治相关联,具有明显的伦理政治倾向。通过探究《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所蕴含的后殖民生态关注,我们能够窥见库切尊重一切生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容及反对一切霸权的后殖民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初美国思想界,出现了同化主义与种族主义思潮。霍勒斯·卡伦强调并发展犹太族群认同,抵制美国化以保存犹太民族性。首先,卡伦借用"交响乐理论"喻指多元文化主义,指出族群多样性有助于提升美国文明的维度;其次,卡伦主张培育青年人的巴勒斯坦土地的热爱,指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应回归于民主自由;最后,卡伦认为犹太人应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寻求族群间的合作,在现代性与民族认同之间作出折衷。实质上,卡伦通过对犹太人精神的塑造,希冀对美国犹太族群认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后,开展后殖民批评和生态批评之间的对话,探索"后殖民生态批评"成为西方文学批评研究的新趋势。新英语文学的意象创造,在反映和投射殖民/后殖民身份,形塑种族与种族、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过程中的隐喻效应、指涉作用和话语功能等方面功不可没。库切的《等待野蛮人》是新英语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从殖民者的无度狩猎行为、对无辜生灵的戕害以及对无声自然的压制等三个方面,表达了库切对帝国意识形态及其暴戾行径的控诉,对殖民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和生态后果的反思,呈现了其试图构建族群正义、伦理正义和环境正义的后殖民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