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不足。通过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充实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构建三个课堂联动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等路径,尝试提升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在涉农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耕读教育,对于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大学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涉农职业院校通过营造耕读教育氛围,加强耕读教育课程建设、搭建耕读教育实践平台等方式,把耕读文化、耕读精神以及耕读劳动融入职业教育全方面、全过程,引导广大高职大学生走进农村、深入农村、扎根农村,以专业知识技能助力农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为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对涉农专业存在认知误区、专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不深、“校农合作”重视不足是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涉农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主动适应乡村振兴对多元化涉农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通过思想引领培养“三农”情愫、专业整合强化人才支撑、依托社会服务搭建“校农合作”平台、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等途径创新涉农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并提升师生主动服务“三农”的社会意识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然后从表现和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开展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发挥应有社会功能的有效策略,也是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途径。文章结合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切入点,分析二者的外在联系,进一步阐述高职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发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可有效加大农村招生规模,培育新型农业建设人员,推进乡村劳动者的道德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此背景下,从广西涉农高职院校是否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为广西乡村振兴培养对标人才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广西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情况,并提出人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道德修养、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等方面为涉农专业学术科普农耕文化,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服务,但当前农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专业教师数量和办学经费不足、涉农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和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为了给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农业高职院校应从完善教师引进和培养机制,拓展办学经费筹措渠道,提升学校知名度,组建技术推广服务团队和创新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优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涉农人才培养作为依托产业兴旺,实现生活富裕的中介性要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乡村振兴背景下,以科学技术为引领的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以及“互联网+”催生出的农业产业新业态,对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提出了高技能性、复合性、创新性的要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涉农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其内外适应的涉农人才培养总体方案、涉农专业群的打造、人才培养资源体系的构建以及“产研赛”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可为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从就业情况来看,社会中农、林、牧、渔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增长十分明显。乡村振兴需要一批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投身其中,因此,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就要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认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受传统育人模式限制、缺乏明确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人才流失、师资力量存在不足,教学内容趋于失衡、实践培养缺少创新。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找准市场需求导向、建立明确育人目标,优化升级专业教学、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开展校企协作机制、打造专业实践基地,重视优质师资建设、发展现代师徒制度。高校应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让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从就业情况来看,社会中农、林、牧、渔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增长十分明显.乡村振兴需要一批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投身其中,因此,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就要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认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受传统育人模式限制、缺乏明确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孙莉 《教育与职业》2020,(21):50-54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呈现出传统文化影响力减弱与新兴文化元素渗透并存、开放程度加深、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新特点。高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可以发挥继往开来、育德振民、移风易俗等积极作用,应扩大农村招生规模,培养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农村建设者;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者德技并修;加强多元主体互动,促进乡村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核心。乡村落后思想、乡村人才回流和引进困难等现实问题加大了乡村振兴的难度,也成为乡村振兴必须关注和攻克的难题。百年大计,树人为本;万世千秋,育德为先。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它高度契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高职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扎根乡土建设,打造一支思政实践队伍充实振兴力量,多元主体联动形成合力开展思政工作,建立机制保障思政教育工作有序开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思想、新活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高职院校的招生门槛进一步降低,生源结构更加多元。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乡村振兴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针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定位不准、专业设置与乡村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坚持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调整、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两手抓等原则,依托科技、人才、教育等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系统性工程。随着我国数字化建设向各领域纵深推进“,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业态。产业数字化和教育新生态使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具有必然性,高职院校只有培养大量具有数字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然而,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仍存在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数字素养、课程体系、教学基础设施、教学评价等多重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亟须培养具有数字化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具备数字化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基于岗位能力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创设线上线下联动的数字化育人空间,创新关注学习效果的数字化评价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以探索高职美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政府、学校、乡村三方进行研究,明确高职院校美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与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高职艺术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从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两个层面提出助力路径。具体为,建立长效机制,制定乡村振兴帮扶政策;开展艺术专业教学+美育赋能品牌建设,推动乡村文旅可持续发展;完善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美育促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探索非艺术类专业+美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分析了陕西省高职院校旅游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在乡村振兴形势背景下陕西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师资力量建设三个方面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分析了陕西省高职院校旅游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在乡村振兴形势背景下陕西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师资力量建设三个方面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来源之一.目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材存在内容呈现形式单一、使用率不高,教材结构组织陈旧、学科体系浓厚,教育功能不全、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等问题.基于教材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材内容组织设计、校企双元合作育人的逻辑,提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弥补教材开发滞后;重构教材组织逻辑,突出职业教育职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