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观性是任何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必要因素。语篇主观性具有层级性,是认知概念,更是语用、语义概念。认知主观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用主观性是语言运用的本质属性,语义主观性是语篇主观性的核心。语篇主观性是个层级性的系统建构体,包括定位、立场、态度和情感四个宏观系统。每个宏观系统又由各自的中观系统构成,最后都通过微观层级的表征形式具体体现话语者的主观自我。各个系统共同协作构建语篇的主观性特征,系统累积的结果体现语篇主观性程度的强弱,语言表征共现模式则体现出语体差异。  相似文献   

2.
转喻是委婉语的一个重要构成方式。从认知视域而言,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转喻。委婉语的转喻认知理据是以邻近性为基础、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进行认知操作并具有凸显性和隐藏性。委婉语转喻生成机制包括语音语调转喻、词汇转喻、语法转喻、语用转喻以及非言语手段与言语手段交互使用。  相似文献   

3.
语篇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的重要概念,也是众多语言学家探讨的焦点之一。缺省语义学理论是一种意义分析新模式,为语篇衔接与连贯提供了新的阐释。在该理论模式下,基于意义产出的意图性原则及主意图原则下意义表征策略,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表现为语篇各逻辑单位间(语篇、命题与命题组成成分)的关联性、语篇意义(凸显义与缺省义)的组合性以及语篇意义组合在语篇逻辑形式上的投射,其认知理据表现为语篇生成者与接受者之间体验的互动性、人类认知的前景-背景化模式及人类心智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4.
语音隐喻是隐喻的表现形式之一,其认知方式是通过语音的相同或相似来表现新的含义。以网络谐音语为研究对象,从语音隐喻视角分析其生成理据及语用动因,分析表明:网民选择网络谐音语的语用动因是通过不同概念域相似性的映射来实现语言的诙谐性、委婉性和简洁性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主观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语篇的主观性是语篇内部表达言者主观自我的语言成分累积的结果。文章以旅游宣传语篇为例,以旅游宣传语篇概念化构型为基础,解析该类语篇主观性建构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语篇交际目的是制约语篇构建过程中主体介入、凸显自我程度的关键。交际主体之一作者在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的基础上与语篇读者、描述对象客体、社会环境多方互动。语篇主观性意义则是作者在互动过程中选择、构建的结果。互动方式制约着语篇主观性表征形式和强弱特征。旅游宣传语篇较高主观性特征便是语篇劝说目的制约下宣传者在与多方互动过程中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言语交际中,委婉语在人际关系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委婉语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的转喻替代关系。在转喻认知模式下对英语语言中的委婉语进行分析,了解其生成机制,研究其认知理据,能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委婉语,以更好的理解语言与意识形态、语言使用与交际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身势语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际形式,同一种身势语在不同的化中有 着不同的意义,本就身势语所表现的化差异,探讨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非言语语交际中的人体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语言交际时,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非言语语进行交流.人体语是非言语语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不同文化中的人体语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规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的时候,对人体语信息要综合考虑,了解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非言语语差异,正确使用人体语.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接触现象,在双语或多语社会中普遍存在。语码转换是指交际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在同一对话中使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变体的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动态的研究方法,以面子论、顺应论的理论模式为理据,全面、详细的阐释了在交际过程中语码转换所起到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委婉生成机制的认知理据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转喻。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委婉语转喻生成机制和认知理据。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理据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把握委婉语转喻的意义构建,把语言研究从封闭的语言结构引向动态、开发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1.
Talmy所创建的宏事件词化模式类型学跟生成语义学有一定渊源,但其理论比生成语义学的词汇解构更强调事件概念结构整体的构造和凸显模式,并强调不同语言表达相同概念结构时形态句法上的系统差异。而以词项特征为核心关注点的运动事件词化模式研究,偏离了上述传统,分析结果存在偏差。判定一种语言是哪种构架类型,不能仅靠表达运动事件的句法结构的核心动词的类型,而应关注表达路径的句法成分的句法地位、语义划分精度和结构复杂度。由此可知,现代汉语路径动词作核心动词的动趋式并非现代汉语不属于典型附语构架语言的证据,指示性和非指示性路径动词共现的确是现代汉语凸显的语言类型学特征,特别是两类路径动词都作附语的情况,仅在少数附语构架语言中存在。  相似文献   

12.
共享、分布式、动态和非对称性是双语心理词典建构的基本特征,对双语心理词典本质的认识对二语词词汇、特别是词义习得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语与一语共享共同的概念系统和语义元素的分布式表征是一语在二语词义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理据,二语心理词典的动态构建特征决定了二语词义习得策略组合应根据不同的习得阶段动态调整,二语词汇和共享语义的联结的方向性阐释了语言输出和输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许蔚 《现代企业教育》2007,(10X):172-173
共享、分布式、动态和非对称性是双语心理词典建构的基本特征,对双语心理词典本质的认识对二语词词汇、特别是词义习得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语与一语共享共同的概念系统和语义元素的分布式表征是一语在二语词义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理据,二语心理词典的动态构建特征决定了二语词义习得策略组合应根据不同的习得阶段动态调整,二语词汇和共享语义的联结的方向性阐释了语言输出和输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尽管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对"理据"一词有不同的学科定位,但"促动性"可被看成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构词理据的分类而言,Radden & Panther的语言理据和非语言理据的二分法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而对构词理据与相关概念(如内部形式、词源结构、客观所指)辨析的研究表明,这些概念之间存在包含关系、交叉重叠等几种不同情况。Radden & Panther提出,理据的形成过程中包含五种符号关系:内容-形式关系、形式-内容关系、内容-内容关系、形式-形式关系、形式/内容-形式/内容关系。  相似文献   

15.
虚拟语式具有时态相对性,即距离性,这一时态相对性是隐喻机制的体现。同时,虚拟语式的隐喻机制也体现了人作为认知主体对事态的主观愿望和需求,是语言符号具有理据性的一个证明。  相似文献   

16.
人们通过语言反映着客观世界。同时,语言也是人们认知的反应。对同一客体的描述因话语者不同,其语义或语言形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完全相同的客观事实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概念表述,传递出不同的语义,这是人们主体意识性导致的动态的概念化结果。从语言的概念化与动态性角度出发,探寻日语语义的理解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身势语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际形式,同一种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意义。了解英汉身势语的不同文化内涵,有助于英汉国家的人民之间更好地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感情与心态的理解,做到“入乡随俗”,传情达意。  相似文献   

18.
身势语和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某些心理特征。身势语属于非语言交际系统,是语言系统之外的边缘部分,与语言交际理论密切相关,涉及交际场景,交际者双方的社会文化与心理特征。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俄汉身势语的文化差异已是交际的主要障碍之一。了解并把握俄汉身势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有助于帮助外语学习者准确地表达意思,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给予概念是人们对给予事件进行概念化的结果,给予句是给予概念的符号表征,给予概念与给予句通过隐喻机制而生成与扩展。人类对事物的概念化方式以及每种语言具体隐喻的思维过程都存在着相似于差别之处,所以,英汉给予概念和给予句的生成与扩展有同有异。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概念化的角度,以隐喻、转喻等理论为依托,探讨英汉给予概念与给予句的生成和扩展过程中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20.
文化语境和语篇结构分析,作为非语言语境和语言语境分析对语篇内涵和形式的理解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两方面阐述了文化语境对语篇内涵解读的制约性,并从东西方思维模式特点比较中得出了英汉语篇结构的不同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