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钟媛媛 《外国语文》2023,(2):178-180
<正>0 引言2022年11月5-6日,由体认语言学专委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推动了体认语言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本次研讨会以“体认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为主题,以“体认语言学的理论发展、哲学基础、英汉语对比研究和二语习得研究”等为议题,收到论文116篇,开展主旨报告22场,来自5个国家、50余所大学的120多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襄盛会。  相似文献   

2.
体认语言学是在修补国外认知语言学忽视"唯物论"和"人本观"之不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土化语言学理论,使语言学研究汇入后现代人文大潮,是当今全球人文学科之前沿。分析发现,ECL虽在CL基础之上发展而来,但多数主张还是受到了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诸如"反传统""差异性""模糊性""非哲学""反基础主义""去中心化""多元化方法论""多视角主义""后人道主义""非理性主义"等后现代哲学特征都在ECL中有所体现。在后现代哲学风靡全球的时代,ECL这种语言研究范式的出现是时代之使然。  相似文献   

3.
语言结构与人类的经验结构关系紧密,人类以"体认"的方式解读语言并了解世界。体认语言学是以此为基础的新型语言学科分支。体认语言学的体认原则与具境原则可被应用在翻译领域,体认翻译方式是一种基于人本观的翻译模式。在体认翻译范式中,译者身体在翻译活动中的参与性、实践性、体察性、感受性、交际性及互通性是增加翻译体认效度的重要影响因子。译者的身体体验与情绪感知应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确定翻译策略时多加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业已成为当今国内外主流学派的"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体验哲学,在批判TG心智观之不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其名称"认知"二字却名不符实,未能明确体现这一理论取向,难怪乔氏本人也曾将TG冠之为认知语言学。据此,笔者为能突出该学科的体验性和实践性,主张将其修正为"体认语言学",且将其核心原则归纳为"现实—认知—语言",即心智和语言都是来自对现实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这样便能明确体现该学科的精髓。本文主要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做此修补的原因,以及"体认"这一术语的具体含义、解释力以及我们自己的贡献。因此,"体认语言学"与国外LakoffJohnson等所述的关系为:既长于斯也发展于斯,这也算是对中国本土语言理论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5.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从最初的“先验观”“天赋观”逐渐发展到认知语言学和体认语言学的“体验观”“体认观”,这是一个逐渐将“人本因素”纳入研究的过程。文章先分析了人学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然后讨论了语言研究与人学研究的关联,最后阐述了体认语言学中的人学思想及其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理论在20世纪主要经历了三场革命:索绪尔的结构主义革命;乔姆斯基的TG革命;认知功能语言学对乔氏革命的革命。本文从(语言)哲学角度梳理了这三场革命的哲学基础及其理论渊源,并指出认知语言学代表了当前国内外语言学理论前沿。我们还主张将认知语言学进一步修补为"体认语言学(ECL)",以体现其体验性和实践性理论取向,也算是对本土化理论建设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外国语言学是有关外国语言的研究与探索成果汇集而成的一门语言类学科,在外国语言学的具体细分之中,还有诸如"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个别语言学"等的详细划分。本文就外国语言学的全领域进行研究与思考,从概念、应用到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探索与思考,旨在完成有关外国语言学的全方位探查。  相似文献   

8.
语言包含了思想、文化等思政的元素,是思政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公共英语课程更是高职院校思政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课程思政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认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成是人互动体验的结果,语言的学习要遵从互动体验等原则。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人本性教育目标弱化、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基于体认语言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并实践了基于语言人本性、象似性原则、体认原则等体认语言学理论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相融合的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们认为兴起于20世纪初的西方语言哲学并未式微,它在后现代哲学思潮(第四转向)中得以不断发展,体认语言学(ECL)则是最好的例证。笔者曾从"学理"和"方法"这两个维度详述了为何将ECL视为西语哲之延续的原因,本文则继续沿其思路从"时间性、学科溯源、存在与思维、研究内容、对语言的态度、多元互动"等六个维度做进一步阐述,以证明ECL为西语哲在第四转向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语言学以新闻语言为研究对象,自从蓝鸿文(1989)提出建立"新闻语言学"以来,学科逐步完善,但离真正的成熟还有差距。本文首先对"新闻语言"与其相关术语"新闻语体""媒体语言"予以明晰,其次指出它的交叉性、应用性、社会性和综合性四种性质,最后提出新闻语言学可按四种标准进行分类研究,希望结论有助于新闻语言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一、生态语言学的发展概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黑格尔(Ernst Haeckel)在1869年提出的,名词的英文词首和经济学(Economics)是相同的,都是Eco,起源于希腊文Oikos,是"家庭居处或环境"的意思;logoc是个多义词,可以表示"词""概念""思想""定义""言语""学说"等意思.因此,从词源的字面意义上理解,"生态"可以阐释为"家乡词""家里的语言"或"居住的语言环境".人们的确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生活、工作并与别人打交道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本土化语言理论的一种创新,体认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对语言的成因具有较强解释力。基于“愁”的概念隐喻,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观照,从体认者的认知主体性、始源域特征投射的选择性和目标域特征的多样性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隐喻映射“多源性”的发生理据。研究表明:(1)隐喻是体认者的一种心理映射,反映其对某一特定事物体验认知的心路历程;(2)隐喻映射是体认者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进行特征选择与聚焦的认知加工过程;(3)体认者的认知主体性、始源域特征投射的选择性以及目标域特征的多样性共同促进相应概念隐喻映射“多源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正互动语言学是国际语言学界近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方向之一,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唯一以汉语为对象语言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是学者了解该领域学术前沿并进行深入交流的国际化平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文》编辑部、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语言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2018年8月23日-24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4.
在语言学习中,常见"语言对比"和"语言比较"之类的说法,那么,"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与"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这两个语言学学科之间,有何区别?结合这两个学科的定义,来说明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区别。作者指出,由于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重大差异,现实条件的限制,更适合进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并将其用于指导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彭乔  刘正光 《考试周刊》2007,(32):33-35
本文主要从符号、语言、交际三个方面简述了以罗伊·哈里斯为代表的整合语言学与自索绪尔以来的正统语言学之间的分歧,以及与以赫钦斯、安迪·克拉克为代表的分布式认知语言学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此外还论述了整合语言学本身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2015年4月3日至5日,第二十七届北美汉语语言学会议(NACCL-27)在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举行,来自世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围绕汉语语法、语音、韵律、话语分析、会话分析、汉语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次年会主题为"汉语语言学研究与汉语教学应用的整合"。大会主席陶红印教授指出,长期以来,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被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领域。语言学研究者以发现语言规律和建构语言学理论为首要目的,很少关注语言教学中凸现的语言学问题。另一方面,语言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往往不能从现有的理论语言学研究中找到直接的解答,教师也感到自身需要拓展与语言教学相关的语言学知识。为促进语言学研究和语  相似文献   

17.
政治语言学作为一门由语言学和政治学交叉渗透而生、影响深远的新兴学科,是20世纪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产物.政治是一种语言存在模式,也是一种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高度语言化的社会性活动.语言的政治性与政治的语言性的互动关系构成了政治语言学的根基.围绕政治语言和政治交际这两个主要研究对象,从政治学取向和语言学取向两条路径对政治语言学展开研究,可以解决政治语言学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内涵不确定、外延无限扩展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申了作者提出的"哲学语言学"概念,并指出哲学语言研究是振兴新世纪中国语言学的首要之务.这意味着:一、哲学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根本任务;二、以哲学语言学的精神考察古往今来的语言学研究;三、以哲学语言学的精神回顾中国语言学的借鉴和引进;四、中国的哲学语言学研究正面临着三重历史使命,即面对传统,我们承担着发掘、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使命;面对未来,我们承担着继往开来,建设中国语言学的使命;面对世界,我们承担着与世界语言学者一起,共同建设比现在的普通语言学更具有"普遍性"的普通语言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9,(1):91-95
西方语言学者孜孜不倦于构建各种语言学理论,国内语言学者则更关注具体语言事实的论述,无法亦无意构建系统的理论,致使这两种语言学研究方法论迥然不同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拟以中西方传统哲学理念为研究视角,提出西方语言学研究力图超越现实世界中具体的语言事实,追求概念世界中抽象的语言理论,寻求语言本质,这一研究方法与西方传统哲学追求永恒的"在场的形而上学"理念亦步亦趋;汉语语言学研究则认为现实世界中具体的语言事实就是语言本质,两者同寓于语言系统中,这一研究方法与中国传统哲学追求"阴、阳两面融合成一整体"的理念亦步亦趋,而未来语言学研究必将向着语言事实与语言理论相互依存和互为根本的道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语文》2015,(2):179
第七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将于2015年6月11日至14日在南开大学举行。为促进演化语言学发展,在研讨会之前于6月10日至11日举办演化语言学基础讲座,内容包括脑神经图像研究、人类遗传基因研究、复杂系统研究、语言实验研究、数学仿真建模研究等相关领域基础知识。参加基础讲座者请在回执中注明。本次研讨会将主要探讨以下议题:1)语言的横向传递与纵向传递;2)语言的宏观、中观、微观的演化;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