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新媒体传播下通过梳理出卢梭政治哲学逻辑脉络,从而对西方"普世价值"进行理论反思与哲学清算,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维度展开分析,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框架内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运动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闻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是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的需要,是适应新闻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需要,也是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需要。这一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新...  相似文献   

3.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哲学价值论的理论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从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历史镜鉴、基本内容和内在逻辑关系入手,从学理上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概念,对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中国化发展进行梳理归纳和深入剖析,并探讨在新时代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影响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奠定了文化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传播观集中体现在文以载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以化人等与文化媒介、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的传播与致效等密切相关的三大层面。从文化传播学视角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本质特征,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阐明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闻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是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的需要,是适应新闻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需要,也是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需要。这一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富滋养,以国内外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成果为有益补充,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本质与作用、制度与控制、内容与导向、手段与功能、对象与需求、艺术与效果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具有鲜明特色与独特内涵,构成了逻辑严密、自成一体、开放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书目》2022,(2):10-11
<正>本书以“中国新时代与世界大变局”“中国新时代与‘大的历史时代’”“中国新时代诠释三个为什么”“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走向振兴”“开辟人类走向现代化新道路”“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新方案”等七个具有前沿性、学理性和典型性的时代课题为切入点,以作者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独特的研究范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系统分析、精准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有着鲜明的创新特色:十九大报告富于创新性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十八大以来在治党、治国、理政方面进行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巨大作用,把它始终作为创新驱动的先导力量并由此体现理念创新;习总书记对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极为重视并为全党和全国人民作出了榜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从统率全局的高度引领新闻舆论工作,而且以其贯穿始终的创新性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给予新闻舆论工作创新以直接的指导和启迪.第一,以辩证思维防止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追求并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第二,在对新闻、舆论、传播规律的尊重中体现的创新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 “坚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指明了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重要路径;第四,新闻媒体在多种创新之中尤须坚持内容的创新并以此为根本;第五,创新新闻传播的话语体系使之为传播对象所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2022,(7):9-11
<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对开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和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创新指明了方向。我国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必须深化总结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以此为基,创新我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学科化,着力构建自主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基础和抓手,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和新闻事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宣传思想以及意识形态等一系列重要论述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闪耀着真理的智慧光芒,形成了体系化的理论成果,成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新成果新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出现105次,“坚持人民至上”已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宣传思想、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其鲜明特征就是人民至上。本文旨在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人民至上”理念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时代要义及实践路径,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强化人民理念,加强正面宣传,服务人民群众,着力打造新型传播格局,增强新闻舆论引导,使其拥有更强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李燕 《新闻战线》2022,(10):81-8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宣传普及尤为重要。融媒体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产生的视觉文化产物,以影像传播为中心,强调感性体验。借助短视频传播新思想,以“沉浸式”视角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更能激发受众内在情感,让党的理论传播与现阶段新媒体表达方式相契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传播实践出发,以《学习强国时间》为案例,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三个方面,探析如何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方式,强化农村意识形态建设,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八闽大地传播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闻传播学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担当与理论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理论创新的核心目标是探索构建一套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在创新路径上应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本遵循,系统回应和科学解答好“四问”:应基于人民中心,坚守人民中心的价值立场和最终旨归,回应人民之问;应立于中国语境,面向国家重大问题开展实践创新和理论攻关,提供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支撑和智识贡献,解答中国之问;应基于时代变局,以学科基础前沿问题驱动基础理论体系化重构,回应时代之问;应拓展全球视野,为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解决世界性新闻传播问题提供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求索世界之问。  相似文献   

14.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国家形象构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重要体现和具体实践,其理论源泉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实践相结合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与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发展路径紧密相连,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和新任务下“三观”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从五个工作切入点对编辑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编辑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思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意识形态责任意识,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壮大思想文化宣传阵地,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本文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分析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具体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三个事关”,精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代内涵;从“三个方面”精练总结了宣传思想文化发展的理论方位;通过“七个着力”,精准提供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指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实践伟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个多世纪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新境界的真实写照。梳理和探究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话语体系变迁发展的时代脉络,不仅可以为新的历史时代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和启示,而且可以激发因应这种变化构建具有鲜明时代印记和民族风格的、能够反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自信,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出版作为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因此,出版业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五个方面推进出版高质量发展,以出版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贡献思想源泉与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19.
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打破以往纪录片的宏大叙事结构,以脱贫攻坚中的干部群众为主要对象,传播时代价值观,坚持内容为王、生动鲜活、以情动人,创新节目形式,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样本。  相似文献   

20.
自我国2001年将“友善”重点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后,中共十八大报告又再次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成为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友善”再次进入了人们视野,备受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传统特色,又能反映时代精神,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通过实践,传统文化在民间的传播更能够深入人心,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关注,从而上升为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评价尺度。在现时代背景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尤其是从新时期核心价值观中把友善价值作为单独研究的层面.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价值发展趋势.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