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开展,电视媒体对于各项新闻工作也有了新的采访措施与方式,电视记者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主体,对于真实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状况、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时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采访出真正的"走转改"新闻,如果一个记者只是为了完成"走转改"的相关任务而刻意进入基层进行采访活动,最终其采访的相关新闻也可能不会被人认可为"走转改"新闻。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如果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准确的角色定位,就会影响到采访效果,导致整个新闻质量不高,因此电视记者应在新闻采访中清楚自身的角色,避免出现采访活动成了旅游形式或记者过于高傲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从2008年1月开始,<法人>杂志、<第一财经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络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濒濒因涉嫌诽谤和受贿罪被抓,这一系列案件在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在理论上也引起了"记者是不是受贿罪主体"的激辩.但人们也不难注意到,在这一系列"抓记者"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舆论监督案.新闻界存在的腐败现象是人所共知的,但对"抓记者"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新闻腐败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有几个认识问题应当厘清.  相似文献   

3.
有人认为,电视新闻以图像为主,文稿是起到一个配合解说的作用,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用不着像报纸新闻稿那样一字一句去琢磨。报纸是白纸黑字读者可以留存,而电视新闻文稿(解说词)是观众听后就过去了的。为此,许多电视记者对新闻文稿的写作不是很重视,平时经常草草了事。笔者认为,电视记者特别是县级台的电视记者应增强新闻文稿的写作意识,努力去改变社会上对电视记者没有报纸记者和广播记者文字功底扎实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2010年<传媒>杂志第6期发表了陈力丹教授的文章<记者暗访原则上不宜采用>,认为暗访是一种欺骗行为,是非法的或者违背道德的,"原则上是不允许的". 笔者一向敬仰陈力丹教授,但对于他在此文中的观点不能苟同.笔者认为,只要记者的暗访活动没有触犯法律,符合公共利益,就应该得到理解和认可.  相似文献   

5.
日本一向被认为是一个新闻媒体发达的国家.日本人口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但<读卖新闻>的发行量超过1000万,<朝日新闻>也超过800万.就是在这样一个新闻媒体发达的国家,却存在一种将多数杂志、网络媒体和自由记者排除在外的记者俱乐部制度.日本自由记者上杉隆更是在新书<记者俱乐部的崩溃>中,批判记者俱乐部是导致日本新闻业衰退的元凶.  相似文献   

6.
余星茂 《声屏世界》2012,(12):67-68
电视记者每天都在采访,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此,一般说来,记者要比普通观众见识广些。这是记者采访新闻的优势,但同时也给记者报道新闻带有不利影响。有些记者认为一些新闻细节是常识,不值得、也没必要在报道中提及,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新闻媒介中,有线电视新闻的记者队伍尤为年轻。就采访的基本功而言,各种传媒的记者,有人认为电视记者最不注重采访。当然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是就我们所了解的电视新闻记者现状来看,也  相似文献   

8.
<正>在网络和新媒体飞跃发展的今天,出镜记者不再指单纯意义上的电视记者,只要可以传播视频消息,都可以是出镜记者。记者出镜包括一般出镜和现场直播出镜,由于网络直播和电视直播技术的运用,对新闻事件现场的直播越来越多,这对做现场直播报道的出镜记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记者出镜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现场感比较强,使新闻传播更加真实可靠。新闻的现场报道,减少了后期制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笔者是<记者观察>杂志的忠实读者,又是<记者观察>的发行员,10年来征订<记者观察>7000余份.新近,笔者读了新改版的<记者观察>2011年第一期,爱不释手,有几篇文章我一连读了两遍,如记者刘荣星写的<新山西新在哪里>和<满眼春潮涌三晋>.  相似文献   

10.
有个栏目由于自己巨大的成功而陷入困境,我说的不是<非诚勿扰>,而是<焦点访谈>.不久前,一位<焦点访谈>的记者在研讨会上抱怨说,现在的采访越来越难做,因为一听说是<焦点访谈>的记者,当事人都不愿意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新闻报道上署名,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要对所署名发表的稿件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同行,发现他们发表批评报道时经常不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如去年4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上的<安徽当涂粮库空置调查>所署记者的名字王小东,去年11月6日该报刊登的<太湖一线治理报告>所署的记者名字刘语,都是用了化名.<江南晚报>的不少记者采写的批评报道都用一个叫"金勇"的化名在报上发表……笔者在媒体从事了十多年的批评性报道,多次遭到无理纠缠,也萌生过要在稿件中署化名的想法,但后来还是坚持采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我对此有过-番思考,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也许是<中国记者>忠实读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了,我只有15岁,虽然订<中国记者>只有一年时间,但是我已经与<中国记者>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有一种拿起放不下的感觉,尽管这本杂志上有好多术语我不太懂,尽管这是一本专门为业内人士量身定做的杂志.  相似文献   

13.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12月13日批准发布了文字工作者极其重要的两个规定:<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标点符号用法>.笔者<对<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的修改建议>已在<青年记者>今年4月下旬刊发表,现接着谈谈对<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用法>)的一些浅显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月6日,北海市清除银滩公园的最后三幢建筑物并将向世人免费开放,我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的两位记者一起被邀前去采访.后来<人民日报>发了300多字的简讯<北海银滩回归自然>,<经济日报>发了500多字的消息<北海:还银滩本来面目>,我在<光明日报>发了2000字的报道<北海还滩于大海的思考>(经<光明日报>广西记者站刘昆站长修改).我的这篇报道被报社评为好稿,北海市有关领导也认为有深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采写中逆向思维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2010,(6):81-81
张建伟(1956年-),高级记者,著名编剧.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中国青年报>编辑、驻天津记者站负责人、机动记者部主任、编委、副总编,高级记者.著有新闻文集:<第五代>、<命运备忘录>、<深呼吸>.他开创了"张建伟模式",被称为"中国第一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囍日日记>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的一篇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纪实文体,今天的读者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但在民国初年报纸上的文章是以政论为主,而纪实文字颇少.黄远生取西方报纸之经验,以主要的精力写新闻通讯,创造性地改变了当时报纸的面貌.他以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驻京记者的名义撰写的<北京通信>(通讯)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得到记者们的仿效.新闻学家黄天鹏说:"自黄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天鹏<新闻文学导论>,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17.
杜骏飞和胡翼在<深度报道原理>中认为:记者作为人,不可能抹煞自己的感性直觉,也很难摆脱采写新闻报道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情感以及他人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大学时代>杂志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教育报刊社、<大学时代>杂志社出版发行的一本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性青年期刊,2002年9月创刊于长沙.作为一个社办期刊,<大学时代>用了3年时间,就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大学时代>是怎样定位与管理的?记者采访了<大学时代>的执行主编吴新宇.  相似文献   

19.
现场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根本区别就是语言表达方式,即现场语言。所谓现场语言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用真情实感解说、评述的语言。电视记者在镜头前“露个脸儿”不一定是现场报道,不露脸不一定不是电视现场报道。关键就看记者在现场是不是用现场语言来解说、评论。现场报道与记者是否“露脸儿”无关。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2010,(6):59-59
水均益(1963年9月20日-),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甘肃省兰州市人.1980年至1984年兰州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与文学专业.1984年至1993年新华通讯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任编辑、记者.1989年至1991年新华社驻埃及中东总分社,任驻外记者.1993年至今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记者和主持人,<焦点访谈>主持人、记者、制片人,<国际观察>、<高端访问>、<环球视线>节目主持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