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晚报的舆论导向中,对社会生活中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引导,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是一种复杂现象,往往是舆论中的重点、难点所在。作为新闻媒体不能回避它、疏远它,应该敢于接触它、善  相似文献   

2.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要把握好对社会热点的宣传,社会热点是人们对改革开放新举措,经济生活新变化和国内外重大事件十分关注而认识又不很一致的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特别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集中凝聚成的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焦点,包括各个层面思想上的热点,认识上的疑点,理解上的难点等等。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换,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对此作为新闻媒体的报刊,既不可回避,又不能盲目宣传。正确的态度是敢于接触,善于引导,宏观定向,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讲究艺术。这些“度”的把握,对肩负编发职责的老年报刊的编辑来说,责任是十分重大的。下面仅就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处理热点问题的三种方式,略作表述,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价格、工资问题,是群众议论的一个热点。报纸要反映热点,又缓解热点;不回避矛盾,又不激化矛盾。报纸不接触热点问题,就没人爱看。但是,接触热点必须更讲究报道的内容,形式和语言。在价格改革的报道中,见过“改革就是涨价”、“按价值规律办事就是放开”一类文字,这就显得有点简  相似文献   

4.
以积极的态度办好《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栏目很有影响,现在已成了电视台的名牌栏目。这个栏目是根据中央有关领导部门提出的要使屏幕有较大改观、对热点问题不要回避,要敢于接触、善于引导的指示办起来的。办这个栏目的指导思想是引导舆论,沟通思想,化解矛盾,促进团结,维护稳定。焦点不等于就是揭露。焦点就是大家关心的事情,是国家正在着手解决的事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构成焦点。选择的角度要从着眼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正面切入。做任何节目都要着眼于帮忙不添乱。既要有真情投入,又要有理性把握。既要为政府分忧,又要为群众解…  相似文献   

5.
两大“舆论场”的客观存在,不仅是舆论导向建设所面临的重人课题,也是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发展期必须要正视而无法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花天文 《新闻知识》2006,(10):46-47
“灾难性报道”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就象“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一样,“灾难”在新闻报道中也是一个挥之不去、割舍不得的题材,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领域。既然挥之不去,就要敢于面对一部人类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与战争、灾难如影相随、休戚相关的滚滚长河。新闻传媒要关注民生,就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的完整和真实。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鲁迅说,是勇士就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既然灾难于人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不应该回避它。只有敢于直面灾难,人心才能被更深刻地挖掘,勇敢地挑战灾难。但在上个世纪中…  相似文献   

7.
对外宣传工作,是联系和沟通海内外、国内外的纽带和桥梁. 中国要走向世界离不开对外宣传工作,而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就不能不掌握其内在特性。“内外有别”的原则是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特性。现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内外有别”是客观存在对外宣传必须做到“内外有别”,这不是人为的规定,而是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8.
立定脚跟一次,议论到记者的修养问题,我请教邓拓同志: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修养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了四个字:“立定脚跟。”他说:“我说记者要立定脚跟,是说记者一定要做一个有原则性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作为一个党报的记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敢于讲事实,讲真理。要做一个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为真理而献身的人。”他说:“我们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能回避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天天面向现实生活,而且经常要站在斗争的第一线。对于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几乎每天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立定脚跟,要善于进行独立思  相似文献   

9.
王智  闫伟奇 《新闻战线》2023,(11):24-26
做好调查研究,才能找到改革发展的“金钥匙”。做好经济领域调查报道,要准确把握党中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对经济领域热点问题全面看、深入看、辩证看,及时观察了解行业新现象、新问题,准确把握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推进解决。  相似文献   

10.
敢于触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设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党报不仅要体现在对党和政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准确把握和阐释上,而且更要体现在对国计民生、社会热点及人民群众关注焦点问题的有力引导上。过去,我们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往往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从而放弃了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忽视了引导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6,(15):62-62
面对纷繁多变的业界景象,我们再次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一切都是中间物。”我们承认传媒业生存发展中的现实局限性,这是客观存在的。谁都得面对。因此,对矛盾和问题,不用回避。不管是新闻报道还是产业发展,种种问题的存在,恰恰让我们更加接近“是什么”、“应怎样”。  相似文献   

12.
广播直播节目的开通,尤其是互动式话题类节目的设置,实现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零距离接触,使,“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沟通信息、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等方面受到听众的欢迎。越是听众欢迎的节目越是要下气力办好,越是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行使好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互动式话题类节目的设置要积极慎重。所谓积极,是指此类节目的内容大多涉及社会热点问题,责任所系,要敢于面对,参与疏导。所谓慎重,是指把关要严、充分准备、精心策划,确保帮忙而不添乱。在这方面,东港电台是付出过学费的。那是“司机你好”直播节目开通不久,不少…  相似文献   

13.
抓住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吴永祚抓好热点报道,是近年来许多新闻单位在积极探索、努力解决的舆论引导中的难点问题。这也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点。从1993年开始,《钱江晚报》以极大的热忱,倾注主要精力开展这项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编采人员敢于接触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报纸时评要敢于在第一时间“说话” 《人民日报》近期发表文章指出,报纸时评要敢于在第一时间“说话”。文章指出,报纸发表时评受出版周期限制,因此比起网络评论来不免多受一些掣肘。尽管在发表时评方面,报纸“跑”不过网络,也不如网络“跑”得轻松,但这不是报纸“躺倒不干”的理由。报纸是守望社会的“雷达”,一份有操守、...  相似文献   

15.
我从事新闻报道十多年来,先后采写过外国专家、大学教授、特型演员、省委书记和资深的老将军,发表过20多篇报道,有多篇获奖。采写“大人物”,首先要消除“畏惧”心理,敢于采访,敢于报道。尽管他们有“来头”,与新闻界接触频繁,被报道的频率也高,但是他们还是乐意被采访报道的,我们不应该“怯阵”。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源,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物”是新闻具有说服力的最重要因素。任何新闻都是对客观存在即“物”的报道。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  相似文献   

17.
新闻文摘     
引导舆论要力求做到“三得” 在引导舆论上,新闻媒介要力求做到“三得”:一是引导舆论要“得力”,就是要突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地、有说服力地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涉及到原则性问题,要旗帜鲜明,在引导舆论上积极、主动、有力,成为党和人民手中得力的舆论工具。二是要“得当”,就是引导舆论要掌握火候,把握时机,讲究分寸。如果舆论把握不当,失度乃至失控,就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或加剧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热点问题既要敢于触及,又要善于疏导,不去人为地“炒热”。要讲究宣传策略,有的该点到为止,不必追求“轰动效应”。有的该含而不露,不必和盘托出。有的该下毛毛雨,不必倾盆大雨。三是要“得法”,就是要改进宣传报道方式,提高引导舆论的艺术,正确把握报道规模、报道数量和报道频率,增强报道的吸引力与可读性,使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宣传改革和改革宣传的过程中,不少报纸都提出了增强“可读性、可亲性、可信性”的问题。要增强这“三性”就要敢于触及受众议论的热门话题,而这些热门话题又多是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受众议论的热点问题新闻不敢沾边或者只沾了一点边,叫受众如何亲你、信你呢!新闻是舆论传播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传播信息、反映舆论的功能。那么,怎样使新闻起到勇于触及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又能实现引导舆论的社会功  相似文献   

19.
一个单位的“一把手”,遇见棘手矛盾不回避,碰上天大难题不绕行,敢于“拍板”,勇于负责,的确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作风。可是,也有极个别“老子天下第一”的“一把手”,却故意把敢于决断、勇于负责人为扭曲成“我说了算”,只图一时痛快干脆,不顾日后问题多多。这种肆意曲解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一味强调“集中”的坏习惯,一旦蜕变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那可就后患无穷了。 听朋友讲了件“我说了算”的怪事,令人气恼、哭笑不得。一位刚刚主持工作不久的某学校“一把手”,从上台的  相似文献   

20.
热点问题是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往往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热点新闻能赢得读者,能引起社会的关注,能扩大媒体的影响,提高记者的知名度。追踪热点新闻,也成为记者追踪采访的目标。 热点新闻的采访难度比较大,记者要有敏锐的新闻眼光,对社会问题,要有尖锐的穿透力;记者要有足够的勇气,敢于接触现实生活中的难点,善于同社会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记者还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既能在宏观上分析问题,又能从微观上寻找切入口。正因为这样,新闻媒体采写编发热点新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