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国外教材相比,我国教材质量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提升我国教材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比中美化学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人员、编排体系、呈现方式、教材内容、印刷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两国教材在编写人员和内容选择方面无明显差异,呈现方式上各有千秋;虽然我国教材编排体系更加合理,但教材印刷质量不如美国教材。  相似文献   

2.
中德电子技术教材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雪莲 《成人教育》2006,(12):84-85
从教材编排形式、教材编排体系、教材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类电子技术教材进行分析比较,可为我国现有高职电子技术教材的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初中物理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编排次序和教材的编排内容上给出建议,本文提出按照学科的发展顺序来编排教学内容的次序。在教材中体现人文教育的思想,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由教材向学材过度,使得教材变成适合学生自学的学材。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不同的教材有不一样的编排,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解读学生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就"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分析,从而解析知识本身,解析教材编排,解析学生起点,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人教版和浙科版生物教材中共有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检测实验进行知识编排顺序和内容编排上的对比分析,发现两本生物教材在该实验上各有优缺点,为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体系作了认真的解读与分析,发现教材在呈现方式及内容编排上与老师们的教学实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了帮助老师们能正确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真正实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我认为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分析教材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不管是按教材编排教学还是开发教材教学,都要先深入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教材成为教与学的有效依据。新教材学习材料丰富,呈现形式多样,数学内涵深刻,更要深入分析。如果没有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就对教材随意增删,只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教材研读涉及教学多个方面的问题.中小学教材内容及学生培养任务内涵更加丰富,教师必须要把握编者的教材编排意图,把握教材公开和隐藏的信息,剖析教材与学生发展的契合及学习条件,并依据教材梳理教学要求、重点和任务,形成编者、教材、教学及学习教材研读的多个维度.  相似文献   

9.
袁世英 《甘肃教育》2000,(10):41-41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是在绝大部分省市的部分学校实验的基础上于 1993年秋季正式推广使用的,这套教材在突出“三个面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破传统教材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编写原则和编排体系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努力。与八十年代的人教版统编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有三大改革: 1.按照先易后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建立了与旧教科书完全不同的教材编排新体系。 这个知识体系仍由四部分组成,但知识板块组合和编排顺序与以往不尽相同。先是简单易学的常见物理现象,包括测量、运动、声、热、光等简单知…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三套十九本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从语言、文化、复现三个角度出发,总结了俗语在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情况。在文献阅读与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五点建议:成体系编排;按话题编排;重视复现;紧密结合文化以及为俗语配置插图以增强教材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句法分析中,“V个VP”结构常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吸引专家、学者们的注意。他们的研究视点大多聚焦在“个”的性质上,而对“VP”的重视不够,即使在论述“个”时也是说法不一。从“具体与抽象”、“指称与陈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字的性质日益边缘化且在与“VP”搭配中存在“游移”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0.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