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壁画中有一个极为壮观的音乐世界留存着中国古代的大量乐器、音乐表演的图象资料。这是研究音乐文化历史的极为珍贵的宝藏,已为中外文化史学者们注意。仅莫高窟统计:有音乐洞窟200个,乐伎3346身,不同类型的乐队490组,乐器44种4330件。我们所谓壁画上的“音乐”,实际上就是乐器和乐伎的图象。一壁画乐器出现于下列场合(一)表现天宫、佛界和人间世俗的歌舞音乐场面;  相似文献   

2.
1975年,苏联学者阿尔巴乌姆出版了《阿弗拉西阿勃绘画》一书。在论述康国古都宫廷中央正厅北壁壁画(图一)时,指出壁画上女性形象的发型具有七——八世纪的中国特征。将头发“用发?加以固定,此象七至八世纪中国女性头饰的特征,此点可由敦煌绘画来加以确认”。这是将敦煌壁画与粟特壁画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有意义的尝试。1982年,宿白先生在《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一文中,肯定了康国古都  相似文献   

3.
敦煌壁画中的《弥勒经变》始于隋,盛于唐,终于西夏,共计97幅(莫高窟92,榆林窟3,五个庙2)。所据译本有:刘宋沮渠京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西晋竺法护《弥勒下生经》,姚秦鸠摩罗什《弥勒下生成佛经》和《弥勒大成佛经》,唐义净《弥勒下生成佛经》。上生经讲述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为天人说法。敦煌以单幅形式始绘于隋窟人字披或平顶。中央绘弥勒菩萨坐兜率天大殿,两侧层楼,楼中有伎乐。弥勒及楼侧画天人和听法菩萨。构图简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美学理论与实证的方法视角系统论证了敦煌壁画艺术所蕴含的"崇高与优雅、对称与和谐、阴柔与阳刚、悲壮与英勇、庄严与浪漫"等五个方面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5.
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在激变的历史上,中亚之缘的敦煌莫高窟能保持如此之规模,真可谓一大奇迹。古代敦煌作为东西文化交通的要冲繁荣不衰,它位于中国西部,是通向内地的门户。敦煌石窟开凿于鸣沙山断崖难免有自然的崩坏,但是,埋于沙中的大部分洞窟都保存下来了。由于敦煌地区干燥,壁画得以长时间保存,得惠于当地的自然环境。19世纪至20世纪初叶,外国探险队切取剥离了一些敦煌壁画,从492个窟的总体上讲虽属少量,  相似文献   

6.
敦煌石窟壁画、绢画和麻布幡画、经文图解,我们认为这些绘画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本文从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选取一些实例来说明敦煌艺术并非单体领域,敦煌各类画是源于同一模式,反映同一艺术美学传统的。净土变相是敦煌艺术家们热衷表现的题材之一,也是我们选取的第一个例子。初唐艺术家们在创造此类壁画时倾注了极大的创作激情,并赋予了辉煌灿烂的色彩。敦煌第217、220窟中的天国盛景就是代表作。敦煌保存的此期的挂幅画尽管数量极少,但是我  相似文献   

7.
敦煌石窟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其规模之宏伟、内容之丰富、表现方法之多样、成就之高,无与伦比,人所共知。因为敦煌石窟艺术是以佛教为主干,而佛教又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印度也有闻名于世界的佛教石窟——阿旃陀,所以当人们讨论敦煌艺术时,常常把这两个中心的石窟、壁画、雕塑等拉在一起。例如巴·格雷先生就曾经指出:印度对敦煌的影响,初见于魏代的壁画——突出男性刚健之点是其特有的形象。本·罗澜教授也曾把阿旃陀的艺术,称作是“印度地区性”的艺术。他并且认为这种地区性的艺  相似文献   

8.
我们现在研究的课题是在莫尼卡·玛雅尔收集的本世纪初考察资料和图片资料基础上进行的,这些材料新近已出版。法国吉美博物馆的库车实物分类注释亦给我们一定的启示。这些实物资料有壁画残片、木雕、泥塑、陶器和各种材料制成的衣物等。此外,赵华山先生有关乞则里哥哈的壁画研究成果对我们帮助很大。乞则里哥哈鲜为人知,保存了许多壁画残片和一个重要的寺院遗址。这些壁画残片现存吉美博物馆。乔治·皮奈特时库车铭文进行了研究。这些资料的文字决定了这些资料是属于库东王苏娃那得哇时  相似文献   

9.
在前辈学者对敦煌壁画各个时期线描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作者在多年临摹、研究敦煌早期壁画线描艺术中的观察、思考,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论述敦煌早期壁画线描技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基本特征、作用和演变发展;并期待通过研究,最大限度地把握敦煌壁画线描的技法、神韵,准确地表现在自己的临摹品中。  相似文献   

10.
敦煌石窟壁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技巧之精湛,堪称稀世之珍。它不愧为我国古代伟大的艺术宝库。敦煌壁画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七类;一、佛像画(或称尊像画);二、佛教故事;三、传统神话题材;四、经变画;五、装饰图案;六、佛教史迹画(包括瑞像图和戒律画);七、供养人画像。  相似文献   

11.
一、天宫伎乐的由来及其内容天宫伎乐是佛教艺术的产物,是指壁画中天宫圆券门内奏乐歌舞的天人。敦煌莫高窟早期的每个洞窟中几乎都有这个题材,最早出现在北凉时期第272窟窟顶叠涩式藻井的四周。敦煌艺术是佛教艺术,题材内容多以佛教经典为依据。各时代流行的经典和教派不同、洞窟的题材内容、性质、形制也随之改变。早期洞窟的性质与禅修观佛有关,从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敦煌早期壁画中中原式人物画的发展,指出对中原式人物造型有三个阶段,一是来自汉晋以来的传统艺术,一是在北魏末到西魏初传人敦煌的新型风格,一是在北周以后对中原式与西域式画法的融合.对不同绘画样式的源流进行探讨,指出了不同时期来自中原影响的变化,以及对敦煌这一特殊地方形成的与中原不完全相同的绘画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杨森 《家教指南》2005,2(5):25-31
通过对胡床家具图像和相关文献的梳理,说明胡床传入中国的时间并非晚到佛教传入的东汉灵帝时代,而是在章帝、和帝时期,比通常所认定的时间早近百年.胡床的传人是经过漫长岁月由古埃及、中东、西亚等地,经多个民族之手辗转传播而来.它的传人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巴米羊盆地主崖区有750窟,卡克拉克有100窟,弗拉底有50窟,胶格拉海有30窟,合计佛教石窟有1000左右。依据主室及底顶构造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正方形窟穹窿顶叠涩顶平顶八角形窟穹窿顶叠涩顶十字形顶圆形窟穹窿顶长方形窟平顶纵券形顶龛窟纵券形顶其中最多的是长方形纵券顶窟,次为长方形平顶窟。正方形窟中有穹窿顶、叠涩顶和平顶三种。八角形窟中穹窿顶最多,穹窿顶上有叠涩顶。也有纵券顶。圆形窟中均是  相似文献   

15.
贺世哲 《家教指南》2007,(4):16-28,插1-插3
敦煌陷蕃前后,随着禅宗的发展及其所奉主要佛典<金刚经>的传播,敦煌壁画中相应地出现了金刚经变.本文对中晚唐时期金刚经的流行及壁画内容进行了论述和考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张大千到敦煌临摹壁画的经过,并从张大千艺术风格形成的历程,分析了临摹敦煌壁画在张大千艺术创作中产生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张彦远写于大中元年(847年)的《历代名画记》,作为中国美术史籍中的经典著作,长期以来,研究者众而成果亦丰。特别是此书关于隋朝以前绘画的丰富记载,因别人记述甚少而倍显珍贵,研究者也多注目此时期。流传至今的隋以前绘画作品,仅有传为顾恺之所画实是宋人摹本的几幅画,数量极有限,代表的时期也短(东晋),画家也少(仅顾恺之一人)。敦煌莫高窟早期壁画(十六国-北周)数量不少,内容丰富,现存早期洞窟36个,窟内有时代相异而基本联贯的壁画原作。除了一点零星的记载外,几乎没有关于这些画  相似文献   

18.
一敦煌为彩塑之最中国彩塑历史悠久,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女神庙雕塑、秦俑、唐三彩等,都是知慧的结晶。彩塑中的彩色泥塑最难保存,初唐的就已罕见。敦煌石窟保存了北朝到唐以后一千多年的大型彩塑。33米高的彩色泥塑是现存最大的珍品,堪称彩塑之最。它和美丽的壁画相结合,成为迷人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卷提供了敦煌一些窟名和大中祥符年间的窟龛数,根据这一文卷还可以了解其他一些窟名和年代,现在补述如下: 阴法律分配到的第二层是敦煌早期窟开凿的地段。乐僔开创的一龛已无遗迹可寻。268窟、272窟、275窟是目前大多数人公认的十六国时期的洞窟,但属于西凉或北凉,则意见不完全相同。从窟中仿中原木构的图象,以及造像和张掖、酒泉、高昌等地北凉作品不同来看,似是西凉窟。莫高窟出土有西凉经卷,却不见北凉文书。这也从侧面证实  相似文献   

20.
北魏太和改制以后,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北文化交流,南朝秀骨清像的一派画风传入北方,北方石窟出现清丽典雅、潇洒飘逸的造像。中原风格,就是五世纪末至六世纪初中原龙门石窟造像的艺术风格:身材修长,面瘦颈长,肩胛削窄,眉目开朗,嫣然含笑,衣裙飞扬。这种新的艺术风格在北魏后期风行全国,是当时社会的好尚,成为南北统一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