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作家作品中搜集到的例句来看,又A又B这一格式不同于不A不B,也A也B,越A越B,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运用描写的方法,就进入又A又B格式中A、B的材料、又A又B格式的句法功能、又A与又B之间的构成顺序、又A又B格式中A、B之间的语义关系四个方面对又A又B这一格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目的是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一格式,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格式来传情达意、写景状物、叙事述怀.  相似文献   

2.
"既A又B"、"既A也B"的异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A又B”和“既A也B”都是表示并列关系的结构.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1680万字语料为基础,对“既A又B”、“既A也B”进行了形式、意义考察,以期进一步明确两个格式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固定格式是语言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表达力式之—,而“又A又B”(包括“又A又B又C……”)又是现代汉语中运用广泛的一种固定格式,但至目前为止,尚缺乏对它作多力面的研究.本文力图在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对能进入“又A又B”格式的词语的构成形式、特点,A和B的概念关系,“又A”和“又B”之间的语义关系,“又A又B”的句法功能、表达功能等等,作一定的探索.为了便于讨论,本文的“又A又B”格式限制在短语身份出现的范围,例如.  相似文献   

4.
"一边A一边B"和"又A又B"的用法有多种,其中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并列之意,即表示并列的行为,事实和状态。此时二者有时可以替换,有时却不能替换。本文主要讨论"一边A一边B"和"又A又B"表示并列意时各自使用的条件及可替换的条件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双语教学中对于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又A又B”格式的用法不仅仅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形式那样简单,更多地用在连接词和词组充当句子成分上。我尝试着利用北大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提供的语料,做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希望能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可A可B”构式特点,认为谓词性短语“可A可B”属于“标记性构式”,其构式义可概括为可以实现的选择义.这一构式义因为A、B间语义关系矛盾与否具体又包含兼选和限选,表现出词汇义影响构式义的情况.而无相近义或相反义的A、B及体词性A、B进入“可A可B”,构式义最先凸现,A和B继而受到该构式的制约,整个构式或表兼选或表限选.构义、构式义和词汇义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分为三是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和基本思维方式。“理论形态”是指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思维和人类社会的系统的知识的具有一定外部形状和内在结构的表现形式。“一分为三”至少有这样三种理论形态及其表达方式:一是“一生二,二生三”式,简称“一二三式”,它是动态的,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的特点,而显示出其独具一格的形态学魅力;二是“天人合一”或“对立统一式”,简称“一二一式”;三是“一而三,三而一”式,简称“一三式”或“三一式”。庞朴先生新作《一分为三论》认为,对立统一有三种形式:包容式(亦A亦B),超越式(非A非B),主导式(A统ab)。与“中庸的形态”二者有着相似的地方。笔者以为,“中”应在A、B之间。对于先有两端再有中间,或者说用两端A、B来表达中间的话,共有三种表达形式:一是亦A亦B式或又A又B式,即包容式,具有公(共)、(包)容、全(面)的意思;二是不A不B式或非A非B式,即超越式,具有(空)虚、(虚)无的意思;三是A而B式或AB式,即递进式,具有动(态)、(递)进、(互)补的意思。由A而B,它所表达的“中”,是A、B二者之中某一适度的适宜的正确的位置,至于位点在何方,是以真理所在,以适度为宜。三者的排序,AB式应为第一式,它是基础,是前提,是定位;其它两式,则是对第一式的定性和规范,其中第二式为亦A亦B式,第三式为非A非B式,前者为肯定式,即是肯定A、B之合理的正确的可取的存在,后者为否定式,即是否定A、B之不合理的错误的应该淘汰的因素,通过正反中三方面的束缚,以厘正、权衡、确定“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由于缺少形态变化,存在大量的同形异构现象,现代汉语构式“该XX”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基于构式的认知语法分析,可将“该XX”结构分为A、B两式。从句法形式看,同形异构的A、B两式在添加状语、所带宾语、能否充当定状语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从语义看,A式常常为实指或泛指,而B式则为遍指或定指;从语用表达功能看,A式体现了委婉语气和礼貌性,而B式则体现了强硬语气和要求性。构件“X”的多样性、语言经济性原则和构式压制促成了“该XX”同形异构现象的形成。厘清“该XX”A、B两式的差异及成因,对言语交际和汉语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从量级维度、量级语义序列、量级维向三个方面对构式“不是A,而是B”进行量级分析。“不是A,而是B”的量级类型包括双量级、三量级、连续量级、交叉量级以及其他一些构式变体形式。量级构式“不是A,而是B”具有调整义、反预期义和对比义等多重语义,其认知动因涉及数量象似性、认知凸显性、背景与前景、信息新旧原则。  相似文献   

10.
比较句“A跟B—样(X)”的否定形式一直是国际汉语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对大量语料的统计分析,将“A跟B一样(X)”句式的否定形式分为常用的标准否定式“A跟B不一样(X)”和非常用的特殊否定式“A不跟B一样(X)”两种具体类型,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对这两种否定形式特征的差异进行探讨,提出在实际的国际汉语教学中,不应简单地用推导方式来讲授这两种否定形式,而应以“实用”为出发点,从“感知”到“理解”进行分级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修辞立诚”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一系列的考证可知,“辞”在上古有特殊的涵义,具体一点说也就是它乃是一种假物取类,言曲旨远的文饰之语。不了解“辞”在上古的特殊涵义,我们对《周易》“修辞立其诚”的蕴意就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霍桑是19世纪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红字》是最能体现霍桑艺术风格-象征手法的代表作。霍桑的象征手法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不拘泥于传统形式。霍桑被誉为19世纪美国的最出色的象征派作家。  相似文献   

13.
14.
英国在“光荣革命”后,世袭贵族全面控制了国家的政治权力,占据了全国25%的土地(世袭贵族仅占全英人口的十万分之一),形成了所谓的“贵族时代”,这个时代长达一百五十多年。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这种局面开始发生变化,但世袭贵族并没衰落。英国世袭贵族的衰落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到1998年世袭贵族在上院的天然议员权被取消,世袭贵族在英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A "Silent" Boy     
”叫卜“一卜...+,..叫卜“州卜·刊卜”州卜”叫卜二州卜”州卜.州气”叫卜”州卜”州卜”叫卜“一卜.叫卜一卜一.卜州卜A "Silent" Boy@肖雅琪$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  相似文献   

16.
戎狄考辨     
本文认为,戎具有本指与转指二义。戎本是先商族,为东夷的一支,后泛指华夏四境之少数民族,逐渐演变成一个文化概念。由于羌、狄在文化上与华夏族的差异,故戎主要用来指西北之羌人与狄人;狄人强大后,则主要用来指西方氐羌系少数民族。狄为犬族,是以犬为图腾的一个民族。狄族强大后,取得与戎并立的地位,成为北方少数民族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The terms accuracy and precision are consistently differentiated in the literature of engineering and the "hard" sciences. Precision shares a common core of meaning with reliability as used by behavioral scientists. Accuracy and validity have a similar semantic overlap.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reveals an interchangeable usage of accuracy and precision in defining reliability, To help beginning students distinguish between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his paper advocates the use of precision, rather than accuracy, in describing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肮髒”与“腌臜”音义演变历史的考察 ,试图说明 :1 表示“不净”义的“肮”与其古代表示“高亢刚直貌”的“肮”当非一词 ;2 表示“不净”义的“肮似当为“腌”的音转与形变。同时本文也指出某些辞书在联绵词立项、释词方面的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两个必然”和“必胜主义”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必胜主义对资本主义未来趋势作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对这两个判断的鉴别分析,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主义的关系,对于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