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楠楠 《视听界》2009,(6):112-113
电视访谈节目兼合了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的模式,也是一种人性和品位并重的节目形式。满足受众心理需求,是电视访谈节目的宗旨。1.视觉需求。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布景设计、灯光效果、人物造型都构成了视觉需求的因素。视觉需求因素除了要与栏目的理念、风格和气氛吻合外,还需要有合理、创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心理访谈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悄然升温。继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我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栏目《心理访谈》后,上海、哈尔滨、深圳、广州等电视台也陆续开办了《心灵花园》、《心理时间》、《守望心灵》、《夜话》等栏目。心理访谈节目以其对现代人心理状态的关注、独特的节目定位和人文关怀的节  相似文献   

3.
佘贤君 《视听界》2008,(2):52-53
中国媒体面临一个新的时代背景:WTO让我们融入世界,奥运会让我们打开大门,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主旋律。在节目创新上必须考虑到社会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电视心理类谈话节目一般没有就个案展开讨论,而是就一个公共话题进行讨论。以后,随着受众关注度的提高,这类节目逐渐多了起来,话题也逐渐集中在私人情感、个人心理等方面。近两年,以央视的《心理访谈》栏目为代表,这类节目渐成火爆之势,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拟从心理访谈类节目独特的节目形态入手,对该类节目的传播策略加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阿鹤 《东南传播》2018,(7):112-113
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电视旅游节目应运而生.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电视旅游节目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寻电视旅游节目如何更好地回应受众关切,提高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电视观众对于节目选择的权利范围越来越大。观众在长期看电视的情况下,已经无意识地产生了一种收视惯性,他喜欢一个节目,就会在同一个时间去收看它。从而使观众造成持续的关注度,品牌节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9.
刘亭亭 《大观周刊》2011,(45):33-33
自从电视访谈节目以其丰富的节目内容.多样的形态出现在电视节目中.便得到了许多电视受众的喜爱。以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开播,便在全围迅速串红,之后几乎所有省市电视台都不约而同的开办了各种访谈类栏目.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据统计,我国至今电视访谈类节目已有数百个,内容涉及时政、经济、文化、艺术等各项领域。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遵循其科学的规律,而不是肓目跟从。只有时刻将创新理念引领着节目创作实践.才能最终实现我国访谈节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采访对象的心理,包括各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把控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具体包括示范、强化、说服、情绪激励,为广大采访节目的主持人提供参考,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访谈节目是以两人或多人沟通交流的谈话方式为主,实现信息共享、观点共识、情感共鸣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①它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节目形态之一。从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访谈节目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央台和地方台不断地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张佳 《声屏世界》2008,(1):57-58
选秀节目近年来已成为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非常喜爱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但是良莠不齐的选秀节日给身心还未成熟的青少年受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现实而深刻的问题不仅需要电视媒体.还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作变动、人口流动、竞争加剧等问题使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和困扰现代人的难题。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应运而生,以其贴近性、服务性的定位,深切的人文关怀,受到了观众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4.
施晓斌 《新闻窗》2014,(4):85-86
在各类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之下,人们接受各类新闻信息的途径日趋多元,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偏好来灵活选择新闻媒体,这客观上加剧了各类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加上目前我国电视台数量众多,新闻节目更是多不胜数,这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能够在众多电视新闻节目以及新媒体的夹击中突围,是每一个电视新闻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受众是大众传播事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深入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提高传播效果,媒体的权威性与美誉度也随之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来,这对提升传播效果具有一种长远的、内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蔚涛 《记者摇篮》2008,(12):108
新闻受众既是新闻传播的对象,又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的发挥,社会效果的体现,最终反映在新闻受众身上。反观中国媒介近年来的发展曲线,正符合受众心理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沈平 《视听界》2010,(4):110-110
电视访谈节目是一个将人际传播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观众分享了嘉宾的故事与情感。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人际传播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电视访谈节目的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延伸和拓展,只有现场的嘉宾、观众谈得尽兴,电视机前的受众才能看得尽兴。  相似文献   

18.
如今,媒体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已改变受众多年来形成的收听习惯,广播受众分流凸显。社会生活的变化,信息量的陡增,人们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受众心理需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广播人必须思考广播的前进和持续发展。因此,掌握听众的心理定势、研究听众的心理要求,不断调整市场定位,才能打造深入受众之心的品牌节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获得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成为了时下最具影响力,最受人们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优秀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都面临着许多困境,既有节目自身的发展方面的,也有外部的环境条件方面的,这都需要我们积极地面对,努力研究,很好地解决已有的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受众心理与节目策略——以中央电视台《今日关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受众心理的目的是为了有的放矢地作好节目吸引受众,只有对节目受众的心理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掌握,并在节目策略上进行策划和调整,才能在观念上超前,让最新的手段为我所用,从而在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论文以中央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为个案探讨建立受众研究基础之上的节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