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在1987年。中国青年报刊发的三篇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被业界认为是早期我国深度报道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
路透社电讯《科威特沙漠:炸弹带来生机》,是一篇关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报道,其题材和角度的选择都很巧妙。战争武器与生态环境,是两个对比鲜明的概念,按照常理,战争应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但是在科威特沙漠,大量的未爆炸弹和地雷,反倒成了生态环境的卫士。这两点就构成了一种戏剧性。这篇报道,明写经过战争浩劫的科威特沙漠重新焕发生机这一事实,暗喻人类本身才是破环自然环境的最大威胁。战争“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主要灾难”,在这里,和平比战争更破坏生态平衡。这篇报道在写作上同中国古代故事(《苛政猛于虎》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具破坏力的战争武器,反倒成了生态环境的卫士。这同人们为了逃避暴虐苛政,宁愿冒被猛虎吞食的危险一样,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戏剧性和一种悲怆的意味。作者抓住炸弹和生机这戏剧性的两点,在这两点之间的联系上做文章,这使得这篇报道显得峰回路  相似文献   

3.
从事新闻工作4年多了,看着一篇篇新闻稿件变成了铅字,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高兴之余也有忘不掉的苦涩,最难忘的是发表的两篇“处女作”。1993年,我怀着对新闻写作成才的向往来到分部报道组学习。那时,白天拼命采访,晚上加班写稿,天天如此。但通往新闻报道的道路并不平坦,我满怀希望地将一篇篇稿件投向绿色的邮简,可迎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眼看一起学习的报道员小彭将一篇篇稿件变成了铅字,我是又嫉妒,又着急,不住地埋怨自己不中用,同时脑海里又产生了“走捷径”的想法。一天,在翻阅报纸时看到一篇报道:烟台某乡镇党委做出规…  相似文献   

4.
贝骁 《军事记者》2003,(5):41-42
从今年1月1日起,解放军报在一版开设了《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专栏。这一专栏一推出就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有读者来信说, 《绿色快报》专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官兵,增加了信息量,扩大了报道面,增强了可读性,较好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 《绿色快报》专栏每季度组织一次评奖。第一季度该栏目共刊稿37篇,经评委会投票评比,评出一等奖1篇、二  相似文献   

5.
构建绿色图书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绿色图书馆是生态环境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对绿色图书馆的内容、优越性及实施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西 部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西部人及西部媒体关注的重点。媒体对于生态环境的报道一定要从全局的角度 ,周密地考虑 ,既要从经济价值角度又要从自然、社会价值角度 ,综合比较评价新闻的价值 ,有选择、有取舍地进行报道。对于生态环境的报道 ,媒体如果报道角度不当 ,效果将适得其反。1995年至1998年 ,某西部地方媒体报道 :一位农民开辟新财源———种植椴木香菇发了财。这篇报道没有注意这一致富途径必须以砍树———椴木及大量的杂木为代价。报道发表后 ,许多农民效而仿之 ,结果不…  相似文献   

7.
周泽锋 《网络传播》2005,(10):40-41
9月12日至17日,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省旅游局、省交通厅主办,中国江西网(www.jxcn.cn)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江西行”活动隆重举行,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新浪、搜狐等37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地方新闻网站的40位记者,以“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为主题,采访了赣州(瑞金)、井冈山、萍乡(安源)和南昌四个有代表性的“红色”故地。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在互联网上掀起一阵“红色江西”的报道热潮,一篇篇文字和一幅幅图片,犹如一场飓风,将拥有辉煌历史的红色江西和崛起和谐的绿色江西推向世界,再一次强烈地冲击着网民的眼球。  相似文献   

8.
这里试着通过修改一篇消息,说明如何客观、简洁地报道事实。消息主标题是:“在黄土高原上做‘绿色’文章”;下副题为:“山西农大资环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显身手”;正文如下: 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大潮中,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充分发挥自身  相似文献   

9.
刘夏 《中国记者》2023,(10):27-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不仅是讲好中国绿色故事,还是中国积极引领一种基于更加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共同体的必然选择[1]。  相似文献   

10.
深入下去发掘新闻《涪陵日报》贾玲本栏责任编辑孟基宁我和秦超同志采写的消息《南川县冒出一批“绿色企业”大户》,获得了1994年度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这既有些出乎意料,又是我们所期盼的。谈起这篇报道的采写过程,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去年4月下旬全区宣传思想...  相似文献   

11.
陈健民著《深度报道初探》,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设有深度报道的概述、素质、采访、写作4篇。概述篇论述深度报道的崛起、误区和界说;素质篇论述深度报道的主体意识、思维和知识结构;采访篇论述深度报道选题的确定和材料的深挖;  相似文献   

12.
翻阅《唐山劳动日报》,一篇篇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转变经济模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绿色新闻"让人过目难忘。仅今年六七两个月,这样的"重磅炸弹"就有10余篇。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的党报,近年来,《唐山劳动日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新闻理念,改变报道重点,以新闻转型促进了唐山这个资源型大市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3.
《让绿色家园更秀美——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纪实》这篇长达6000字,加按语、配题图的通讯,2002年12月22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一版头条显著位置,正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秘书长所说:“这是人民日报编委会对草原生态建设的厚爱,是人民日报宣传内蒙古的一篇力作。”这是2002年报社领导的策划之作,是记者部领导、编辑、记者的通力合作,也是我们驻内蒙古记者对草原人民的真诚回报。高投入——行万里路,洒千滴汗,足迹踏遍大草原人民日报驻地记者怎样利用固有的地域、独特的思维、权威的版面,显著报道当地突出的问题,这是需要潜…  相似文献   

14.
绿色印刷是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印刷方式。2010年9月,环境保护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签署了《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一年后,两部署又共同发布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2011年11月,首批60家出版  相似文献   

15.
王庭僚 《新闻知识》2001,(11):23-25
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是让读者获得信息、增长知识的。一般说,一篇报道发布出去就完了,因为信息已经传播出去,“作用”已经发挥了。可有一种报道不同一般,它可以“引出”新的报道,产生连锁反应,引出一连串的新闻事实和故事。我们应该关注这一现象,研究其特点和规律,因为它关系着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报纸的公信力和感召力。连锁反应:由新闻引出的新闻有的新闻报道推出后,又引出一篇或多篇新闻报道。这种由新闻引出的新闻,由报道引出的报道,似乎可以称为新闻衍生物。2000年1月20日,《深圳晚报》在一版通栏发布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16.
笔者手头保留了新华社记者发自国内外关于暖冬的三篇气象报道。这三篇作品的新闻事件地点不同,相距遥远;时间也各异,按报道日期先后,一篇是反映我国新疆边远县富蕴今冬异常温暖,另一篇报道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深冬温暖如春,再一篇反映平壤出现近百年未见的冬暖。而且,又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但三篇报道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因而,反映气候异常的气象报道较  相似文献   

17.
冯开华 《中国记者》2023,(10):36-37
<正>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将“扫街”的工作习惯与就地调研相结合,打开了调研报道的新大门。在生态环境领域调研中,发现线索、直抵现场、全媒化记录,摸清事件的来龙去脉,给了我做好监督报道的坚强底气。一、去现场发现新闻任何先进的技术手段,都不能取代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记者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对于事实真相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夏去秋来,解放军报《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专栏又经历了一季的成长。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这个专栏,并在来信来电中告诉编者,专栏里的稿子更有看头了;参加《绿色快报》专栏评奖的评委们也不约而同地表示,这期评选好稿很多,难以取舍。第三季度《绿色快报》专栏共刊稿45篇,经评委投票评选,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透过这一篇篇精品佳作,我们也欣喜地发现:《绿色快报》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一个精品专栏已经显露雏形。鲜明的特色是精品专栏的灵魂专栏是由一些具有某种共同点的稿件构成的自成格局的…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北京市延庆区扛牢扛实主体责任,持续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延庆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世园、冬奥两大绿色盛会先后花落延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延庆全区上下一心,攻坚克难,成功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的1987年,新闻界内人士称为是“深度报道年”.“1987年的新闻改革,本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但它在新闻改革的历史上恐怕仍是重要的一页.今天我们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见那个沉闷的上半年和那个开朗的下半年.”(《新闻战线》1988年第4或第11页)那一年,以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报道为契机,中国青年报的“三色”报道(《红色的好告》、《绿色的悲哀》、《黑色的咏叹》)使人耳目一新.中共十三大前,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此篇被认为是深度报道的代表2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之后,《命运备忘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