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调查项目。2006年至2008年,项目组研究人员在系统总结西北地区饮水型地方病严重区已有改水经验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选择重点地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并在塔里木盆地西缘、青东黄河流域、河西走廊、陇东黄土地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地处地下水型高氟区的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进行了调查,采集该高氟区和对照区的灌溉水样、整株蔬菜及其根周土进行实验,研究灌溉水和土壤中的氟对蔬菜氟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氟水灌溉区,土壤中的水溶性氟是蔬菜中氟的重要来源,同一蔬菜的不同组织对土壤中水溶性氟的吸收、富集能力有明显区别。但植物吸收、富集土壤氟的具体生物化学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5)
我国西北地区,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虽然在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但该地的干旱气候十分复杂,且多变化,导致氟离子在地下水中富集,由于人体摄入氟过量,西北地区氟中毒疾病蔓延广泛。本项目以冰冻降氟理论为指导,通过室内冰冻降氟试验研究验证冰冻降氟原理,并进一步研究温度、冰冻时间、母液浓度对降氟效果的影响,找出最适宜条件用以将冰冻降氟原理用于西北地区地下水降氟工程。  相似文献   

4.
张德桢 《资源科学》1984,6(1):85-92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东部,属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资源仅38.50亿立方米,且分布极不均匀,加之水质复杂,高矿化水、高氟水广泛分布,因而导致了土壤盐渍化、土壤沙化、缺乏饮用水、地方病、水质污染以及严重的水土不平衡状态,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该区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5.
氟中毒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是世界上主要地方病之一。人体的健康与饮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探讨氟在该区富集的规律,对寻找天然低氟水源、改善饮水环境和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学东 《今日科苑》2011,(12):42-43
反渗透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利用反渗透技术,我们可以用压力使溶质(水)与溶剂(水中离子)分离,达到降氟的目的。确定研究对象京九铁路穿越河北平原高氟区,我段所辖沿线站区,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原有降氟设备因技术落后、设备老化已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水中氟含量时常超标。  相似文献   

7.
东大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长军 《资源科学》2004,26(2):80-87
南阳市东大岗地区山区面积占23%、岗地55%、平原22%,地下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人均拥有地下水可采资源101.3m3,山区、岗区缺水严重,出现了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变差等环境地质问题。随着南阳市东大岗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超采地下水严重,已出现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遏制过量开采地下水,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并保护环境的目的,该文在分析现状地下水资源及开采量基础,对每个水文地质单元中的浅层、深层地下水总量进行了开采潜力分析并做出了总体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然后按照满足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的先后顺序,又做了专门性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对浅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规划为4 个区4 个点,按人畜用水可规划为5 个区,按农业灌溉可规划为5 个区4 个点;对深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规划为5 个区,除人畜用水外,深层地下水不得随意动用。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应采用可持续性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对山区、岗区缺水严重处,应采取回灌措施补给地下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地下水中砷的污染分布、污染现状和污染原因,研究表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地下水砷污染程面状分布于中心城区外围农业生产区,主要为埋藏深度小于3m的潜水,水化学环境呈现弱碱还原环境,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和地下水的淋滤作用、蒸发浓缩也是造成研究区地下水中砷富集的主要因素。经过探讨提出了地下水砷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吕惠进 《科技通报》1996,12(1):31-34
浙江中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萤石产地,由于氟地球化学异常和萤石开采中的氟污染,导致该区地氟病多发和高发。通过对该区氟地球化学场的初步研究,探讨了该区氟地方病的现状、成因和分布规律;指出了该区高氟环境的制约因素和地氟病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0.
范鹏康  刘辉 《中国科技纵横》2010,(23):232-232,198
为了研究分析大荔县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本文从水文地质角度对大荔县地下水流场特征及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形成作用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表明,大荔县高氟地下水的内在成因主要是在有利于氟富积的流场条件下,由溶滤-淋滤-强烈蒸发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离富集氧化锌中氟、氯阴离子,并用免试剂淋洗液发生器产生的KOH溶液梯度淋洗,Ion Pac AS19型阴离子分离柱分离,电导法对其检测。实验表明,该前处理方法可消除物料中大量共存离子的干扰及避免对色谱柱的污染,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氟离子和氯离子具有很好的线性和重现性以及较低的检测限,检出限(S/N=3)分别为4.5mg/kg和5mg/kg。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长江流域与环鄱阳湖经济带的兴起,赣北长江流域与鄱阳湖周边工业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发展与环境未能做到和谐统一,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变化。部分地区存在地下污染物长期富集,污染物随河湖地表水扩散,甚至污染物直接泄漏,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现象。本文以长江鄱阳湖湖口附近一处硫酸泄漏区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地下硫酸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运移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技术,提出类似河湖相沉积区地下污染物调查评价技术。研究成果对该地区污染物调查指导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传统乳制品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巴林右旗当地牧区传统乳制品发展的现况中,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了巴林右旗传统乳制品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资料,从地层、岩浆岩、构造活动角度进行了论述,进一步对巴林右旗哈布其拉奥脑达铅锌多金属矿区成矿远景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代鹤伟  李新峰 《内江科技》2010,31(9):103-103,105
本文对葡北油田剩余油分布从沉积微相、断层及微构造、夹层和井网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区域,并在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区域优选出水平井靶区。根据所选靶区实际地质情况利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方位和不同水平井段长度下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平井轨迹的优选  相似文献   

16.
<正>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是在原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的基础上,为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增强疾病预防与控制的能力而新组建的,是云南省卫生厅直属的省级预防医学防治研究机构,主要从事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碘缺乏、氟中毒等地方病;血吸虫等寄生  相似文献   

17.
河套灌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套灌区在实现灌排配套的过程中,收到了显著的改土治碱效益。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出现了碱性升高、钙镁离子含量相对减少的趋向,使水质变差。对此问题应引起人们警觉,在灌排管理及农事活动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水质继续恶化。在准备开采利用地下水的地区,需对水质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及地面沉降防治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沿海地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但地势低平,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脆弱。相对海平面上升已成为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而地面沉降是造成我国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的主导和决定因素。为保证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以实现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规划、系统管理、优化开采、人工回灌,走生态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105国道改造工程流溪河-从化新丰交界段详细勘察阶段钻探过程中,在黄沙岌隧道出口花岗岩区K30 065里程中心处在23.4-28.10m处发现有一空洞。本文对该道花岗岩区溶洞的形成进行论述,阐明其形成机理,由于断裂构造发育的方解石脉或方解石富集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也可形成溶洞,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徐淮地区的徐宿弧形逆冲推覆断裂构造体系,由一系列近南北向背斜向斜构造和逆冲推覆断裂构成。寒武、奥陶系厚层灰岩中岩溶裂隙水为区域内主要储导水岩系,由推覆构造内一系列的南北向背斜、向斜构成集储水构造。受推覆构造格架制约及岩系隔水岩层的阻隔,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地下水富集带。通过查找区内新构造破裂构造带,查明了区内地下水分布规律,确定了区域地下水富集带。确定了其展布空间的方向性,原位破裂性,几乎直立性,延展远,具有间隔性,等距性特征。查找出徐淮地区地下水储集富水带,为该地区地下水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