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之一,可弥补农村数字化短板和乡村集聚经济不足的缺陷,改善农村产业发展条件。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下乡、城乡融合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等机制实现乡村的数字化转型。从实践角度看,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数据安全、农民数字化素养、协同治理和数字化带来潜在风险等问题和挑战。为此,数字乡村建设应从着力补齐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对农民数字素养的培训、聚焦农村产业兴旺进行投资建设和注重发挥数字经济的普惠性促进农民参与市场分工体系等方面展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以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选择。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各地应从机制和实践两大层面出发,促进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互利共生。从机制维度来看,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相关方应着力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机制、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互联网+职业教育”线上教学机制,为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和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赋能蓄力。从实践维度来看,各地应统筹乡村产业规划和院校发展规划,塑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健全职业教育培训育人体系,加大乡村产业人才供给力度;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工作,以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共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服务"三农",从教育供给侧层面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不断提升涉农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以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产业、技术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规划下,新型城镇化是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两者相互协同发展,是促进新时代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结合2006—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乡村治理内涵的发展,分析新型城镇化下乡村治理演化的新趋势,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如单一行政化管理问题突出、空心化村庄现象日渐加剧、农村产业发展乏力、乡村传统文化衰落明显、乡村环境保护工作不力等。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立足于现阶段高质量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推进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紧密相关。文章结合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与学术研究成果,提炼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分析框架,包含“高质量”“共享”“全面”与“和谐”四大向度。基于此分析框架,分析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农民物质与精神富裕以及参与乡村生态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未来职业教育应适应产业需求,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活力;统筹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融入农村社会,改善乡村生态与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乡村地区逐渐出现乡村电商、乡村云旅游、农业智能设备、农业机器人、农业信息化管理等新兴形式,建成了三产融合、多业态、多主体参与的市场,不断打造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并从乡村产业升级、协调城乡发展、改善乡村治理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然而,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面临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人才支撑不足、数字监督管理迟滞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健全乡村数字体系、夯实数字人才保障、加强乡村数字治理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连云港市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牢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但存在乡村建设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匹配、乡村产业与农民增收致富的诉求不协调、乡村人才与助推共同富裕的担当不配套、县区间发展不平衡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较大影响等问题。连云港市可以遵循以下路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聚焦产业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根基;聚焦乡村建设,助力缩小城乡差距;聚焦农民增收,扎实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聚焦县域融合,优化城乡发展空间;聚焦乡村人才,打造共同富裕领头雁;聚焦有效衔接,逐步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转变的国家战略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为“后扶贫时代”的总目标.“推进乡村振兴”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目标一致、共同推进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我国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完全集体经济、集体组织带动、县域生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特色产业带动等发展模式,可以从编制乡村规划、建设长效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经济、推进城乡融合等方面来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皓月  张艳萍 《地理教育》2024,(S1):134-139
<正>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措施中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稳产保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都与地理学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有着紧密联系。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开展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地理视角,也能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有效引导学生关注时政,了解国家建设主体方向,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命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教育均衡发展再到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乡村教育受到了质量之变与质量之不变的矛盾影响。农村地区教育经费、学校、师资的改善和城乡教育发展差异、趋势、结构的不变对立运动,容易让人们陷于城乡教育二元对立思维,表现在城本抑或农本的价值困惑、外援抑或内生的路径依赖、疏离伴随互联的时空变局三方面,这些二元对立限制了乡村教育发展并进一步钳制了以教育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逻辑通路。基于此,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在价值上破除二元对立思维、策略上强化城乡一体格局、时空上促进技术赋能学习内核,让乡村教育回归乡村和教育本身,以实现乡村教育振兴。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学院与农村产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者的良性互动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必由之路。打造以乡村振兴学院为引擎,以农村产业为支撑,政府、高校和企业三元协同、三产共进、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命题,明确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各自的社会生态位,有助于地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打造品牌特色。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点和现实短板是农村发展,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这对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分析视域,构筑了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驱动城乡共同富裕发展的机理架构,并检视了农村不同层次公共服务的低质量供给掣肘城乡共同富裕发展的现实镜像,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城乡共同富裕蕴含着“城乡”“共同”“富裕”三重战略内涵及目标,应以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驱动力,以数字化治理为手段,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性、保障性和发展性三层次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打造城乡共同富裕之“一体三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新时期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自然灾害频发、危害和破坏日益加剧的当今,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积极防治自然灾害已刻不容缓。湖南是我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尤属地质灾害高发区。在阐释湖南地质灾害时空分布、成因及对农业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地质灾害应急、预察能力,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开展灾后产业援建,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加强环境保护,助推乡村"生态宜居";健全农业巨灾保险,稳定农民收入,助推农民"生活富裕"等路径,以加强灾害治理,稳步发展农业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新发展阶段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必然要求,是通向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协同治理为研究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分析视角。研究表明,城乡融合发展遵循动力协同、目标协同、主体协同、要素协同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尽管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依然存在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能力有待持续增强、乡村特色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不甚明显、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合力尚未形成、城乡数字要素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现实困境。基于此,研究得出协同治理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能力、创新驱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合力、数字赋能城乡要素资源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5.
步入新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历史情况,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关系走向融洽的新途径,也是促进新时代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目前,城乡之间的产业发展差距、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和城乡发展资源双向流动不畅阻碍了城乡融合发展。寻求破解城乡融合发展困境的路径,需要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促进城乡发展资源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乡村教育振兴的新发展目标,相较于传统“单数质量”式乡村教育发展过程而言,高质量发展涉及的是“复数质量”式教育振兴所形成的“大质量观”。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教育议题上从乡土建设走向高质量乡村振兴、在教育空间上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教育文化上从“离农”走向“为农”的整合。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振兴更加注重“育人”“终身”“智能”“质量”等内容,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助力乡村社会整体性发展、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促进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此,应通过构建城镇村一体化教育体系、打造数字化乡村教育链、培植乡村师生文化自信和认同等路径,加速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振兴。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农村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为突出的地方,西藏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为突出的地区。通过实地调研,运用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林周县江热夏乡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进行剖析和评价,解读其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以期为西藏各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淮北市一二三产业失衡,农业发展成为短板,农产品电商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以PEST分析为基础,淮北农产品电商存在农村电商横向对比滞后、农产品结构较单一、城乡收支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依托数字乡村战略背景,结合淮北农产品资源禀赋,提出发展农产品电商集聚产业区、“田园乡村”经济、培育本地农产品品牌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广西M县14个乡镇为例,探讨三类乡村精英以产业实践助推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原生型精英更易拓展乡村内生动力,使城乡生产要素实现有效匹配与良性结合;回归型精英相较而言在引领乡村现代化发展,驱动城市资本、技术进入乡村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外来型精英则为推动乡村产业结构高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助推乡村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乡村管理者及当地村民要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乡村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政策制定应提供阶段性持续扶持,共同为精英及其产业扎根乡村,推动城乡要素平等双向流动,产业均衡布局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河北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增长乏力、在全国地位不断下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河北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河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是转换新旧动能,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并举,实现产业与区域协调高质量;严格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文明高质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对外开放高质量;关注民生问题,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