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4,(17):21-26
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需要克服由文化脉络边际带来的传播障碍,因此在来自不同文化脉络的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构建一个第三方文化空间可以为双方文化协商和交流提供缓冲地带,从而帮助信息的顺利传播。镇江市充分利用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渊源关系,积极构建基于赛珍珠文化的第三方文化空间,以激发跨文化认同、鼓励跨文化体验、提高己方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宽容为传播策略,成功地向外界传播出真山真水、充满人文气息的中国江南名城形象。  相似文献   

2.
“阅读+”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的非功利性使其成为“第三空间”的重要载体。文章分析了“阅读+”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构建的重要意义,以三亚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了“阅读+”模式下三亚学院图书馆“第三空间”的构建路径,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鸿瑶 《传媒》2020,(10):90-92
有效的文化传播,关键在于使不同文化主体间形成“第三空间”,找准跨文化身份、寻求文化接口,促使文化主体形成对待不同文化的“第三种视角”,所以,在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还需要我们从小处着手,构建共同经历、关注共同情感、聚焦共同价值观,搭设共情桥梁,通过文化产品构筑文化交流的“第三空间”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4.
陈矿  黄旭 《视听》2023,(10):14-17
微电影借助自身制作简易、注资灵活、叙事多元和传播便捷的优势,在融媒体时代为城市形象建构和地域文化宣传提供了重要的媒介支持。多样化的微电影生产在电影文本内部呈现出丰富的城市空间表征,拓宽了人们的空间认知。以建构成都形象为主题的微电影依托地域文化符号的表达,完成城市空间的立体建构。微电影拍摄注重城市文化差异性的创新表达,体现成都古蜀韵味与消费文化。微电影中的成都社会空间书写不仅关注个体的生存价值,而且注重自我与社会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互联网中“洋网红”短视频的走红反映了大众对跨文化传播的关注,这种以他者视角解读中华文化的短视频形成了一个不同文化之间的第三空间,为文化的交流碰撞提供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地带。通过爬取B站以“洋网红看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弹幕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观众在第三空间的缓冲下,跨文化传播中用户的文化认同感会增强,跨文化敏感性呈现两极分化以及民族中心主义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与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第三空间”视角的出现,为解决当前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尴尬处境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文章对“第三空间”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必要性及功能,最后对构建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第三文化空间"概念是在"第三空间"理论基础上的延伸与创新,并且更能表达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特质,营造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很有必要。探讨了营造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基础职能竞争力减弱和功能拓展缺失越发明显。以第三空间理念为指导实现高校图书馆转型是必由之路。由于科学、可信、有效的定量研究数据支持不足,导致现有的第三空间图书馆研究成果仅被证实在有限空间内有效,缺乏可推广性,很难形成对本行业有指导意义的体系化构建。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第三空间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操作性定义后设计问卷,利用统计分析得出: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通过创新服务向第三空间转型,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存在地域性差异,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更加完善,形成一个具有应用参考价值的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第三空间里生态元素的新内涵及相互间的关系,并从融合各元素的思路出发,重点探讨了如何营造"第三空间"的知识生态圈氛围、打造"第三空间"的知识生态圈文化品牌以及创造"第三空间"的智慧生态圈舞台,从而实现图书馆的范式转换,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1.
陈丽 《青年记者》2023,(24):104-106
在第三空间视角下,短视频建构城市形象的逻辑截然不同,同时,第三空间作为“被统治”的空间,存在片面呈现城市空间景观、遮蔽真实景象等潜在风险。应辩证看待短视频作为第三空间在城市空间再造中的作用,重视城市实体空间的打造,通过多元叙事塑造城市形象,规避短视频叙事对城市形象的歪曲,做好城市形象的空间传播,提高城市可见度。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第三空间”——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空间"是一个公共交流的地方,没有职场的等级意识,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人们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一个城市对"第三空间"的精心营造,可以带给公众更多的幸福。公共图书馆如何打造城市的"第三空间"、成为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推动力量,就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来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图书馆的大门,走进他们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理论和实践近年来在国外图书馆界受到普遍关注,美国等以"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理念而打造的社区图书馆全新服务模式,广受人们的欢迎。借鉴单向街图书馆"第三空间"的运营模式,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的构建与服务。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城市的“第三空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三空间”理论兴起并成功践行,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提法成了共识,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价值表现在:既是城市的文化场所,又是城市休闲所在,应从多方面倾力打造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第三空间"的关键属性,分析"第三空间"的街区图书馆建设重点,提出了目前在建设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基础建设薄弱、社交属性和活动性偏弱等不足现象,建议今后街区图书馆建设应从增加投入、突出街区特色、加强多方合作、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街区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建设,展现城市"第三空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阐述第三空间理论和国内图书馆界对其的研究和实践。分析第三空间理论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本文提出了图书馆建设或环境改造、基础业务和服务拓展、与其他机构合作、图书馆员能力建设、树立风格和品牌、3个空间结合等6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社区图书馆拓展了以内容与关系驱动的共享式阅读传播新生态,构建了一种社区公共阅读空间的创新模式。本文基于第三空间理论,运用网络调研和实地考察的方法,以新加坡社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个维度对新加坡社区图书馆的空间构建特征及意义展开分析,指出新加坡社区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策略对我国完善公共阅读空间及促进阅读推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梦晗 《东南传播》2013,(9):119-121
星巴克咖啡公司以其独特的经营之道为世人开辟了一片体验文化消费下的"第三空间",作为一家具有文化产业性质的企业,该公司的广告营销策略不是采用传统的铺天盖地式广告轰炸。就其"咖啡文化"广告创意模式,本文结合体验经济的三个主要特征,从"第三空间"里的格调体验、服务体验、情感体验等方面,挖掘星巴克广告创意模式的独特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是人们对其所属文化及其他文化进行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深刻反思,也满含进行文化改造和创新的行动意向。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建设中提出并实践了"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功能和社会价值得以扩展。新环境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从文化教育、文化阅读、文化空间方面构建作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