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为了利用水的巨大的能量,需要在江河上修建拦水大坝,以提高上游的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一般情况下,水坝的截面为一梯形,即水坝的下部要比上部修得厚.在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章第三节“液体压强的计算”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对此常见这样的回答:由于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比上部受到水的压强大,为了防止水坝被水压坏,所以坝的下部比上部修得厚。  相似文献   

2.
液体的压强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初二学生从“液体的压强”演示实验中,直观的感受到液体压强的规律,又从“液体压强的计算”中学到了液体压强的定量关系.学生能运用p=ρgh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但解释有关的问题就难了.学生往往把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跟容器中液体所受的重力混为一谈,把液体的压强跟容器的底面积相联系.如图1所示:学生难以理解水对茶杯底的压力小于杯内水所受的重力.究其原因,是学生对p=ρgh的物理意义不理解,只是死背硬记套公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大纲,挖掘教材潜力,设计并制作了能演示“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系,而与液体所受的重力、容器的形状无关”的教具,在课堂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制做工艺和演示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在推导出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后指出:“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和密度有关系,跟液体的重量、体积等都没有关系”.课本紧接着又写道:“根据这些结论,一根细长的水柱对底面的压强,可以大大超过一大盆水对盆底的压强”.课本还介绍了1648年帕斯卡曾经表演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生动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僵化了一些学生的思想,不少人认为:要使少量 的水产生很大的压强,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竖直的细长管才能实现.此种思想在初中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这可以从我们对高三  相似文献   

4.
在沪科版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压强”这一章中,“静止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的定量关系”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推导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使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的认识由定性深化为定量.这部分内容的难点主要是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总重无关.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固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在决定因素上是有区别的.笔者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①从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来看,初中学生的想象比较直观.固体因受重力  相似文献   

5.
最近,关于筒内水面上的油层是否受到浮力的问题在本刊展开了讨论。本文就液体内压强的机理和浮力等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以与同行商讨。一、液体的压强是分子斥力的作用现行初中《物理》课本写道:“液体因为有重量,所以对容器的底部要产生压强。”并用实验证明了液体对侧壁和液体内部均有压强,这有利于初中学生理解和接受液体内压强的概念。液体是介于气体与固体之间的一种物质形态,它既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又  相似文献   

6.
OBE理念注重教育成果的重要性和教育的实用性,倡导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成果为导向.“液体的压强”教育目标在于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并学会应用,与OBE理念相契合.本文通过对OBE理念的概述、分析运用OBE理念的原因,以“液体的压强”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阶段,老师们常将大气压强与液体的压强进行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连最权威的教科书也是如此。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8页说明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空气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课本对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的分析也类似于此)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教科书第162页也说:“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够流动,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人们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气体与液体同为流体,它们的压强产生于完全相同的机理。其实,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产生的机理并不相同,将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相类比也…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学习了“连通器”的知识,在解决连通器的问题时,需要熟练掌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互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二、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如果只装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两端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课本中已有证明) 三、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分布的情况可知,连通器里同  相似文献   

9.
新编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关系的实验”中介绍了一个证明“液体的压强和深度成正比”的实验方法.这个方法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成功.难在:(1)细沙放入的多少不好掌握.放少了,玻璃管不能竖直;放多了,玻璃管可能沉入水底.(2)用直尺测量玻璃管顶到水面的高度,初二学生不易掌握,测量误差往往较大.  相似文献   

10.
1.压强 在中学阶段我们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为压强.这里,压强是用力来描述的,而且在不少学科中常常把压强叫做压力,同时把压力叫做总压力,有同学就认为压强是矢量,压强的方向就是正压力的方向.也有同学执相反意见:在初中物理讲到液体中的任~点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并且大小相等(如图1),如果讨论方向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压强应该是标量.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课本对连通器原理是这样讲述的:设想在连通器下部正中有一个小液片。如果液体不流动,两边液柱对液片的压强相等。因而连通器内盛同种液体时,各容器液面相平。然而学生对“液片”总感到难以理解。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演示“液片”模型,使学生理解连通器原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取一U形玻璃管作连通  相似文献   

12.
刘蔚然 《物理教师》2005,26(5):7-28
大气压强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常常会提出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 .课本(苏科版八年级下 )指出 :“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据此 ,有的学生提出 :是否气体的质量越大 ,它的压强就越大 ?如果将一个开口的瓶子置于空气中 (设此时大气压  相似文献   

13.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物理》第1册第10章第1节.) 教材分析: "压力"和"压强"是初中物理两个重要的概念,而且也是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要理解压强的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翻开初中物理课本,可以看到大段的说理文字。如果在它前面加一道适当的题目,它就变成了说理题的答案。课本中的叙述是经过编者精。设计的,说理时重点突出、表达清楚、语言精炼。以第六章“浮力”为例,这一章中起码可以找出十三道说理题的答案。例如:“为什么比重计能测液体的密度?”(初中物理第一册136页)课本中是这样叙述的:“由于它(指比重计)的重量是一定的,它浮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一定的,所以把它放在密度较大的液体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五章“液体压强的公式”一节课中的难点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总重和体积无关。这个难点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规律看,形成教学难点的一个关健因素是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因为,在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就从第一节课的图5—2(课本92页)中知道压强公式(P=F/S)中的压力与重物(砝码)的物重有直接关系,在第五节一开头又是这样叙述的“液体因  相似文献   

16.
贵刊 2 0 0 1年第 6期初中教学园地栏目刊登许亮老师“巧用雪碧瓶做物理实验”一文 ,文中介绍了以废旧雪碧瓶为器材来演示初中物理中的 6个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易得 ,实验现象明显 .教师可在课堂上演示 ,学生也可在课外亲手操作 .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消除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 ,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但该文在介绍用雪碧瓶演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关系”时说 :“小孔的位置越靠近瓶底 (即小孔的位置越低 ) ,水柱喷得越远 ,这一现象有力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学生也会对此…  相似文献   

17.
"大气的压强"是初中物理一节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对前面"压强"、"液体的压强"内容的延伸和深化,该节教材的编写突出了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本节课所需实验器材有:马德堡半球1套、抽气机、长约1米两端开口且一端用橡皮塞塞住做为管底的玻璃管、水银槽、米尺、水银、玻璃杯、硬纸片、量筒、水槽、水等。  相似文献   

18.
“研究液体的压强”是现行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该节教材是前面压力、压强知识的深化学习和理解,是学习后续知识“大气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而“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教学,无疑是搞好液体压强知识教学的重要前提。该实验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只要教师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得当,他能够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第一册“液体对压强的传递”一节里,通过一个壁上有小孔的空心球装水加压的演示,得以“液体能够把它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的结论。这是帕斯卡定律的基础。液体传递的为什么是压强而不是压力,课本没有作过多的阐述。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印象是不深的,往往还错误地认为液体跟固体一样传递的也是压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我在讲授这节教材时,增加了一个如下的演示:将一个20毫升的不装针头的注射器吸进一些水,让出水口朝下,夹装在铁架台上;将另一个100毫升的注射器也吸进一些水,水的高度跟上一个注射器所装的水的高度大致相等,把它同样夹装在另一个铁架台上。然后两只手各拿一只500克重的砝码,同时放在注射器的两个活塞上。可以看到。小注射器喷出的水比较急,大注射器喷出的水比较缓。比较两个注射器喷出的水的急缓,可以知道传递到小注射器针孔处的压强较大,传递到大注射器针孔处的压强较小。因为大小注射器活塞所受的压  相似文献   

20.
新编义务教育教材初中物理学课本第三册第三章关于“液体的压强”一节中,只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缺乏实验验证。据此,笔者设计了“液体压强公式”实验仪。1 器材 粗细有明显差异,长度为80cm的玻璃管各一根,“T”形三通管一个,20mL的注射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