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化云 《新闻记者》2003,(11):19-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记者团到日本和德国采访,呈现在记者们眼前的是遍地废墟、满目疮痍。许多记者据此采写了一般化的报道,但有两个记者写出了不一般的新闻。其一,一位记者在日本看见几位可怜兮兮的儿童蜷缩在废墟的石桌边晨读。他认为由此可见日本的希望,便拍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其二,一位记者在德国的断壁残垣里发现一个罐头盒中插着一束采来的鲜花。于是采写出一篇《废墟上的鲜花》的消息,预见一个国家会像花一样再度绽放美丽。这两篇报道引起国际报界的轰动。如今,正如记者预见的那样,日本和德国均为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这就是记者…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反思作为一个记者,探古索幽,似乎也应是一种爱好。这倒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希冀在一片历史的废墟上寻找它新的新闻依据,告诉人们那片废墟上的新发现,传播废墟的深沉呼唤!圆明园遗址,不就是这样吸引了中外记者的吗? 关于圆明园的报道文章,全国报纸、杂志所刊发的,恐怕也难以统计了。有的出自专家、学者之手,有的出自记者之笔。在我们印象中,五十年代较有影响的,大概要算《光明日报》一九五三年十月十七日、十八日连载的王威那一篇《圆明园——为圆明园被国际  相似文献   

3.
新闻敏感是记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是记者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知识水平的综合体现。记得一位以色列同行在闲聊中对我讲起一件事:一天早晨,耶路撒冷一公共汽车又发生了自杀性爆炸,两名记者同时赶到了爆炸现场。其中一名记者很快写成了一篇生动、现场感极强的新闻特写,另一名记者却伸开双手,耸耸肩膀说:我觉得没什么可写的。这件事说明的,恰恰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有了新闻敏感,就能透过纷纭复杂的表面现象抓住最本质的内容,就能发现不同事件所包涵的新闻价值,就有了对新闻事件的观察、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4.
一位资深记者在谈到记者成长之路时说:"一个记者的经历,可以概括为‘古,灵,精,怪'四个字."所谓"古",就是指新记者对情况不熟悉,缺乏社会实践,采访不知从何下手,很古板;所谓"灵",就是指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采写实践变得灵活些了,社会联系面广了,情况也有些积累了,采写上路了;所谓"精",就是说记者不但能深入基层,打开局面,而且能独立地进行采写活动,已是一个相当成熟的记者了;所谓"怪",就是进入成熟的阶段,无论到哪里采写,无论接受什么采写任务,都能左右逢源,成为一个出色的社会传播活动家.为此,作为一个记者的起码要求,必须在眼力、脑力、脚力和笔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与锻炼.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大地震,新华社记者如是写道:"面对震后的废墟,我们在哭泣中拍照、在乱石纷飞间采访、在余震不断中写稿,更是在大灾大难中见证了人性的光辉,见证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陈文 《新闻界》2001,(6):47-47
状态,即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记者,作为新闻工作的一个职业品种,它的状态的好坏直接地关系到记者的成果与成长。特别在新闻业竞争日益加剧、记者队伍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个记者职业状态的优与劣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基本素质对人的影响作用而成了决定该个体成与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关注记者职业状态,就是对记者成长的直接关怀。记者究竟应该调适成一种什么样的职业状态呢?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下列三种状态对记者职业的积极影响:保持醒智、适度焦虑、充满激情。一、保持醒智在这里,醒智一词即指清醒的头脑。一名记者要保持清醒…  相似文献   

7.
记者的新闻敏感是一种将优秀记者与普通记者区分开来的能力。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虽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也常谈常新。本文从加强政治素养、保持社会责任感、加强知识积累、重视采访前准备、保持对生活的热情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8.
灾难,从来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报道好灾难便成了对每一名记者的重大考验,这种考验不仅是对记者的顽强精神和意志力的考验,更是对记者在灾难面前能否作出正确分析和理性选择的考验。 在灾难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往往是多人的重大伤亡。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逝去的时候,记者的感情、思想以及从何处着手报道,都在考验着记者的称职与否或合格与否。 仅今年上半年,一系列的重大灾难令国人心情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企业报记者。去年我们报社在办新闻培训班时,听一位大报记者讲,“成熟的记者发现新闻就像猫闻到鱼腥味,有着天生的新闻嗅觉”。听后感到这“新闻敏感”特神秘,兴许我这辈子也不具备这种素质。我知道这“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能力,今后我该怎么认识它和对待它?请予指教。四川刘凯接到读者刘凯的信,我们发现南京师大新闻学院苏宏元教授的《你知道什么是“新闻敏感”吗》一文很有针对性,不但清楚地界定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学内涵,而且强调了新闻敏感,源于“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的科学认识,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正确理解,增强从事新闻工作、培养“新闻敏感”能力的信心。——编者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大记者”名记者,日本称为“大记者”。在日本,要成为一个“大记者”可不容易。曾在日本《每日新闻》当过十五年编辑、记者的井上靖说,凡是能成为大记者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脑子里离不开“消息”二字。对他们来说,采访活动已成了生理的一部分。一听说哪里发生火灾,他们就会拔腿奔赴现场,即使是火海,也会冲上去看个究竟。早晨进了报社是记者,晚上下了班,离开了报社就成了一个普通人,这种身在报社才算记者的人,不是真正的记者。(据《新民晚报之友》)  相似文献   

11.
我一直认为,解放军报的记者,首先是军人,然后是记者。军人有军人的使命,记者有记者的职责。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百上千的村镇化为废墟,成千上万的灾区群众等待救援。对于人民军队来说,这是一道出征的命令、一场特殊的战争;对于军报记者而言,同样是使命所在、职责所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举世瞩目的亚运盛会中,各国记者也与运动员一样,在赛场内外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其中尤以日本记者最为突出,日本记者不仅人数多,而且采访认真,讲究效率,用心良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花钱如流水据统计,参加本届亚运会新闻采访工作的外来记者中,以日本记者的阵容最大,共约800人,其中电视记者和文字、摄影记者各半。日本广播公司(NHK)派出了一支近400人的采访团,并出资90万美元购买了日本独家亚运会电视转播权。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共同社派出了多达76人的采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0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顾问、日本友好人士小岛康誉资助的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察队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对遗址展开了多学科考察。我有幸作为考察队惟一的随队记者,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 寻访遗址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城北120多公里的沙海中,这是一座被黄沙掩埋了1600多年的古代王国废墟,1901年被英国探险家、考古学家斯坦因首次发现,一夜之间轰动世界。清末民初大学者王国维经过考证,认为这个遗址就是《汉书·西域传》中所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今社会新闻传媒的快速发展,新闻敏感性早已成为一名优秀记者必备的个人素质之一,因为良好的新闻敏感不仅决定了新闻价值,更是一名新闻记者综合判断能力、敏捷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从几个角度入手,对如何培养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纪嫣然 《大观周刊》2010,(30):10-10
还没见到何浩(Mona)和蒋海明(Joe)这两位主创.记者便被这部长约12分钟的原创动画短片《夏花》所蛊惑了。故事讲述一名军官在战后的废墟与一名哥特式的女孩邂逅,并将其带回自己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新闻媒体的记者共同参加某一个会议或某一个大型活动,所报道出来的新闻往往千差万别。有的记者写出的新闻新鲜、生动、有深度,有的写的新闻则十分肤浅,还有的记者干脆没有写出新闻来……其实,其中并非没有新闻,关键在新闻敏感上的差异。什么是新闻敏感?我认为,是指记者  相似文献   

17.
林森 《视听界》2002,(2):23-23
提起新闻敏感,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仅仅把它和新闻记者联系起来。事实上,广播电视编辑有没有新闻敏感,是和新闻记者同等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过了后者。记者常常在事先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捕捉、采写新闻。编辑则常常在事后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鉴别、挖掘新闻。他们常常面对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敏感,也称新闻灵感。一个缺乏灵感的记者在新闻业上难有作为。 敏感,字面的意思就是指一种“敏锐的感觉”。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对所从事专业或专业方向知识的敏锐感知。记者的职业敏感还包含着多种心理活动的有效配合。 职业敏感的养成,首先是长期对与职业有关的事物给予注意的结果。所谓注意,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某一对象的  相似文献   

19.
使命·感动·敬意--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央媒体报道纪实 四川汶川大地震,新华社记者如是写道:“面对震后的废墟,我们在哭泣中拍照、在乱石纷飞间采访、在余震不断中写稿,更是在大灾大难中见证了人性的光辉,见证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记者的新闻敏感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修炼。一、善于捕捉“线索”新闻敏感,说到底就是如何捕捉新闻线索。线索是一种信号,是一种征兆,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那么怎样获得新闻线索呢?线索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无处不有,所谓“处处留心皆新闻”。1998年4月15日,《陕西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