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1月3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的专访,再次谈到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北青传媒股份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中国证券报》、《电脑报》整体转制为企业。这些事实证明,我国正在稳步推进新  相似文献   

2.
百年党史是塑造党的形象、营造良好国际发展氛围的重要资源,需要立足于国际话语情境特征来构建专门的叙事模式.在简要阐述百年党史国际传播价值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国际传播话语情境特征,据此从主题、内容、策略三方面提出了百年党史国际传播叙事模式,深化了对百年党史国际传播价值的认识,推动党史国际传播工作的发展,发挥多样化的党建与国...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国际传播对于塑造我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软实力"、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戴佐义 《青年记者》2009,(22):75-76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国际传播对于塑造我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软实力”、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着重要作用。针对中西媒体相互“妖魔化”这一现状,我国注意调整策略,由对立转变为学习、交流,此外,一批高素质人才涌现,助推了我国电视国际传播的崛起,并日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正>詹姆斯·W·凯瑞对传播仪式观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传递观并不陌生,这似乎是美国文化中主要的传播概念及线索。对传播一词的正本清源,使传播的仪式观出现在文化研究的视野里。凯瑞这样论述:"传播仪式的观点的交流,而不是消息在空气中扩散,实际上是说维护社会;也不是表达的是不分享信息的行动,其实是分享信念的表示。""起源和传播的最高水平,而不是传递情报,但保持有序,构建有意义,可用于控制和包含文化世界的人类行为"。  相似文献   

6.
CCTV电视国际传播及其对世界传播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已有40年历史,但真正进入国际电视竞争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CCTV是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绝对主力军.本文主要以CCTV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历史发展阶段,分析了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发展特点及对世界电视传播格局的影响,并探讨了我国电视国际传播的优势、劣势及未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叙事体系须回归历史本源,回溯中国传统叙事艺术价值,为中国叙事理论的建设立根.中国传统叙事艺术在脉络上讲求文史相通,这一观念要求中国叙事体系的建构必须以史为道、以史为根、以史为径,从而贯通古今、融通中外;在叙事技法上,传统叙事艺术讲究致中和(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十分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去年八月,在京开会,购得《传播学概论》。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与“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有关的问题,也就是信息由点到面的传播中的问题,它还从历史的角度,对“人类传播”的发展(从语言文字到书  相似文献   

9.
王强 《编辑之友》2022,(6):60-65
在叙事传播实践中,故事就像传染病一样扩散,二者的发生和运作机制十分相似。透过“病毒感染”这一隐喻,可以很好地探究叙事传播的现实表征与理论逻辑。情绪连带与认同是故事病毒式传播的关键。叙事传播扎实地立足于人的身体与感性的基座上,凸显了叙事传播机制的身体性。伴随着巨大情感能量的叙事行为,满足了人类表达意义、建构自我认同、理解和解释世界以及增强社群团结的需要。故事在重述和流传过程中像病毒一样不断发生变异,叙事参与成为主体赋权的过程,个体以此获得意义表达、情感连带和叙事抗争的权力。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环境下,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短视频发展势头迅猛,短视频平台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阵地。本文试图在国际传播视域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读,以中华文化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运用后经典叙事学流派中的数字叙事理论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文化短视频数字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1.
邓祯 《中国编辑》2023,(10):79-84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全媒体环境下,跨媒介叙事成为国际传播的底层逻辑和基本理论,中国故事国际传播面临着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单信息源到泛信息源,叙事主体的多元化调整;从纯故事到互文性故事世界,叙事文本互文性的凸显;从文本传输到互动传播,召唤叙事下用户声量的提升。本文从跨媒介书写、跨媒介传播、跨媒介介入三方面入手,提出建构与完善中国故事世界、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策略性介入多级文本是推动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升维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分析所选取的国际主流媒体、媒体集团的国际拓展战略和新媒体战略,总结其在国际拓展过程中消除所遭遇的政治壁垒和文化壁垒的策略,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运营转型策略.旨在通过对其战略及策略的评估,总结出其可为中国媒体、媒体集团的国际化和新媒体发展借鉴之处,做出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文化差异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同国际间的往来交流与传播沟通活动日益增多。 所谓国际传播,是一种跨国界的、在不同国家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实质上是文化的交流。国际传播就是一种通过文化交流的信息传播。没有文化的传播,传播本身就会因为没有形体而失去其存在的实际意义。因此研究文化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及其地位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面临重要的机遇,但由于当前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讲不出”“听不懂”“传不远”等问题,推动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受到一定影响。中国新闻社“近观中国”栏目“以文化为桥”,聚焦讲好文化共性、特性、多样性,不断尝试构建中国叙事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16.
阚枫 《新闻战线》2024,(5):20-22
公益事业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公益传播天然具有国际传播属性。作为以国际传播见长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新闻网近年来不断探索国际视野下的公益传播方式,以“公益+议题设置”“公益+中国故事”“公益+跨界叙事”,创新主流媒体参与社会公益的形式,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伍艺涛  赵天照 《视听》2022,(8):133-136
由奥斯卡获奖导演柯文思执导的中外合拍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讲述了四位普通中国人圆梦小康的故事,获得了国内外受众的认可。该片突破传统纪录片的叙事风格,在叙事视角上融合了我者叙事与他者叙事,实现了由单一自话自说到双方共塑的内外视角聚合;在叙事题材上由宏大主题到微观个体,挖掘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奋斗奔小康的故事;在叙事策略上运用阶梯递进式叙事结构、冲突悬念式叙事节奏以及多模态叙事语言,以此建立故事化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变得愈加紧密.本文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如何提升外宣工作的国际传播效能,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促进外宣工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9.
20.
手机短信的崛起与小众化传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瑛 《当代传播》2005,(3):54-56
短信是一种主要用于人际传播的媒介,基于其自身的特征以及它与互联网相生相容的关系,短信的崛起将会加速目前业已存在的传统大众媒体小众化的趋势,并引领人类社会步入到一个小众化传播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