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略特的“传统”观是其文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柏格森的“绵延”理论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审视艾略特传统观中的历史意识。通过分析艾略特的历史意识与其文学理论中“非个性化”、“客观对应物”的关系,可以接近艾略特的历史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实践运用——通过一种作为过程的“追忆”,改变了对“传统”的态度和接近它的方式。《荒原》文本则是艾略特历史意识与“追忆”行为的具象化呈现。  相似文献   

2.
艾略特在《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成功刻画了一位中年男子在现代社会中毫无意义的生活。在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的影响下,艾略特在该作品中以绵延观中的物理和心理时间为线索,同时展开,刻画出一个被时间利用的现代人形象。主要从柏格森的绵延与时间、绵延与自我的关系方面对T.S.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进行解读,分析绵延自我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体现,阐释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中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3.
"非个人化"一直以来被视为英国诗人T·S·艾略特标志性的诗学主张,但这一提法远不能涵盖艾略特诗学思想的发展.事实上,艾略特的中后期诗学思考体现出了鲜明的"个人化"价值取向,他在文学创作﹑文学本质和文学阅读三方面均极力强调个性因素、个人视角的重要性.这与其早期的哲学探索深深暗合.应该说,艾略特的这篇博士论文所孕育的个人主义与相对主义种子,在其中后期的诗学观中得到了绽放.对艾略特诗学观中"个人化"取向的梳理,有助于补正和完善艾略特的诗学形象.  相似文献   

4.
《非洲的假面剧》是维·苏·奈保尔于2010年出版的最作,书中通过作者在非洲的游历见闻,表达了作者对受殖民影响及西方强势文明冲击下非洲诸国现状的关注.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中的“挪用”,从被殖民者对基督教、殖民文化及语言的挪用三个方面分析《非洲的假面剧》中的“挪用”策略.“挪用”不仅可以让被殖民者对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字、历史等进行重写,而且可以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交往中的传统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交往是一个全球化浪潮中多元共存的历史使然,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挖掘、使用好本文化的传统资源,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文化的多元共处何以可能,第二个问题如何保证多元共处中的诚信,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对待文化交流中的硬影响和软影响。这三个问题的认识得当,才能从文化传统资源中发掘出最本质的,也必然是与其他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加深和加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圣人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家、儒家、佛家都极为重视圣人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传统文化中的圣人观作进一步的梳理,重新发掘圣人传统在今天的现实价值.本文简单追溯了"圣人"观念及其历史演变,分析了朱熹、王阳明的成圣观点,并总结了圣人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人观.  相似文献   

7.
反讽和典故是特·斯·艾略特诗歌的两大特色。在其早期诗歌中,艾略特将两者结合起来,采取"反讽性典故"的手法,将典故中的人物和情节与其早期诗歌中著名的反英雄人物斯威尼和普鲁弗洛克相关联、并置和对照,以古讽今。反讽性典故的创作手法与艾略特尊重传统又强调将过去和现在有机结合的传统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解读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阐述的共时性"传统"观和"非个性化"理论。艾略特认为古今文学是一个同时并存的秩序,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顺应与互动的关系。现代艺术家不可无视传统的存在,要接受传统的滋养,为达到与欧洲诗歌整体建立有机联系的目的,必须以消灭自己的个性为目标。艾略特的这些独特文学观对推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的发展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理论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猛烈批判,促进了殖民教育史的研究。西方文化霸权在殖民地的实现方式是:殖民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力压制与文化霸权的建构,被殖民者自我技术的生产,以及双方文化的杂糅。这也蕴含在殖民者对西方教育霸权建构的历史之中。通过牢牢掌握殖民地教育的统治权,殖民地人民与殖民教育的合作,以及殖民地教育对西方教育的反哺,殖民者构建了西方教育的霸权地位。后殖民主义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在于:揭露殖民教育压迫殖民地人民的历史,呈现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教育的历史,描述殖民政策下土著教育不平等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在后殖民写作中,新独立国家的作家为了重塑被殖民统治所破坏了的民族文化和身份,往往利用文化视角的混合,改写“中心文化”的既定记载和版本,从而以新的形式和意义重写故国文化。德瑞克.沃尔科特在他的诗集《海难余生者及其他》中借用西方文学经典读本——《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的形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类比,将鲁滨逊.克鲁索这一欧洲偶像文学读本中概念化的形象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艾略特被认为"是所有美国当代诗人中与中国最不沾边的人",过去的研究倾向于将艾略特与中国诗歌做平行研究,绝口不谈"影响",然而艾略特在诗歌和文集中屡次提到中国诗歌和中国文化,难道是偶然巧合吗?本文试图对艾略特诗歌和文集中的中国元素进行梳理,通过文本分析和深层次的挖掘,试图说明中国"影响"在艾略特的思想中可能的确存在。如果情况真的如此,那么这将对进一步探讨艾略特与中国的关系扫清障碍,为这个领域打开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是托·斯·艾略特批评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贯穿于艾略特的文学创作,同时也体现在他的文化批评实践中。在文学方面,艾略特通过隐喻性结构达到了使传统的连续性意义得以彰显的目的;在文化方面,艾略特强调了传统对克服现代人碎片化生存状态、建立有机统一的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T.S.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后象征主义的杰出代表,也是现代主义的代表诗人。作为现代主义的先驱,其意象观在世界文坛中独树一帜,多样性与复杂性是其意象应用的主要表现。意象是文学评价者关注的永恒话题,对诗歌主题的表达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价值,也是现代主义实践客观化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T.S.艾略特的诗歌意象应用受到多个文学流派的影响,其中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意象主义以及玄学派诗人都对艾略特的诗歌意象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艾略特诗歌中的意象应用其实也是其个人生活和精神状况的真实写照,因此分析和研究其诗歌中的主题意象成为研究艾略特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略特的诗歌创作通常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运用独特的艺术技巧,将蕴含大量新鲜独特诗歌意象的隐喻暗含其中,从而体现其独特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艾略特身上集中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矛盾:一方面艾略特作为现代主义大师对传统进行解构,一方面他却又殚精竭虑地维系着传统的教诲。如何理解艾略特身上的这个似乎不可调节的矛盾呢?诗人的这种传统观对其诗学理论有何具体影响呢?康德的反思判断力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些许视角。  相似文献   

15.
小说《隐藏的力量》避开传统的政治观,以家庭世界尤其女性世界为突破口,描写了荷属东印度群岛上"隐藏的力量"如何迫使威风凛凛的荷兰殖民者走的走,离的离,最后不得不作鸟兽散。通过对爪哇殖民官员及其妻儿们糜烂生活与分崩离析结局的描写,真切演绎了荷属东印度殖民主义如何在殖民地人民的政治、文化及宗教等方面的默默抗争下,逐渐衰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丹尼尔·德隆达>是处于创作巅峰时的一次大胆创新.艾略特第一次将对犹太民族的同情心和更为宏大的历史、政治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提升了小说的道德主题.小说中精湛的心理分析、象征主义的运用、反传统的叙述方式和开放式的结局等实验性表现手法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小说的现代性.<丹尼尔·德隆达>的成功预示着艾略特的小说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在《爱米莉,爪哇,1904》中,殖民模仿出现逆转现象,殖民者不再是被殖民者模仿的对象.一些殖民者甚至渐渐放弃自己的原有身份,模仿被殖民者的行为方式,甚至进入他们的文化环境,从此不再返回自己的家园和故国.这种逆转现象显示殖民地的潜藏文化价值,促使人们反思西方的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印第安女作家厄德里克的代表作《爱药》深刻反映了处于文化夹缝中的印第安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作品以英语书写,却传递了与西方文明迥然异质的印第安部落文化和意识。从克里斯蒂娃解析符号学关于符号、象征的概念入手,分析《爱药》独特的话语体系,对其表现为混乱、空缺、魔幻的异质性特征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上述特点体现了话语中符号与象征秩序之间的冲撞与对抗。被压抑的民族记忆、被抹杀的历史作为符号进入殖民者的话语系统,构筑了《爱药》话语的多元空间,同时赋予了话语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力量,使得借用殖民者的语言来表征被殖民者的文化、身份、意识和世界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的层面解读几点传统文化中常被提到的女性观念“。男尊女卑”并非自古“就天经地义”;“从一而终”也不是封建道德传统礼教自古宣传的思想;女性贞节观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评判和要求;女子缠足是汉族民间陋习,而非礼教规范,亦非封建统治者的指令。了解这些问题,进一步探讨传统女性观的历史性与真实性,找回在近现代历史中迷失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猴山上的梦》是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里克·沃尔科特的著名诗剧。该剧主要围绕主人公烧炭翁马卡克的梦幻与疯癫的故事展开。本文试图借助霍米·巴巴关于矛盾状态、模仿与混杂性的后殖民理论,探讨沃尔科特如何成功通过该剧的人物塑造,由个体到群体,深刻揭示加勒比海地区殖民地人民心理沉积与生存状态,发出他们被压抑的声音,建构混杂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