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建军 《物理教师》2007,28(5):63-63,66
例.有两个完全相同大小的带电金属球A和B,B固定在绝缘地板上,A球在离B球高为h的正上方静止释放,与B球发生无动能损失的碰撞后(图1),反弹的高度为H,不计空气的阻力,则(A)若A与B带等量同种电荷,一定有H>h.(B)若A与B带不等量同种电荷,一定有H>h.(C)若A与B带等量异种电荷,一定有H相似文献   

2.
例1如图1,A、B为两个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带电小球,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球C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两线长度相等),若把C球移走,两球没有发生碰撞,A、B两小球再次平衡时分别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和θ2,若θ1&;gt;θ2,则A、B两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3.
1变化问题找联系 例1如图1,有一个重为G的塑料球,浸没在A容器中,这时容器底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该球重的1/5,B容器上下部的横截面积分别是S1和S2,里面盛有另一种液体.已知A、B两容器中液体密度之比为ρA:ρB=3:5.若将球由A容器中取出放入B中(液体没有溢出),求其静止时,B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增大了多少?  相似文献   

4.
1 变化问题找联系例1 如图1,有一个重为G的塑料球,浸没在A容器中,这时容器底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该球重的1/5,B容器 上下部的横截面积分别是S1和S2,里面盛有另一种液体.已知A、B两容器中液体密度之比为pA:pB=3:5.若将球由A容器中取出放入B中(液体没有溢出),求其静止时,B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增大了多少?分析:本题提供了一个塑料球经历的两个物理过  相似文献   

5.
<正> 高中物理中有一个典型选择题.如图所示,轻质刚性细杆上固定A、B两个球,质量均为m,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摆动到竖直位置.若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在此过程中:A.球A的机械能守恒,球B的机械能守恒.B.A、B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球A的机械能增加,球B的机械能减少.D.球B的机械能增加,球A的机械能减少.由于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显然  相似文献   

6.
例1.如图1所示,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B分别处于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若用图1所示方向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小球B,则两球静止于图1所示位置.如果将小球向左推动少许,并待两球重新达到平衡时,跟原来相比()A.两小球间距离将  相似文献   

7.
桑芝芳 《物理教师》2002,23(10):33-34
1 问题的提出 如图1所示,有两个半径为R的小球A、B放在一粗糙斜面上,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_1和m_2,且m_1>m_2,如图1放置,当A球位于B球的上方,满足一定条件时A、B可处于静止状态,若两球交换位置,无论θ如何变化,它们将不能保持平衡,这是为什么呢?许多学生感到奇怪并难以理解,下面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用v-t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过程简洁且直观,它能快捷地解决某些运动问题.要用好v-t图,首先要理解图像的“点”、“线”、“面”的物理含义.(1)点:v-t图上的点表示某一时刻对应的速度,两个图像的交点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2)线:图像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加速度.(3)面: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1.追及问题【例1】相隔一定距离的A、B两球,质量相等,假定它们之间存在恒定的斥力作用,原来两球被按住,处在静止状态,现突然松开两球,同时给A球一初速度v0,使之沿两球连线射向B球,B球初速度为零.若两球间的距离从最小值(…  相似文献   

9.
在解答电学某些试题时,若能针对问题进行一些合理而又巧妙的假设,就会使问题易于理解、易于分析和求解,收到化难为易的功效.1 假设可能答案[例1]用一根带有正电的塑料棒靠近小通草球,通草球被吸引.则通草球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解析:假设小球带正电则会与棒互相排斥;假设小球带负电,则会被异种电吸引;假设小球不带电,也会被带电棒吸引;从而判断小球有带负电或不带电两种可能,故应选D.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临界分析法,是指先分析出物理过程的临界点,通过对临界点的探讨,得到适用于临界点的结论,再以此出发去考虑题中要求解答的问题.具体解题模式可归结为:【例1】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有两个半径都是r的橡皮球A和B,质量分别为m和2m,设A球从远离B球处以速度v0沿两球连心线向原来静止的B球运动,如图1所示,求两球间可能达到的最小距离.设两球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碰撞时平均相互作用力为F0.解:A球赶上B球,与B球相互挤压,A、B两球间的相互距离不断减少,仅当它们具有相同速度时,两球间的相互距离将不再减小,在弹力作用下,将再行分开.设它们的共…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对于某些较难求解的问题 ,若能与数学图形相结合 ,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处理 ,解题过程将大大简化 ,物理计算可快速便捷 .现在就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处理竖直上抛 .竖直上抛的基本公式是 s=v0 t- 12 gt2 ,位移是时间 t的二次函数 ,其图像是抛物线 ,如图 1所示 ,其最大值就是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hmax=v0 2 / 2 g.空中运动总的时间是 2 v0 / g.图 1         图 2  [例 1]A球以 30 m/ s的速度上抛 ,2 s后在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抛出 B球 .问 A球抛出几秒后两球在空中相遇 .解 :按 A、B球的运动特点作出两球的位移抛物线如图 …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物理压轴题(第24题)不够“严密”,物理图景模糊,笔者认为在题目的开头应加上“光滑的水平面上”字句或给出示意图.下面笔者根据题目本意,谈谈这道题的另外两种解法.原题 相隔一定距离的A、B两球,质量相等,假定它们之间存在恒定的斥力作用,原来两球被按住,处在静止状态,现突然松开两球,同时给A球以速度v0,使之沿两球连线射向B球,B球初速为零.若两球间的距离从最小值(两球未接触)到刚恢复到原始值所经历的时间为t0,求B球在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原解 以m表示每个球的质量,F表示恒定斥力,l表示两球间的原始距离.松…  相似文献   

13.
高中伊始,首先学习的数学知识是集合及其性质.若AB则A是B的子集.有心的同学会发现,若集合B有一个元素,则它有两个子集;若集合B有两个元素,则它有4(22)个子集;若B有三个元素,它有8(23)个子集.那么,若B有n个元素,它又有多少个子集呢?是2n吗?如何来思考这个问题呢,能否用本章的知识来解决呢?  相似文献   

14.
一、思维深刻性存在明显缺陷例1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并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  相似文献   

15.
圆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因此,有许多几何问题,看似与圆没有关系,但若根据题目条件,添加一个辅助圆后,却地使问题由难变易.下面的一些问题,会使你有所体会.一、求值例1 平面上两点 A、B 的距离为 a+b,其中 a、b>0为定值.现平面上共有 x 条直线,使点 A、B 到它  相似文献   

16.
在讲授高中物理中的电流计改装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类习题:例1有两个相同的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不同的电流表A1和A2,A1的量程是A2的2倍,则A.若串联起来,两表指针偏角θ1〈θ2,两表示数相等B.若串联起来,两表指针偏角相等,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两个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A、B,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固定球 Q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球带正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量较大B.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量较小C.A球带负  相似文献   

18.
1.比值法要比较物理量A、B的大小,可先求A/B的值.若A/B>1,则A>B;若AB<1,则A相似文献   

19.
许多资料上有这样一个思考题:有两只带正电的金属球A、B,用导线相连,A球置于顶部开有小孔的带正电的金属球壳C内,B球放置在球壳外,且离C较远.当A与球壳C内表面接触又放回图1所示位置,达到静电平衡时,试分析小球的带电情况;若B球接地后,再分析三球的带电情况.  相似文献   

20.
遇到解(证)有关不等量关系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困惑,无从下手.但只要灵思妙想用好两种基本方法和两种特殊方法,问题会得到顺利地解(证).两种基本方法是: (1)看A-B的正负情况Ⅰ.若A-B>0则A>B; Ⅱ.A-B=0则 A=B; Ⅲ.A-B<0则A1,则 A>B; 当A/B=1,则A=B; 当A/B<1,则A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