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大学生的意识行为对社会未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教育如何与高等教育有效融合,文章从高校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科研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入手进行论述,期冀促成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生长。  相似文献   

2.
徐茜  龚正华 《中国德育》2023,(23):43-47
生态文明教育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基本要求。在创建生态文明社会之际,需要厘清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内涵,明晰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对新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化、实践化、生活化的育人体系,筑牢生态育人根基;强化从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的教师培养力度,完善主力保障;建立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格局,创新融合与驱动模式,助力角色联动。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必须采取对大学生加强生态世界观教育、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培养、加强环境教育、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等措施,搞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促进高校德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天 《九江师专学报》1995,14(2):49-52,12
现代工业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诸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即是现代的生态观,也是现代的教育观。为促进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加强环境教育,加强生态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5.
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影响着社会物质、精神与政治文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既是当今科学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高校德育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贵华  岳伟 《教育研究》2013,(12):10-17
无论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生活方式的变革,或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和贡献。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体现为:提高认识,增进人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复杂性的理解;促进观念转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增强创新驱动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生态人格,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公正,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良性的竞争机制;营造文化氛围,提升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实现自身的生态化、与其他手段间的协同配合、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借鉴国外生态文明教育经验等是走好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之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的教育维度指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关教育领域的全部相关问题。生态文明的教育维度内涵广泛: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环境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需求与影响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心理品质等。完善和发展生态文明的教育维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生态文明素质的必要手段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资本为主导的现代工业文明不仅指引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且试图规制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面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困境和人们对新文明的向往,生态文明成为了人类文明形态革新与演进的内在要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研究,系统阐释生态文明的理论逻辑、演进逻辑和实践逻辑,明确生态文明的生成逻辑、发展方向和价值旨归,从而为研究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与环境教育不同,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致力于使受教育者逐步成长为一个有益于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具有变革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雄心抱负与精神气质。从总体上看,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实践性与本土性等特征。为了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实践中顺利推进,我们亟需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和谐、包容、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要立足当前,落到实处,着眼未来。大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中,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与未来发展的趋势。生态文明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和谐的育人理念、生态环保的物质文化、包容共存的管理模式和自由的学术生态环境方面。这种融合对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对孕育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对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顺应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综合化、系统化、生活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通过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生活育人等多个纬度,将生态文明教育贯彻到培养目标中,贯穿育人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全新形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重要实验基地,如何解决生态文明观念与经济建设项目的矛盾,深化改革生态文明教育,是影响贵州生态文明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将结合《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书,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并进一步探索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在非正式制度视域下的发展分析,以此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性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通信类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大多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征,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体现多学科融合理念。鉴于此,文章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综合考虑通信类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科研实践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等特征,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并实践了一种多学科融合视域下通信类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军队院校通信类研究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简介生态文明的概念,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初效成交入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下,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必要性.提出在我国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应当加入适当的生态文明教育,以保证高校培养全面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简介生态文明的概念,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初效成交入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下,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必要性。提出在我国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应当加入适当的生态文明教育,以保证高校培养全面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那么,生态文明的教育体系就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教育形态,它要求教育供给方和需求方在追求教育收益和效用最大化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相对平衡.因此,构建生态文明的教育体系要破除当前我国教育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乏力并存的两难局面,厘清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教育结构失衡、质量低下、产能过剩等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形成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高校应成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以哲学的角度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本源及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提出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必须超越主客二分哲学的束缚,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相似文献   

20.
体验式生态文明教育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方法,引导幼儿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培育生态文明素养的过程。由于幼儿无法通过文本学习生态知识,体验式生态文明教育就成为了主渠道。幼儿园实施体验式生态文明教育,可通过采取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环境、创新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创新幼儿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开发幼儿生态文明教育游戏、体验幼儿生态文明特征,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家园合作机制等措施。让幼儿体验生态文明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领悟生态文明内涵,感受生态文明价值,丰富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治理能力,创新幼儿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