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举例通常是以一个较常见的或研究得较透彻的事物为例子,来代表或说明某一类事物的共类属性(即共性或普遍性)。中学生物教材中举例的运用,比之其他任何学科都要来得普遍。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非常重视被举例子的共性而忽视被举例子的特殊性(即个性)。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生理卫生教材叙述骨的结构是以长骨为例的。教材对长骨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借以说明各种骨(包括长骨、短骨、扁  相似文献   

2.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咸水湖知识的科学小品文。文中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成因以及现状、未来。在说明过程中 ,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现象、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 ,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 ,恰当地说明了事理。一、举例子说明文旨在阐述事理或介绍知识。对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 ,要让读者了解并且信服 ,就得举出实例来说明。举例方法可分为三种 :列举例子、典型举例、类比举例。本文中涉及到了前两种。列举例子即举出较多的例子来说明。如第一段中介绍死海的“死”,作者列举了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 ,甚至海…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教委政教司组编写,作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通用教材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试用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版,以下简称《原理》)在第二章第二节中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之后,解释说:“物质是各种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所普遍具有的共性,它是从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对此,我有两点疑问:第一,物质是各种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所普遍具有的共性的全部,还是共性之  相似文献   

4.
一、由点到面,从共性中获得说理的感性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是对单个事物的感性认识。纵观中学教材中近百篇议论文,其说理虽繁简有别,内容深浅各异,结构布局多样,但我们不难从这许许多多的个性中抽象出它们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亦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典范议论文《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文章的基本观点(即“是什么”)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  相似文献   

5.
龙开义  唐海燕 《考试周刊》2012,(14):163-164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  相似文献   

6.
举例教学法     
<正>人人都会举例子,老师教学当然也需举例子。我们举例子的目的,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深奥的、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用一个比较直观的、浅显的、学生易于接受的例子来进行解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学会知识。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举例方面的一些体会。一、举例原则1.贴近生活的原则。例子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是举例的大原则。如果例子远离学生实际,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和感受,能达到预期目的吗?如北师大版(下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角度讲,任何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有其共性与个性,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所谓共性,即不同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普遍性质。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共性就是教会学生识别真善美,并把真善美融入自己的习作中,作文是交流的一种手段,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作文与做人一样首先必须真诚。  相似文献   

8.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相同的本质属性,即共性,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事物之间的共性进行比较分析,从已知事物的存在和属性,推论出另一种事物的存在和属性,这就是类比推理。其中已知的事物称为类比物,被研究的事物称为目标物。  相似文献   

9.
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中的一种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物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 ,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 ,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 ) ,而不是仅仅靠聆听 (教师 )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7,(21):62-63
两事物可能存在的联系这样归类:充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不充分不必要条件关系。把"的"前后结构各看成是一事物,"的"结构所反映的两事物间的联系也不外乎这几类。"的"结构是如何反映两事物间联系的?也就是说"的"前后结构间是总样关联着的?本文所给的答案是:"的"前结构对"的"后结构具有充分性、区分性(限定性),"的"后结构是特指的。举例验证看法是一个宽泛的话题。本文所举例子限于"的"前后结构都是的名词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读写任务中的要点拓展时,通常是通过举例子来展开的,而举例子正好是考生的薄弱环节,为了帮助考生掌握举例的技巧,有必要对其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一、举例的方法1.借鉴原文法。"经历"类一般用记叙文,也就要把握记叙文的六个基本要素。举例时,对原文材料中的这几个要素修改替换,就可举出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朱刚 《考试》2009,(11)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认知"异中之同",就是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事物的共性,即规律性;通过比较,能辨别"同中之异",就是认识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个性,即变化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知同"才能把握教材的基本规律,温故知新,举一反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将哲学看成是探讨世界普遍本质、普遍规律的学问的时候,承认哲学与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有着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哲学被看成是世界观的学问,又从世界观(或宇宙观)按中文的字义最恰当体现其内涵——即定义为对时(世)空(界)范围事物的总体意识的时候,哲学所涵括的时空眼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自然观、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一、正确认识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外界事物概括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思维具有两个特点:概括性和间接性。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思维能揭示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共性,并能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类事物性质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二是思维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揭示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思维的间接性就是思维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是相互联系的。人们…  相似文献   

15.
在哲学论著中,往往写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理由是: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绝对寓于相对之中,所以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包含了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相对与绝对、特殊与普遍的关系。我觉得这种说法似可商榷。第一,所谓绝对寓于相对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是就事物内部绝对与相对、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说的。例如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便是分析一个个事物、一个个人而言的。共性、普遍性是抽象的,它必须通过具体个性、个别性而存在和表现出来,即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界流行的观点是“每个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或存在于)个性之中”。这种表述除了说性质与性质统一和性质存在于性质之中外,未能提供更多的知识。解决这个疑难的关键,是弄清共性、个性和个体的关系。黑格尔有一个重要观点,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概念,而概念又包含三个环节:普遍性,事物  相似文献   

17.
Я和Ⅰ     
每种语言都有人称代词。所以使用人称代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但在这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中,各种语言还都有自己的特点,区别于别种语言的用法。 俄语Я和英语I在用法上共性固有,但个性依存。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的异同。 (1)Я和I在多数情况下表示或代替人。但在拟人修辞格中都可代替事物。  相似文献   

18.
任何学科的理论,都是由概念、命题(观点)、原理所构成的知识体系。高中思想政治课新编教材的必修模块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这里所说的学科知识,即学科知识体系,也是由概念、命题(观点)和原理所构成的。概念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和特征,观点揭示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某一种关系,而原理则是对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过程的综合认识,是对事物某一层次、某一范围的系统把握。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原理教学是须臾不可或缺的。我们针对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教材编写的特点,实施基本原理教学,取得了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家乡的橘子     
正确使用说明的方法(下)1.请对汽车、学校、邮票、书籍、玩具……(择其一或另选)作分类说明。2.请画一张你居住地的平面图,或画一张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请制作一张你的作息时间表或小组同学的通讯录(表格式)。(原人教版)提示: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写作时可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等说明方法进行说明介绍。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时,首先要注意把握好分类标准,使文章既能够反映出事物客观存在的原因,又不致使所分事物互相包容或者交叉,否则会造成分而不明,甚至越分越糊涂。其次是分类时不要漏分或少分,分类不严密,…  相似文献   

20.
蔡正玲 《学子》2013,(9):34
从认知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的角度来说,我们在理解概念时,就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的界定,否则就会产生模棱两可的感觉。然而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关于数学概念的编排、教学却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中较为显著的差别就是:教材中的很多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义,取而代之的是运用举例子的方式或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