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进行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社区矫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行刑方式。社区矫正之所以能在现代社会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和采纳,是因为其背后包含了若干深层合理的基础理论,蕴涵着人道和效益的价值理念。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社区矫正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社区矫正在减少再犯和疏减监狱拥挤压力方面成效并不显著;社区矫正的实施容易导致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和社会控制网络的扩张。  相似文献   

2.
推行社区矫正是我国司法改革中具体体现宽严相济的一项行刑政策,是顺应国际司法潮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新举措。探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社区矫正的含义,社区矫正对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作用以及完善社区矫正的路径,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区矫正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制度代表着罪犯处遇的未来方向,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其理论根基源于刑法谦抑性思想、行刑社会化理念。就我国现状而言,我国社会理念载体、法律载体和物质载体为社区矫正的本土化提供了现实可能。建议通过完善社区刑罚的刑事立法,整合现有基层司法资源,完善矫正机构职能分工,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保障和促进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并行的行刑方式,将其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有充足的理论基础。但现阶段人民检察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监督对象模糊、监督效力乏力等问题,应在现有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前瞻性地对检察监督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才能增强检察监督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存在最狭义、狭义、广义、最广义四种类型的概念。目前中国大陆属于狭义概念,但最广义概念是中国未来社区矫正的发展方向。中国大陆的社区矫正不应定性为"行刑方式""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社区刑罚",而应定性为非监禁的刑事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第一次出现了社区矫正制度,这在我国刑罚体制改革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制度,它在设计之初必然会出现不足,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女性罪犯是矫正对象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制度在设计上并未进行特别的规定,因此,笔者将以女犯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视角,探讨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区矫正对象的特征及管理现状,论述了社区矫正对象管理中双因素理论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总结影响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执行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是行刑社会化趋势的一个体现。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刑罚人道主义、教育刑理论、刑法谦抑性思想、刑罚经济性原则和复归理论等。我国从2003年开始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迄今已近8年。2011年2月,社区矫正的表述已经载入刑法典第八修正案。针对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反思我国的刑罚执行理念,在此基础上着手起草统一的"社区矫正法"。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尽管我国从2003年起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展社区矫正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显不足。文章从社区矫正的定义、性质和适用对象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指导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11.
社区矫正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其中个性化教育则是顺利开展社区矫正的重要内容。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个性化教育可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降低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上海市于2005年率先开展社区矫正个性化教育工作,在分类矫正、心理矫正和风险评估基础上,上海市对具有较高重新违法犯罪风险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个性化教育。目前社区矫正个性化教育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目标设定、规范标准、工作方法、配套设施以及矫正工作者业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仍然有待完善。为此,需要对个性化教育进行深入论证,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为实践部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是国家一项刑罚执行措施与罪犯改造制度,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反映了现代刑罚“报应主义”向“目的主义”的转变。社区矫正工作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但社区矫正工作在理论基础、法律依据、法律程序、具体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都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控制和预防犯罪,近年来我国推行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并在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规定了社区矫正制度的负责部门。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实行,是预防犯罪的需要,是我国刑罚制度改革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需要。在过去社区矫正的试点阶段,我们总结出了许多实践上的经验,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实践证明,社区矫正对预防犯罪、降低重新犯罪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我国在此方面刚刚起步.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是一项执法活动,也是一项社会工作。具有专门性与群众性。要在社区支持下达到社区矫正的预期目的,必须充分重视社区矫正辅助力量的资格、素质与培养。笔者试对社区矫正辅助力量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作一探讨,以期为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的旨趣是通过对矫正对象进行矫正教育从而使其顺利复归社会,不再危害社会。而现有的矫正教育难以促使社区矫正旨趣充分发挥,从而有必要引入生命教育。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对矫正对象进行生命教育应当遵循分类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与尊重和保障矫正对象人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19年12月28日公布的《社区矫正法》是法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一剂良方,标志着社区矫正从此进入依法新时代.目前,社区矫正执行工作的有效开展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社区矫正对象须在户籍地接受矫正管理之规定在某些特殊情形中存在执行难度、矫正机构职权来源不明确、矫正方案可操作性薄弱等问题,若不能...  相似文献   

16.
犯罪引发于文化冲突,终结于文化调适。社区文化既是实施社区矫正的门槛,又是促使犯罪人由犯罪人格向社会人格回归的酵母。社区矫正应从文化接纳入手。加强宣传和引导,促进人们树立“以人为本”的刑罚理念,加强相应的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提倡人文关怀,为服刑人员设计共性与个性相兼顾的行为规范,整合构建开放、和谐、互动的动态文化环境,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的正当性是我国推行社区矫正行刑模式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理论问题。社区矫正的正当性是这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应当性,是理论的先进性、现实的需要性和形式的规范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伊始,中国国内开始实施社区矫正制度。由于诸多原因,中国社区矫正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疑问与困惑,引发出一些社会问题。社区矫正工作有其自身的法律基础及社会价值,它的执行主体与执行对象有着特定性特征。中国社区矫正制度推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以建立完善的社区矫正立法、培育专门社区矫正机构及职业化从业人员的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区矫正平台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的功能就是指社区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一个相对完整的社区应当具备生活保障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和社会参与功能。社区作为社区矫正的载体和平台,其功能的完备与否直接决定社区矫正效果的发挥。理论上对于功能与效果的探讨可以引导社区建设,服务于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制度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罪犯改造质量、降低行刑成本、解决监狱拥挤和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妥善解决。作为第二批国家社区矫正试点省市,内蒙古面临着更多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