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产业集群通过提升产业本身的竞争力来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利用2010年陕西省11个地市旅游产业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各地市旅游产业集群程度和区域经济竞争力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得到如下结论:除榆林市外,其它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程度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能够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各市旅游竞争力差异较大.文章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作为研究个案,建立了安徽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得到安徽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排名,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聚类法进行分类,把安徽省16个城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分为四类,并对其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竞争力系统原理和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指导下,对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评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框架,以7个综合变量为基础构建了评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主成分分析法为基础确立了评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试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性、关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城市旅游的资源、产业、市场、环境等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的主成分,分别为旅游现实竞争力、旅游潜在竞争力、旅游市场竞争力和旅游环境竞争力;根据计算出来的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把13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分为强、中、弱三个层次;结合各层次城市旅游发展态势进行定性分析,提出提升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评价城市旅游发展现状与潜力,主动占有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介绍了指标量化与处理以及综合评价值确定的方法,并对福建九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旨在为政府科学评估本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明确制约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症结所在、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城市旅游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国家竞争和区域竞争是通过城市竞争得以实现.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华东七省市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各地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分类.以统计结果为依据,给出了各地区的综合名次和属类,为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制订合理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结合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经济、环境、科教、社会发展、政府管理、开放交流等6个方面选择38个指标构建了皖北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和Topsis法等四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对皖北城市竞争力的各分力进行研究,分析皖北各市城市竞争力分力的差异及原因,得到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严格界定研究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影响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据此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做了旅游竞争力的总体特征分析与城市类别分析.研究发现,14个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阵营划分与人们的常识性客观认识存在差异,该差异反映了不同城市在旅游资源利用和城市旅游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广阔空间,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已经让国内看到了区域化经济发展的新成果,而在区域化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产业无疑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对人力资源产业进行测度和评价可以让政策制定者了解该系统较为真实的现状,从而根据评价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方向,确保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选取四川21个主要城市为研究样本,依据2015年四川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得到影响四川省人力资源产业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继续以成都作为核心区域进行发展并带动周围地区,形成有规划的大城市群;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配套措施,对高学历高技术型人才实行落户政策优待,增强人力资源产业的竞争力;找准各个城市的优缺点,扩大人力资源产业竞争优势,补充人力资源产业竞争短板;避免出现城市人力资源产业差距过大,应该统筹规划,不能因为发展城市群而忽略边缘城市。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需求的程度,以及相关产业的支持。通过计算并深入分析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对山东省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排序。可从旅游理念、经济条件、交通条件、接待设施、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升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以期对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8,(3):77-83
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海德格尔寻找艺术作品的本源,对作品、艺术和本源的概念层层分析之后,最终发现并没有一个外物可以赋予艺术以本源,而艺术就是自身的起源,这一结果恰恰揭示了海德格尔对于存在和存在物的差异性思考。他把一切事物都纳入到其存在论哲学框架中,把人当作世界讲述自己的一个媒介,唯有如此才能以体验的方式接近艺术的本质,这也正是他存在主义艺术论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8.
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文化解读,它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从物态文化层来说,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从制度文化层来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注重制度建设,健全党的执政体制;从行为文化层来说,在党的执政方式上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心态文化层来说,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引导全体党员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接邹立志君长途电话,说她的博士论《诗歌语体论》经过修改、补充,即将问世了,希望我为之写一篇序言。高兴之余,二年半之前她的论顺利通过答辩的情景,又一次在面前映现。记得当时评委会的专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决议书”写道:“这是一篇功夫扎实,富有创见,学术价值较高的论。它不仅对于诗歌语体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于修辞学科学化、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我认为上述评价是比较恰切的,该书的问世不仅对诗歌语体研究是一次较大的开拓,对整个语体学、修辞学甚至对语言学和学,也都“具有促进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教育硕士培养中的五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学位论文指导、学成去向等五个方面对教育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