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虽然人类在工业化时代(18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前所未有的,但这一时期造成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是前所未有的。理智的人类终于清醒过来: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得到了确认。大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中指出,地球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管理与人类环保运动的开展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新世纪的机械加工的绿色制造理念、机械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机械制造的绿色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天津市及国内智能制造先进地区的4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企业智能制造实施背景、存在问题、机遇挑战、解决方案以及未来计划,并结合天津的地理、历史和经济优势,分析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背景和重大意义,厘清天津发展智能制造的产业基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划天津智能制造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提出天津智能制造发展的保障措施,可为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树立"天津样板",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打造"天津范式",为天津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绿色智造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以湖州绿色智造产业园为例,探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从发展规划、集群创新性、开放性、集群效应、产业链布局等方面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加强整体规划,做好集群顶层设计;完善体系建设,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夯实技术基础,推进集群技术创新;提高开放水平,扩大集群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7.
绿色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智能服务是促进其实现的重要支撑。从两业融合视角出发,构建智能服务与制造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19年统计数据,分析智能服务融合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影响。研究发现:智能服务融合促进了制造业绿色转型,且表现为非线性“U型”关系;在不同维度中,产业规模影响居于首位,技术创新影响的提升速度超过其他维度;绿色转型效率时序分析结果表明,智能服务融合影响存在“数字化悖论”,产生原因在于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未形成协同;智能服务融合对污染型制造业绿色转型影响明显优于清洁型,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绿色转型作用效率最高。研究结果为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制造战略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有显著影响。选取印度、美国等六国制造战略,对比分析其共性与差异,并结合我国经济水平与制造业发展现实情况,为我国制造战略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毅  罗穆雄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1):1316-13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工业大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与长期以来对美国重视虚拟经济、轻视实体经济的认知相反,自2010年至今,美国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3届政府都将振兴美国制造业、激发美国制造业创新活力作为保障美国经济领先地位的核心战略,并通过《2014年振兴美国制造业和创新法案》《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等一系列政策完善了美国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为美国智能制造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指导意见。文章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智能制造政策的演化过程,重点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与制造业拓展伙伴计划两大典型实践,总结了美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为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为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基于美国的政策及相应实践,结合我国国情与产业基础,文章梳理总结了美国智能制造政策对推进我国政策改进的6点启示:(1)加强政府的引领作用,完善智能制造顶层设计;(2)培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扶植中小企业发展;(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性技术的发现与商业化进程;(4)深化开放合作,促进知识的共享与融合;(5)改革考核评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6)完善教育与培训体系,强化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机床制造业和绿色制造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在机床制造业中实行绿色制造模式的必要性。机床制造业有自身的产品生命周期,在制造的过程中,应用了绿色制造模不仅可以利用原有的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价值。本文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介绍了了一种基于物料流、资源流、环境流和信息流集成分析的生产过程绿色规划优化运行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阶段性特征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把握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规律性,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并针对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支柱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工业总产值占全球的份额、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跨国公司三个标准看,中国目前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要求.要想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必须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生产现场创新原则、抓紧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及重视零部件工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体系,佛山市是中国制造业发达城市,也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评价有助于窥探我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为其他地区的新型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评价指标,结合既往研究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构建了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佛山市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佛山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体系,佛山市是我国制造业发达城市,也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通过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评价探析我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评价指标,结合既往研究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佛山市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佛山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相似文献   

16.
借助可视化技术系统,定量讨论新中国70年来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研究热点。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及CiteSpace、VOSviewer等可视化技术研究发现,智能制造内涵、国内外智能制造案例、智能制造影响效应、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相关制造模式是国内智能制造研究的五大热点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智能制造领域在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智能制造对人机关系的影响、智能制造相关制造模式的拓展等五大方面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新时代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自"中国制造2025"概念提出,智能制造不断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代表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文中选取全国31个省份的16个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规模竞争力、RD投入、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改造等4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全国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智能制造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各省市制造业产业区域发展不均;大部分省市创新力度不够。针对研究结果,从企业、政府、高校3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智能制造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 当前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是国内外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出现世界性的制造业转移的趋势,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以后,也面临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课题。面临这种新的动向和战略机遇,国家提出了振兴  相似文献   

19.
我院在创新二期,按照新时期的办院方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部署了20余项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目前这批项目已基本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已陆续通过验收。其中一部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的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使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了解这些项目取得的成果,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期介绍这些项目(已介绍和专用项目除外)。  相似文献   

20.
从外商直接投资看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清容  李纪珍 《软科学》2001,15(3):21-23,27
本文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系,从跨国公司发展动向出发,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是抓住发达国家制造业外移的机遇,制造业整体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或领先行列,而有选择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对此,中国必须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同时改变传统的“民族产业”思想,树立“大制造”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