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Boosting BP神经网络的交通事件检测方法.以上下游的流量和占有率作为特征,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进行交通事件的自动分类与检测.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采用一种调整权值分布,限制权重扩张的改进的Boosting方法,分类器以加权投票方式进行分类决策.实验结果表明该交通事件检测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将图像的像素特征与矩特征结合,构建了神经网络分类器,利用提取的特征向量对分类器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将图像二值化,并归一化为16*16大小,提取了其每个像素点的0、1特征共16*16=256维,图像的网格特征13维,及Hu矩特征7维,一共276维特征。建立了BP神经网络分类器,分别使用最速下降BP算法、动量BP算法、学习率可变BP算法对BP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了训练,得出了在相同条件下学习率可变BP算法训练时间短,收敛快的结论。建立了PNN神经网络分类器,与BP神经网络分类器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NN神经网络分类器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于交通标志识别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并描述了相应的算法,给出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变矩提取道路交通标志的特征,再利用训练速度快、优化性能好的小波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对交通标志识别具有很好的分类能力,对实现交通标志的精度识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相比,小波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更快和识别率更高,能够满足在车辆自主导航系统中对交通标志识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标噪声特征提取是被动声纳目标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被动声纳目标识别,着重研究了一种调制连续谱特征提取方法,并采用自适应遗传BP算法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海上实录的三类目标噪声进行了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被动声纳目标识别系统具有很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9,(6):47-51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为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了廉价的、高效的解决方案,交叉覆盖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多层前向网络分类器的设计问题,弥补BP神经网络的不足.结合MP神经元的几何概念,基于交叉覆盖算法设计神经网络,以Iris数据集为例,基于云计算环境实现了数据分类,为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在云环境下进行数据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机载LIDA点云数据中的回光强度信息可对地物进行精细分类。KNN算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是目前比较热门的分类算法,在数据分类方面应用广泛,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分类比较研究。将回光强度信息作为训练样本,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在地物的精细分类以及边界线提取方面要优于KNN算法。  相似文献   

7.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是分类算法集合中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一种算法,为了对海量的视频进行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视频分类方法。首先,对视频进行特征提取,提取纹理、颜色以及亮度三种反映其类别的特征。在提取到视频的颜色、亮度以及纹理特征之后,然后进行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视频分类。对于输入的几种特征,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直至完成最终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视频分类方法取得了较为准确的分类结果,对篮球、足球、斯诺克等5个运动项目均取得了90%以上的分类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粗糙集和神经网络作为不确定性计算的两种重要工具,它们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分析了两种理论的特点之后,得出了一种多神经网络分类器的组合方法,新方法根据对数据集进行约简的结果得到多个与数据相关的且相互独立的神经网络分类器,然后根据属性重要性概念将多个分类器组合起来。对比实验证明,该分类器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和性能。  相似文献   

9.
运用松弛匹配方法的基本思想,给出了用汉字轮廓点的差分作为轮廓跟踪及折断点选择的算法,提高了轮廓折线化速度;分类按汉字四周的外轮廓线分三级进行匹配,提出了动态有序弹性匹配方法,使全域松弛匹配得以在局部区域进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匹配速度;在进行第一级初分类时,采用多个模块,有效地提高了按偏旁位置分布进行分类的正确率;最后利用内轮廓折射与字典逐字匹配,达到对离线手写印刷体汉字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渊岚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10):136-138
为提高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克服自身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和收敛速度慢的缺陷,将AdaBoost算法和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建立基于AdaBoost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将多个BP神经网络作为弱预测器,然后采用AdaBoost算法将多个弱预测器组成强预测器进行预测。将该模型应用于软件老化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相比单个BP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