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新华社这个大平台特有的资源和优势,在过去十余年里,作为新华社记者,我有幸经历了几次国内财经领域的重大事件,并成为参与者和报道者之一,甚至是事件的主角.有人问我是如何当好调查记者,写出精品报道来的?我的回答是:“我的调查报道是在一线跑出来的,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策划出来的.我的使命和兴奋点始终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彰显个性,始终有一颗拳拳之心.”这是我进入新华社做记者时的初心.多年来,我一直这样提醒并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2.
值此国庆佳节50周年之际,我访问了当年采访和报道开国大典的新华社记者李晋。走进新华社宿舍楼,一位身穿大红T恤衫的白眉老人与我如约而见。知道我是来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后,李老开门见山地指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的实现。”“我有幸采访和报道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和开国大典。”李老强调说他是和李千峰同志共同承担并完成这项任务的。当时他们既是新华社负责发布公报式新闻的记者,又是政协新闻处的工作人员,被安排住进了中南海勤政殿,并于IO月1日那天登上…  相似文献   

3.
1993年11月17日,新华社发出我和单培荣合写的通讯《“尼雅废墟”寻访记》,这是新华社报道的本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掘之一。通讯播发后,被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项目部主任迪安博士来信说,这篇报道已促使他将尼雅列为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佛教路线”重点考察遗址。 “尼雅废墟”是考古界一个神秘而又充满诱惑力的话题。 两千多年前,汉朝使臣张骞、班固等出使“西域”,报道了塔克  相似文献   

4.
2002年7月,我在新华社湖南分社实习期间,正值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在长沙评选,分社记者谭剑和我负责这一活动的报道。主办单位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让新华社发布通稿。 根据记协同志的要求,我们的稿件不仅要写出内容,更要强调这次评选的意义。初稿完成后,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同志仔细审看了我们的稿件,并  相似文献   

5.
1961年1月,我还不到30岁,在新华社新疆分社当记者.一天,分社突然通知我,说中国第一支女子登山队将在当年攀登海拔7595米的帕米尔高原上的公格尔九别峰,如登顶成功,中国女子登山队将创造世界女子登山高度的世界纪录,让我担负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6.
“十六从军惜白发,一生未曾下战马;驰骋写军赋,至今笔生情。”老军事记者阎吾的这首自抒诗,正是他离休后的真实情怀。阎吾同志是新华社老一辈军事记者的代表,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同他共事25年了,他那种特有的热爱生活、热爱军队、热爱军事报道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一”前夕,我来到总政干休所看望阎吾。他刚从部队采访归来,兴致勃勃地谈了在部队采访的见闻和对新时期军事报道的意见。他仍沉浸在部队和军事报道之中,继续活跃在军事记者行列里。阎吾是1983年因年高有病,卸下了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主要领导的职务,离休住进干休所的。这位在军事报道战线上奔波了40年的老军事记者,年过花甲,身体不好,总社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新华社记者?!”我脱口而出这样发问,并非以前未曾听说过新华社是什么单位,新华社记者是干什么的,而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关系我今后“入门”新的职业问题而下意识流露出的惊诧。 那是1974年11月14日上午刚上班,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政治部干部组张秉田同志的办公室。他通知我:11月15日前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报到,工作时间为半年。看到我如此惊诧,他便拿出一份传真电报给我看。那是内蒙古党委转发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一个报告,中心内容是为适应报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 2004年春,国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近日,江苏铁本事件的查处也充分体现了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决心。今天,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解读网络媒体的发展,豁然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指导网络媒体发展的科学理论。 回顾网络媒体自1996年以来的迅速发展,期间不乏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在互联网泡沫无比绚丽的上世纪末,传统媒体个个心情激动地投入到这场吹泡泡的行列中来。今天我们对其进行梳理时,发现除了当年新华社投资中华网获利退出外,其他  相似文献   

9.
杨木的足迹     
离去不久的80年代,对瘦小精干,刚逾花甲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国际部副主任杨木(原名杨穆俊)来说,是他33年记者生涯中最具“风采”的一页:1980年2月,被任命为新华社曼谷分社首席记者;1984年11月,被评为全国一等优秀新闻工作者;1989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参加了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十年里,他还出版了四本著作。然而,沿着杨木的足迹寻访,都是鲜花与荆棘伴  相似文献   

10.
我近日到著名作家刘白羽家里作客。刘老已经80高龄,身体健康,也很健谈。1946年至1949年秋,刘白羽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出色地报道了东北解放战争,后又随部队进北京,下武汉,直到湘西常德,才离开记者岗位,奉令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是1949年4月走进新华社的,在新华园里度过45个春秋。这次与刘老见面两小时,我们的交谈很自然地集中到刘老当记者的生涯。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初 ,不断有朋友打电话询问我何时调到了中国社科院 ,这“无厘头”消息弄得我如坠五里雾中。我始终在北京市属一家科研单位工作 ,从没有过调动念头 ,这是哪来的消息啊?原来朋友们在《北京日报》2002年2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改革报》等多家报刊见到署名新华社记者邬焕庆的一篇报道《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一位专家眼中的民工》。文中称“老石是中国社科院的一名专家” ,而我的笔名“老石”,圈内尽人皆知 ;文章内容与我的科研项目———三农问题也有关。我找来报纸一看 ,原来是我发表在2000年5月3日的…  相似文献   

12.
一、活跃在南联盟前线的摄影记者中国摄影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略带苦涩的故事:波黑战争结束后,中国摄影记者才前去采访,外国记者大惑不解,“你们怎么才来?”中国记者苦笑着答道:“因为我们路远,我们来迟了。”的确,无论是器材装备还是记者的经验,我们同国外记者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段路并不好走。然而,在这次科索沃战事报道中,战争开始前一周新华社摄影记者黄文便进驻前线,战役打响之后,立刻发回照片,其后又有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年轻的小伙子胡海昕前往增援,另外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刘宇还到阿尔巴尼亚传回有关难民的报道,就…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1月15日下午3点55分,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上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为两国马拉松式的谈判划上了句号。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在场的近两百名海内外记者目睹历史、聚焦辉煌。参与此次报道的新华社记者全程追踪报道了中美双方在这六天中的艰难较量,在第一时间通过中、英、法、俄、西、阿等6种语言和新闻图片向全世界描绘了这个让世人期盼良久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让我们来看看两位新华社记者对于他们在记录这段难忘的历史时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报道视角的回顾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刚刚结束的第24届奥运会上,新华社的报道以其时效快、质量好,报道面广及数量大而跻身于世界通讯社之林。如果说,新华社在报道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还只是初出茅庐,还不为人所重视,那么在今年的汉城奥运会上,人们对新华社已经是刮目相看了。 10月3日,笔者刚刚发完最后一篇关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举行记者招待会的稿件,一位法新社记者来到新华社办公室,对我说:“新华社这次报道很不错。”笔者认为,这绝不是恭维之词。对这样的赞誉,新华社受之无愧。一自汉城返回北京,还未来得及仔细研究西方四大通讯社的报道,只是粗粗翻阅一遍,并略作对比,感到新华社的报道毫不逊色。就拿本届奥运会中16项较为重大的事件来说(包括本届奥运会第一块金牌的产生,约翰逊起初击败刘  相似文献   

15.
我赞成“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说法。当我翻阅今年上半年新华社记者报道北京的一些新闻稿件,特别是读了被评为新华社社级一等好稿、编辑部级二等好稿的稿件时,在我的脑海里总要跳出这四个字:新、实、活、短。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好稿无不是记者或记者、编辑共同精心经营,下了很深功夫的结果。选题求新题目,即主题,是新闻的灵魂。选准题目,对  相似文献   

16.
“增援前线!”2003年1月,第一批赴伊拉克及周边国家的记者先后出发,要求上前线参加战争报道的“请战”竞争也随着伊拉克危机的不断升级在位于北京宣武门西大街的新华社大院不断升温。我也是请战的一员。3月28日,我和新华社文字记者马建国得到指示,开赴土耳其增援业已在那里“战斗”了两个多月的伊拉克危机报道小组。在得到这个参加伊拉克战事报道的机会的时候,我们两位多少有些遗憾。虽然我们早在战前就提出申请要参加战事报道,但等到一切手续都办齐时,美军已于几天前决定放弃从土耳其开辟“北方战线”的计划。所幸的是,随着美英联军向巴格…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陆国元与江苏分社记者张伟弟、福建分社记者周正平合作写采的《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表明:在华投资大有可为》一稿,前不久连过数关,荣登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宝座。细细读完这篇1080字的对外消息,我感到这不愧是我国时外宣传中的一篇力作。抓住国际社会关于中国的“热点”问题,不失时机地作出解答,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五省市百家三资企业的调查始于前年6月。当时正值我国经济实行治理整顿两周年、89年政治风波一周年之际。一些西方国家继续对我实行经济制裁,配合默契  相似文献   

18.
白庆祥  倪玉 《军事记者》2002,(11):52-53
今年6月14日至16日,第十三届“中国时事报道奖”评比会在大连召开。趁此机会,我们采访了作为评委的新华社“0001号记者”李尚志。作为新华社国内部原主任,作为第四届韬奋奖获得者,作为中国时事报道研究会原会长(现任顾问),作为活跃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直接采访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记者,李尚志有太多的传奇故事。面对我们这些新闻后辈,李尚志并没有以名记者自居,更没有因为自己的特殊身分而自恃。这位62岁的山东籍的老记者热情地和我们交谈起来。“一年的军事记者生活对我来说虽然短暂,但是谈谈一个老记者的报道生活,可能会对…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华社记者,说实在的,做梦也想能成为新华社十六大报道团队中的一员.因为5年一次的党代会,能有这样的机遇的记者很少.何况我已当了18年记者,还从未亲历过这样的盛会.  相似文献   

20.
杨木的足迹     
离去不久的80年代,对瘦小精干、刚逾花甲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国际部副主任杨木(原名杨穆俊)来说,是他33年记者生涯中最具“风采”的一页:1980年2月,被任命为新华社曼谷分社首席记者;1984年11月,被评为全国一等优秀新闻工作者;1989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参加了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十年里,他还出版了四本著作。然而,沿着杨木的足迹寻访,都是鲜花与荆棘伴生。这位老新闻工作者为了党的新闻事业,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