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建立学习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发展远程教育在建立学习化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现代教育理念,建立教育网络,建设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两个术语概括了学习化社会的社会特征 ,提出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相应的教育与学习是包括一切继续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不仅是学习化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动力 ,同时也是教育目的最好的实现形式。远程教育作为变革传统教育的重要因素 ,正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学习化社会进程中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建立和形成终生学习的学习化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学习化社会理念的精髓,在学习化社会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十分重视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快我国学习化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论学习化社会的特征与远程教育的支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明两个术语概括了学习化社会的经济和化特征,提出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明相应的包括一切继续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教育与学习的特征。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不仅是学习化社会经济和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教育目的最好的实现形式。远程教育作为变革传统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笔者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界定、特征、形成条件等方面阐述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性.并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对创建学习化社会的断想:①立足于学习化社区的建设.②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③重视学校内部的改革.④实施“全民教育“战略.⑤加速实施开放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进程.⑥建立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两个术语概括了学习化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特征,提出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相应的包括一切继续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教育与学习的特征。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不仅是学习化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教育目的最好的实现形式。远程教育作为变革传统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但是,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却有不同的手段.本文主要论述在学习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的有效途径.文中论述了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8.
学习化社会与电大远程开放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悄然而至的学习化社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认识知识经济对电大远程教育的挑战,建立和完善电大远程开放学习体系,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在21世纪的重要任务.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要求教育相应地变革  相似文献   

9.
人类正在向学习化社会迈进,学习化社会的学习理念是传统教育理念的超越。远程教育以开放教育观念为核心和精髓,在构建学习化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远程教育对学习化社会的支持作用表现在:为学习化社会搭建教学资源平台;为学习化社会提供学习环境;为学习化社会个体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起码有三大特征:一是全民学习;二是终身学习;三是整个社会的学习化。所谓全民学习,即所有社会成员,不分年龄、性别、出身、种族、职业、  相似文献   

11.
在倡导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今天,现代远程教育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构筑新时期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学习化社会思潮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构建学习化社会的视角对构筑新时期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策略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远程教育是通向学习化社会的有效途径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日益受到重视,人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来实现走向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其中,远距离教育是人类进行得最多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前主席德斯蒙德·基更教授曾在<远距离教育:国际终身教育的第一选择>一文中指出:"100多年来,远距离教育一直在实践和提供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运动的所有特征一直是远距离教育几十年来的特征,表现为:1.不受课程时间表安排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3.不受时间的限制;4.不必为学习而加入各个群体;5.教育面向纳税者;6.教育面向没有时间和机会学习的人群,如:家庭妇女、住院病人、流动工人、旅行者、在押犯人等".因此,远程教育是为人们提供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步入学习化社会程度的参照.  相似文献   

13.
远程学习的基本特征是自主学习为主,学习者需要自己监控并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构建良好的元学习环境是提高远程学习质量和促进学习者个性完善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远程教育改革与学习化社会的需求。通过提高学习资源的质量,改善远程学习环境,建设学习支持体系,构建远程教育的元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明确了远程教育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任务和使命。什么原因使远程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一个人均GDP约25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学习型社会从概念到现实还有多远?对远程教育而言,孕育着哪些发展机遇,存在怎样的挑战?作者从电大30年发展这一侧面,折射出伴随改革开放30年成长的远程教育由经济建设,让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进行学历补偿,到学习型社会建设,使全民学有所教,实现终身学习,其教育理念、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都会有新的变化。远程教育将在社会建设、信息化推进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迎来更多的机遇。同时,能力作为基本资源,即提升远程教育服务能力,将成为远程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笔者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界定、特征、形成条件等方面阐述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性。并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对创建学习化社会的断想:①立足于学习化社区的建设。②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③重视学校内部的改革。④实施“全民教育”战略。⑤加速实施开放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进程。⑥建立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6.
李宣  高昉 《远程教育杂志》2005,(5):25-26,51
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引起了教育技术的革新,也为远程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理念,分布式学习概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分布式学习,分析了分布式学习与远程学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分布式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今时代全新的三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从内涵角度来看,作为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保罗·郎格朗、埃德加·富尔、罗伯特·赫钦斯结合自身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分别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做出精辟解读.其次,就历史发展脉络而言,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三大理念既有其共同的诞生背景,又表现出其各自独特的成长命运.最后,就三者关系而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但只有在学习化社会的理想社会形态下,它们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共存.  相似文献   

18.
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和基础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习化社会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育社会思潮,发达国家在构建学习化社会方法作了许多研究和实践,我国也在世纪之交开始有所触动,但在认识上还很不充分。国内外关于学习化社会理念在不断发展,学习化社会理念的实质是构建一个人人都终身学习,以自觉的学习获得自身发展的社会可继续发展的社会。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在我国目前仍比较薄弱。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包括经济基础、资讯技术基础、政策法制基础及教育制度基础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①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国家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变革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②针对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③发展我国现代教育服务业,建设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探索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为终身学习社会建设服务,已是网络教育持续发展的方向.④数字化学习港建设是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创新性的实践,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积极效果和良好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论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笔者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界定、特征、形成条件等方面阐述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性。并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对创建学习化社会的断想:①立足于学习化社区的建设。②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③重视学校内部的改革。④实施“全民教育”战略。⑤加强实施开放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进程。⑥建立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