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竞技运动发展与宏观管理不相适应的矛盾,是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一项主要矛盾。宏观管理的主线和内核是调控,我们曾就宏观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作过初步探讨(参见“论竞技体育宏观控制”《体育论坛》88年4期;“竞技体育宏观控制中竞赛手段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炎 《体育学刊》2003,10(6):85-87
我国在总体概念的体育分类体系中的竞技性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竞技”这一术语在定义上的模糊,特别是学校体育承担着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任务,这种分类体系的矛盾更为明显.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的定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竞技运动市场化的强化,用“职业运动”来代替“竞技体育”的时机基本成熟。体育的分类体系中引入“职业运动”这一术语对正确认识体育的内涵,将产生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缪佳 《体育科研》2013,(6):1-3-7
上海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竞技体育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金牌的过度追求、新型的运动员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后备人才问题逐步成为制约上海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好两大矛盾——“竞技体育职业化与金牌的矛盾”以及“竞技体育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矛盾”成为上海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难点.上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须有所为有所不为:竞技体育必须建立在大众体育的基础上,只有大众喜欢的项目,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职业化;竞技体育的源泉是青少年体育,需花大力气去培养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兴趣.竞技体育不能忽略大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不应无谓追求城市形象、不要盲目追赶世界职业体育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体育建筑是一个建筑门类。除开它的使用空间和使用功能之外,它和一般性的建筑在文化上不应该有过多的区别。但不能因此就走向另一个极端。现代竞技体育进入中国不过百十年的历史,竞技体育不是中国的“民族产物”,过分强调民族化的体育建筑未必适用于竞技体育的展开和观看。体量是一个问题,功能是一个问题。而这些都“迫使”体育建筑设计师必须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的结构方式。而其中相当多的部分是不能“民族化”的。比如体育场看台的遮雨挑檐就不能用中国传统的“亭檐”结构。“符号性”的瓦也几乎不能大面积地用在体育场馆的上面。这中…  相似文献   

5.
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影响的辩证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产生了诸多“人文价值”方面的冲突。文章从多角度、辩证地分析了科技进步对于竞技体育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竞技手段和体育手段的共通与分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在习惯的支配下,不由自主地把竞技手段与体育手段混淆起来,以为“所有的竞技运动手段都可以用于体育教学”。似乎传统的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干的体育教学体系,只需冠以“全民健身”的目标取向,体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这种受“竞技即是体育”错误理论影响而形成的认识必须予以纠正。1 竞技手段、体育手段的本质和功能从本质上看,竞技手段与体育手段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目标体系,竞技手段的服务对象是少数运动员,它直接用于运动训练,最终目的是在比赛中获胜;体育手段的服务对象是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它直接用于体质建设,最…  相似文献   

7.
有关竞技体育中“黑色现象”的法律和道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较低和道德失范是产生竞技体育中“黑色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司法介入困难的原因。法律和道德的结合与互动是扼制“黑色现象”的根本手段。要完善立法,引入严格责任制度,加快体育产权改革,成立体育道德委员会,建立体育仲裁法庭。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渐进式改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艳翎 《体育科学》2002,22(1):27-30
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是与经济体制和社会变革相一致的,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在新时期,竞技体育体制的渐进式改革有利于竞技体育的平稳发展,有利于利益主体的发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原有的行政系统内的权力下放和市场机制的矛盾;传统体制的计划调节方式、市场调节的并存及其矛盾;在双重体制中地位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行政部门与协会之间的矛盾;利益摩擦产生的寻租现象等。  相似文献   

9.
谈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实践和锤炼形成的文化,竞技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和完善。体育在发展的初期,照搬和借鉴竞技运动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进入80年代后,由于竞技运动的发展甚至异化和体育对“增强体质”这一根本目的的回归,使得体育手段再原封不动地照搬竞技运动项目越来越不适应体育目标的完成,在“全民健身计划”方兴未艾之时,对竞技运动进行改造,使其体育手段化,从而为“增强体质”服务,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就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基本方法和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领域中异化现象频发,影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异化现象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竞技体育领域中存在竞技目的背离、体育精神缺失、人文关怀弱化、交往主体疏离的异化现象。研究认为,过度商业化对竞技体育的腐蚀、竞技体育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个人功利主义的偏激影响是竞技体育领域中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基于此,提出竞技体育“反异化”路径:正确引导竞技体育商业化,发挥资本对竞技体育的正向作用;构建良好的体育伦理道德体系,复归竞技体育本真;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融合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竞技运动环境。  相似文献   

11.
试论“体育”和“竞技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来,我国在体育理论的学术讨论中出现了十分可喜的现象。体育理论工作者就体育的概念,体育科学的属性及其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对今后的体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讨论中有的同志曾主张把“竞技运动”从“体育”中排除出去,提出:“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体育’和‘竞技’应该分开”。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也想就此问题谈谈认识,和同志们商榷。大家知道,逻辑思维主要的基本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竞技体育中异化现象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随着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职业化和政治化,竞技体育中的异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竞技体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竞技体育中的异化现象已经成为现实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成为危害竞技体育发展的毒瘤,因此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成为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竞技体育异化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竞技体育中异化问题相应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徐晨博  张也  邰峰 《湖北体育科技》2022,(8):675-678+727
本文将竞技体育纳入生命哲学理念范畴,研究其本质根源所在。基于哲学对“生命”的解读,沿袭齐美尔生命悲剧、生命超越、生命理想的哲学思想,深入剖析竞技体育生命创造和超越的本质内涵,通过“生命有超越生命的力量”这一哲学思想轨迹,揭示竞技体育“异化”“物化”问题,再进行与之相应的哲学解读。从哲学视角中探寻竞技体育的生命本质与内涵,反思现代竞技体育中的异化争论与工具属性发展。结论:竞技体育是人类生命“形式”的一种活动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延续着人类对生命“活力”的激发与塑造,展现着生命不断创造与超越生命的力量,彰显着生命存在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在中国召开,这似乎又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我看来也许是一种创举,也许更暴露了我们“体育”理论研究的缺失。 有人说,智力运动会是竞技体育的全新涵义,智力运动使“体育”的涵义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我说,几项棋牌游戏竞赛,就使体育的内涵有了质的变化?我觉得这种解释似乎就是一种概念游戏,远远达不到业内人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竞技运动辨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有着不同的本质属性,尽管其功能、手段及主体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包容性,但各自的目标却不尽相同,因而其只能沿着各自的发展轨迹发展,也有着各自的发展特征与规律。它们绝对不能、也不可能相互代替,那种用某个总名称来描述与解释这一类文化现象的尝试实际上行不通。同时,由于“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三者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因而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解释、阐述或探讨什么是体育时,不论其具体观点为何,最终往往是将体育归结为某种“现象”,比如说“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是将体育归结为某种“活动”,比如说“体育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对于体育这一范畴所做的两种不同规定,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如果推敲一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需要适宜的竞技体育项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竞技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占据了主要位置,而围绕竞技体育进行的教学,又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特别是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技术的“精细化”教学,不仅效果差,更有悖于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对竞技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分析,探讨竞技体育项目能否进课堂、如何进课堂的问题。一、竞技体育在现行体育教学中的现状表现之一:内容太多太杂。现行体育教材中有很多竞技体育的项目内容,要完成竞技体育项目的学习,必然要用大量时间进行技术教学,而实际情况是体育教学的课时有限,完成那…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方法,对我国体工大队的产生、发展和改革动因等问题进行探究。结论:国家体育战略的需要是体工大队产生的根本原因;体工大队的发展可以分为大跃进阶段、运动员三级训练培养体系形成阶段、停滞阶段和逐步恢复阶段;体工大队改革动力主要是:快速提高的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员综合素质偏低的矛盾、快速发展的竞技体育与退役运动员安置迟滞的矛盾、“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对高水平运动员需求与运动员后备人才锐减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提出 1、当今竞技体育出现许多与竞技教育滞后有关的问题:如竞技是通过比赛获胜的运动,其本质就是比赛取胜,因而“人”在竞技中却成了手段,运动则成了目的,势必造成竞技主体迷失,人性失落的倾向日益严重,因此在这种旧观念的束缚下,其行为也形成了惯性,那么产生的后果也是难以想象的。 2、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竞争  相似文献   

20.
竞技体育在企业促销中的优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体育走向市场,竞技体育更有可能通过自身价值的开发和运用来促进其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它还创造和产生了许多新的市场机会,为企业的市场开拓提供了十分有效的促销手段,迎合了企业现代促销的需要。具体表现为:首先,竞技体育有较强的观赏性,并能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情感,因此吸引着众多的“体育迷”。这就使得企业能够利用竞技体育,在人们了解和欣赏竞技体育的同时,把企业及其产品展现在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