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职院校应培养既有较高理论素质,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施能力本位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对能力本位教育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指出实施能力本位教育培养人才的必要性,并对我国高职院校开展能力本位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明确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着力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着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使人才培养国际化,政府、企业及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应重视国际化能力、一专多能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及个人形象管理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拓宽就业市场,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探索已在部分高校开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也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当前以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在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内涵基础上,即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理解,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现状,并提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有益探索,即加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力为核心、促进校企双方深度融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把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有效统合起来符合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因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三者密切相关,互相促进。分析高职学生三种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培养学生三种能力的路径,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提升,而且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已逐步加大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支持力度,如何更好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将成为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从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着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从三个方面阐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期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是突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现状的分析,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六个措施。  相似文献   

10.
职业能力水平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的筹码,职业能力的市场定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职业能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改变教育观念,确定职业定向;优化教师结构,构建“双师型”队伍;合理设置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结合,走校企合作道路.  相似文献   

11.
李良波 《成人教育》2014,34(10):97-99
高职院校教育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其人才培养目标为综合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在具备良好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在分析培养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具体内容,在分析当前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研究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适合的教育”理念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并适当更新教育内容和手段,着重培育学生适应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能力。所以,如何培育学生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供给“适合的教育”,现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命题。对此,高职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适合的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客观看待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通过以学情为基准进行分类培养分层教学、融合分层教学设置适合人才培养内容、基于人才分层构建三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切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展“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以及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工作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特点,有别于传统的教学体系,而通过对"第二本能"理论的解析,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点,以高职学生为对象,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创新"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了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不足,分析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高职院校、企业及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途径、对策与措施,并特别阐述高职院校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出路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人才培养,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突出人才素质技能培养的高职特色,完善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合理定位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特色,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合理社会定位.文章基于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两种认识,具体分析了合理定位于产教结合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并指出了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各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团干部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从学生团干部素质能力的客观分析,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团干部素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有所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这一目标"政行企校"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高职专业人才合作培养的现状,探究了高职院校在"政行企校"四方平台上的长效、共赢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短缺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并存,因而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服务外包企业需求在课程设置、实践能力、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高职院校需要明确培养目标,以人才需求为依据设置专业,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IT素养、外语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实现和服务外包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高职院校的具体办学情况,针对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状,构建了高职院校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旨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出顺应社会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