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遍认为:19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知识界不懈的的共同努力和思想交锋(其中也包括种种重要的原则性论争乃至由此形成的严重思想分歧).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思想空间和言论空间。并成功地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构建了现实存在的公共空间,使民众的思想影响和利益表达为各界所关注。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知识界的重大历史贡献。但无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不断分化的促迫,这种公共空间还嫌狭小.知识分子内部由思想争论引起的派系争执所造成的共识断裂和思想碎片化日益加剧。一个有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精英群体,应该是一个能够不断为社会进步更新知识、提供新的思想来源和智力支持的良性思想库,而不是因循徘徊,单纯为个人意气。学派政治,话语权。乃至思想、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扩张而纷争不已,自我矮化的特殊社会利益阶层。这一不乏例证的概括虽不完整全面,但已无疑问地成为当代一种普遍的症候。我们认为。一种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新思想的产生。除来自于有良知、有识见、有诚意、有公共关怀、有历史意识和现实观照的真正学术研究外,别无他途。而真正的学术研究,不但需要摒弃思想因循僵化、学术腐败堕落、自我利益追逐,更需要以宽宏的胸怀纷披歧见,以学术的公意驱逐私囿,以真诚的勇气换取力量。因此,一种关于凝聚共识、积聚力量以重振中国知识界知识和思想影响力的新的"思想/知识共同体"的思考就油然而生了。而《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许纪霖、罗岗等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一书便提供了辨析这种思考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讨论渐次展开,对于当下中国知识/思想界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可能走向的看法可谓人言言殊。杨早认为:"文化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冲突。是阻碍中国知识界重建"知识共同体"的一个主因。知识的创造与积累、以开放包容心态促进媒体的竞争与细分等等.都是重建知识共同体必要的条件。秋风则指出:恐怕毋须过多地期待现代历史上那个知识分子群体的重建。新士绅群体的发育,可能更为可欲。中国社会的转型。有赖于每个知识人的建设性参与.而不仅仅是批判。徐友渔在对"启蒙的自我瓦解"提出批评的同时.认为9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等思想纷争具有明显意义。多种认识各有所本.均为一家之言。本刊坚守多元理念力争为促进富于建设性的共同体的形成提供讨论的舞台。胡粲然  相似文献   

3.
庞海音 《出版科学》2016,24(5):78-81
《读书》杂志曾经是当代人文知识界最具有影响力的老牌杂志。共同的文化理想将当代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全部精英汇聚于此,成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重镇,构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论坛和宝贵的知识分子言论空间。《读书》的作者群体经历了学术与思想的分化、人文精神和世俗精神的分化以及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论争,最大程度地反映了不同时期思想文化特征与知识分子的思考轨迹。  相似文献   

4.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是“文革”以后开始研究的学术热点之一。其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现当代的知识分子,还有古代知识分子。李刚所著《现代知识的分子的话语转型(1949—1959)》(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以20世纪50年代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知识、学术转型为考察对象,勾勒出了建国初期知识分子转型的大致线索,尝试性地解读了当代社会思想与时代历史变迁的丰富信息。  相似文献   

5.
庞海音 《出版科学》2013,21(4):13-16
《读书》杂志尽力展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面貌,满足其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并以宽容理性的文化品格、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独特自由的审美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建构了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文化论坛和宝贵的知识分子言论空间。其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亦庄亦谐的特征,形成了既不乏对学术文化界的前沿思考,又坚持大众化的轻松活泼的独特风格,并获得知识界的认同和赞赏。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前三卷的出版,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这部文献集材料丰富,编纂方法独特,体现了将历史对象化的学术取向,将极大地促进有价值的历史研究。傅斯年有言:史学便是史料学。《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所公开的第一手档案史料的作用,不仅可"将断裂的历史链条连接起来"(沈志华语),而且具有知识生产和思想传播的历史政治学意义。而反观党史文献编纂的历史,呈现历史研究中的正反经验,可以为中国的学术生产及其体制改革、为中国的文化主体性重建,厘定共识可能生成的知识思想原点。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的基督徒、传教士和教会学校将西方公共图书馆理念植入中国传统社会土壤,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因应时代变化,立足本位,取法西方,融会贯通,力求创革,为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知识生产作出突出贡献。本文以"文华共同体"为基点,从图书馆学知识生产集团形成和发展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8.
中国知识/思想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到今天呈现出分化明显、对立鲜明、争论激烈的多元面貌,与80年代的状态形成强烈对比。有人为此感到不安和惋惜,在他们看来,这是知识/思想共同体的破裂。对于他们来说,知识分子处于一个共同体之中,对于中国的现在——甚至包括过去和未来——有基本的共识,才是理想状态、正常状态。他们认为,分化、对立和争论说明知识分子意气用事、心存私欲和偏见,喜好党同伐异、人身攻击,他们呼吁良知、诚意和公共关怀,以结束这种立场、观点歧异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历史书写的黄金时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书写也进入了一个勃兴时期,产生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从价值取向看,这些研究采用进化论作为预设进行书写.进化论的新闻历史书写,不仅受到当时社会语境的影响,同时也为学术共同体的历史想象所宰制.它不仅锚定了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的历史想象,同时也规范了新闻历史的叙述框架和书写方式.新的价值取向、叙述框架和书写方式反过来又形塑了中国近代新闻史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频繁的学术、思想论争中,一些知识分子开始产生了关于论争规范的意识;这也影响到他们所参加参与的报刊编辑业务。这些思考和实践,是我们今天重建论争规范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沈岚 《新闻传播》2009,(9):91-92
中国的新闻改革在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和改革开放的命运紧密相连。三十年来,新闻改革不仅与时俱进.更是取得了不小的戍绩。其间.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不仅影响了前期的新闻改革,使其具有自发性、边缘性等特征:更是对当前处于历史关键时刻的新闻改革带来了诸多启示。如今.新闻改革面临巨大挑战。而新闻改革作为整个改革开放的一个子系统.更由于其特殊作用.中国新闻业应尽快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摆正位置。为中国改革开放营造生机.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走进电视媒体,增加了节目的文化承载量和知识含量,对社会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参与电视制作过程中,电视知识分子学术精神的丧失、"个人化解说"对大众的误导以及"传播工业化"降低了人们的鉴赏水平等备受学界和人们的关注。要增强电视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影响力,就必须直面这些问题,从政策、媒介环境和电视知识分子本身三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增强电视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1946年至1948年底这段政治风云突变的时期,过去我们习惯于将其单纯看为"白色恐怖时期",似乎也是中国知识界"黎明前的黑暗".其实,那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借助报纸充分发挥了论政的力量和作用,显示出独立之思想、大无畏之气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旦学报》一九九三年第三期发表陈思和的文章,指出,出版乃是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的安身立命之地。从文化的角度看,知识分子所依附的“皮”并不是社会上某一阶级或阶层,更不是统治集团,而是中国的学术文化传统。在“君臣模式”的社会机制里,知识分子的自身价值是靠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借助政治来实现的。只有当知识分子的学术传统被排斥在政治领域之外时,才会考虑通过招生讲学和整理古籍去传播学术。由孔子建立起来的学术传统,正是通过无数图书一代一代相传而保存,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根本。于是中国知识分子与出版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高迟  朱然 《传媒》2019,(11):27-28,30
30年多来,出版社始终坚持以"光明日报使命和品牌在出版领域的延伸"为基本定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办社方针,立足知识界,面向全社会,发扬"知识密集型、理论前沿型、学术探索型"的传统风格,致力于和《光明日报》同向而行建设"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形成独具特色的知识分子出版阵地。  相似文献   

16.
白《中国当代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发表以来,汪晖对"中国现代性"的反思就一直是知识界关注的核心议题。然而,这一反思的意义,迄今仍停留在其对"市场主义"、"全球化"的挑战而引起的论争的影响上(一位先生形象地称之为"地震"),其所为此进行的更为恢宏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他重塑新的"现代"史观的抱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1935—1936年,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发起"读书运动",通过读书竞赛、学术讲座、廉价购书等活动,宣扬"读书救国",民众读书话题引起知识界讨论.大量关于读书意义、内容与方法的文章试图向广大读者(reading public)灌输正确的阅读知识.左翼知识分子通过指导城市劳工的读书与生活实践,将阅读作为革命教育的重要手段.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以来与科学建构密切相联的是关于破除"迷信"的表述及实践。自晚清以来"迷信"一词在中国经历了概念的译介、思想的论争之后,1920年代开始有知识分子对迷信问题进行学科化的探讨和专业研究。他们试图以一种"知识"的方式介入中国现代反迷信的文化政治,其中尤以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为代表。江绍原通过改写和挪用20世纪前后英美比较宗教学学科话语,确立了对迷信的认知和定义,并且以其学科知识重新结构和发明了中国所谓的迷信"传统"。他的迷信研究不仅关乎到科学思想史、学科史和知识史的建构与勾连,而且其中所涉及到的中西跨文化的话语实践,对于重新反思中国现代的科学启蒙话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聚焦网络社会的建构逻辑,与三位学者展开思想对话.作者认为,网络社会正在从“空间的生产”转向“时间的生产”,以时间-交往逻辑取代空间实践逻辑;网络社会共同体比专业知识共同体有更大的知识价值,而文明共同体的普世知识启蒙,则比一切知识议题都更具反思性;“宏观理性的人”可超越个体化的理性,但面对观念市场的理论可能,仍应保持审慎和批评.  相似文献   

20.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日益成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及维护国际秩序的价值规范.本文通过全面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文化内核以及实践基础,从完善国际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四个角度阐释其时代价值意蕴,提出后疫情时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个维度,即秉持平等协商价值理念,凝聚"政治共同体"共识;建立互利双赢国际关系,共建"经济共同体"机制;共建求同存异话语体系,深化"人文共同体"内核;维护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筑牢"卫生健康共同体"防线,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理念转变为现实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