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教育通过体脑结合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与具身认知强调“身心一元论”相一致。具身认知的视角能够为劳动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探索提供心理学依据。在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价值观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当前大学生对劳动教育可能存在认知偏差,在劳动中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劳动活动缺少与实际职业情境的链接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劳动教育应当以“身心一体”为原则,开展体验式教学,并对教育空间进行具身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当前,劳动教育实践遭遇身心分离、劳动教育途径“去身体化”等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劳动教育的身体参与被淡化、异化、虚化、窄化,导致身体作为劳动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却难以实现其应有之义,这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初衷相背离。具身认知理论作为认知科学的新成果,可重新解构身心关系,厘清劳动教育中身体参与发挥的作用。文章结合劳动教育本身的具身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反思当前劳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身体危机,提出以具身育人目标为核心引领、促进课程与教学的“身体”转向、深化身心统一的实践体系、协同“家校社田”场域支持等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提出了"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的基本理念.身体在劳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哲学与心理学中具身认知理论的形成,为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劳动教育的具身性体现为经验性、在场性、生命自在性、隐喻映射性等特质.为实现劳动教育的具身化,须摒弃规训传统,创设具身化的劳动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加强游戏与劳动课程的融合;实现技术具身,促进智能时代的虚拟实体化.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的"离身之态"带来劳动教育符号化,脱离了中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学生身体在劳动教育中的缺位、劳动情境在劳动教育中的错位.劳动教育应是一种具身认知,以生活实践活动为核心引领,在具身化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习惯.劳动教育者应按照身心同一、心智统一、知行合一的原则采取行动策略,具身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回归具身劳动教育的行动策略,即重在"以劳育人",实现中小学生内在与外在的通感获得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劳动教育的具身耦合体现在身心的一体性、成长的连续性、发生的综合性、体验的情境性。但在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目标“离本”,内容“离序”,过程“离我”,场域“离境”等问题。劳动教育的“具身走向”应从注重身心整全性,遵循发展有序性,关注个体体验性,强调情境真实性四方面着手,助力学生身心一致、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窦平 《江苏教育》2023,(44):48-50+53
具身认知把“身体参与”置于学习活动的核心位置,其理论是在反思与批判身心二元论的传统认知观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小学数学实验体现了具身学习的基本要义,实验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让具身学习成为可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让具身实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进阶。  相似文献   

7.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规模与质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瓶颈,高职扩招百万为农村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注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离身认知视角是农村社区教育培育农民的困境根源,具体包括:教学内容注重陈述性知识忽视程序性知识,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实践体验,教学环境重视物理环境忽视教学情境,要突破此困境需要从离身认知转向具身认知.具身认知的核心意涵主要包括认知的具身性、体验性与环境性.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培育身心合一的新型职业农民;做到教学内容的具身性、教学方式的具身性、教学环境的具身性.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劳动课程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渠道,具身认知理论与劳动课程实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具身认知理论审视劳动课程实施,可以发现其存在课程内容祛身化、实施环节线性化、开展时空环境狭隘化等问题。对此,应增强劳动课程内容的具身性,坚守劳动课程实施方式的多元性,深化劳动课程实施场域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认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以实践性知识、操作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职业教育教学有着较高的契合性,对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职业教育具身教学提倡“身心一体”感觉统合的深度教学方式,强化教学主体间“身心互动”的“具身交往”过程,突出“真实”环境下实践性知识的具身表征与传递。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可采取基于身心感官功能,创设具身学习环境;加深专业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具身反思能力提升;围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构建职业教育具身教学实践共同体;关注具身实践学习表现,强化过程性体验评价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具身教学是具身认知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延展与应用,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身心一体”与“主客融合”,关注学生个体的过程性身体体验,旨在以身体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是一种“事件性”教学,实现了对“二元论”的悖离。具身教学在于通过“具身交互”培养主体的人,通过“身心融通”培养完整的人,通过“知行合一”培养践行的人;通过“开放生成”培养个性的人。具身教学的生成进路在于认知理论的基础性置换与教师教学信念的培植,并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以“具身”思想为引导合理开发和应用教学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从具身认知角度理解道德与法治“和润课堂”,挖掘“和润”的德育意蕴,即教学过程要追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和润课堂”的实施路径:创设具身场域,美化课堂生态;浸入身体体验,活化学习情态;拓展认知境脉,优化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异化和缺失现象,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全人教育是以人的整体发展为核心实施"全人"培养的教育。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劳动教育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文化场,是身体形塑的体育场,是生活适应的实践场。在全人教育视角下构建的劳动教育,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身心和谐式教育,身体参与的具身劳动式教育,贴近生活的劳动体验式教育。  相似文献   

13.
具身认知揭示了传统认知的重要缺陷——对个体身体的忽视,突出了认知的涉身性、体验性与环境性特点。根据具身认知生成的路径,可以分为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此为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从纯粹大脑认知的传统教学转到身心投入的主动体验式学习,师生互动的身心融合为生成式学习达成了路径,情境教学则为加强身心体验的重要教学方式,消除对学生和教师身体束缚的负性具身效应。具身认知观还为教育教学评估提供了体验性、参与性与生成性的评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学习中的具身体验与入心笃行,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四史”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本文通过明晰“四史”教育的意义,思索当下教育中的“离身”困境,进一步探究基于具身理论的认知转向,以“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的教学为例,探寻入脑入心的“四史”学习教育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黄朝斌 《英语教师》2023,(4):98-101+110
从具身认知视角探讨高中英语具身阅读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教学情境的体验性及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三个方面的特点。结合教学实例,从身心投入的主动体验式学习、多重互动模式的阅读教学、重组多种教学方法的情境教学、注重具身的结构化反思和注重过程性的多元具身评价方式五个方面系统设计高中英语具身阅读教学活动及实施过程,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具身体验,从而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具身审美既强调“身体”在审美教育中的显著地位,又能借助于具身认知理论知识实现美育与德育的科学融合。从具身审美视角思考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路径,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模式,更能从科学角度探索契合于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现阶段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规模式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身心”二元论的离身认知理论的传统培养模式制约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制度性因素与全面乡村振兴和新型职业农民自我发展相脱节,需要从“身心二元论到身心一元论”转变;结合“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案例调查,梳理当前离身培养模式困境,并在具身认知理论下指导建立具身化的教学支持服务,构建涉身式的教学评价,生成具身型网络学习空间,形成具身化的师生关系,进而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和未来路径选择,是我国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宏伟计划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知识传授型课程,其教学成效与学生的身体、环境密切关联,具有明显的具身属性。因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秉承身心一体原则,构建以心理素质提升为课程目标、以“4+X”“2+X”活动为课程内容、以“体、悟、行”为评价指标的“3+2”多元课程评价、以“现实+虚拟仿真”的具身环境创设为课程保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能与理论课程互为补充,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活动中人的身心一体性,是一种“在场”认知。现实数学教学中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认为具身就是肢体运动,二是认为具身仅适用于低年级。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合理应用身体具身、思维具身、想象具身与情感具身,让各学段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在场”。  相似文献   

20.
变革英语教学,让英语课堂成为“身-心-境”一体的学科实践场域,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具身认知理论重视身体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各种感官与环境的互动体验促成认知建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本文提炼出具身英语教学主张,建构具身英语教学的实施策略,为研究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