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本市已经进行半年之久.历史教师们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推陈出新的教学模式大大活跃了本市高中历史课堂.并形成了符合各校学情特点的教学风格。在历史课改取得些许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戒骄戒躁”,积极反思,走出高中历史课改的误区,以利于历史课改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阶段开设历史课始于1992年,教材是彭明先生编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讲座》。此前只在初中开设历史课,高中没有历史课。后来,高中历史课逐渐形成在高一开设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高二、高三开设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选修的格局。在初中和高中分别开设历史课,就有了初中与高中如何衔接、如何分工、如何区别和如何形成整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研制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历史课标》,已于2003年4月正式颁布,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成果。《高中历史课标》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构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已经启动,历史教师如何作出回应,如何按新课改的要求实现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无疑是处在课改前沿的一线历史教师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作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大潮。  相似文献   

5.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这一部署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五年。到2003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改革已基本在全国推行;广东、宁夏、山东、海南、江苏等5个省(自治区)还进入了高中阶段的历史课改实验。可以毫不夸大的说,新一轮历史课改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课堂是学习高中历史的主阵地,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对于响应前课改要求,实现历史课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分析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指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措施,以期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历史课标”或“标准”)写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历史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达到此目的,“标准”设置9大模块(必修课程3个,选修课程6个),安排了66个专题(必修课程25个,选修课程41个)。虽然这些模块和专题涉及的内容面广量多,但却分属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领域。换言之,新的高中历史课程采用的是专题史体例,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构成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高中历史课改后,历史教材变化较大:一是将通史体例调整为专题史,二是历史教材多版本。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调整整合历史教材,以适应课改后的新变化。高中历史教材调整整合要遵循立足学情、符合课标以及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李晶 《考试周刊》2011,(21):160-160
近年来,随着高中历史课改的深入,如何实施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成为历史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新课程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遵循教育规律,采用各种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注重历史概念教学.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近年来高考重点考查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对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具体应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方淑玲 《学周刊C版》2010,(5):128-129
由于高考升学率的压力.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对“系统历史知识”“满堂灌”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系统知识”的考试的情况.导致了学生喜欢历史却讨厌上历史课的尴尬局面的出现。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笔者就问题教学法回归历史教学进行了一些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蔡文杰 《学子》2013,(6):111
高一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历史课程,顺利实现初中历史学习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了解初高中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这是顺利实现过渡的心理条件;必须解读和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这是实施历史课程的依据;必须清醒认识在高中历史课程实施中与初中历史课程实施相脱节的事实,这是探寻高中历史课程有效  相似文献   

14.
高中阶段是培养和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历史课应在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发挥它更大作为。根据创造教育理论,结合高中历史课特点,笔者就高中历史课如何贯穿创造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在一年一度的苏州市高中历史课改展示活动中,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丁仕武老师一堂题为《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的精彩新授课,深切感受到要在45分钟的时间内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目标高效达成,高中历史课教学应具有“三味”。  相似文献   

16.
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张少男,已经在高中历史课讲台上摸趴滚打了12年。12年来,他演绎了动情、晓理、怡心、明智的课堂风情,也深深地体味到中学历史课这个“小学科”处境的尴尬。2000年他以《中学历史教育的处境与前景》为题,将积压在内心深处多年的郁闷化作“万言书”,寄给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
高中历史课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高中历史课程在高中课程结构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熟悉历史事件,了解历史人物,洞悉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对于高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还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就基于高中专题历史教学的角度对通史教学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中历史课程在深度、广度、能力要求等方面都较初中阶段增加了许多,因此,许多踏入高中校门的同学,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新要求,不少同学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迷惘,甚至对高中历史产生了一些畏惧情绪。那么,如何排解这些困难学好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以为,历史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要紧紧依托历史教材,  相似文献   

19.
极端应试教学行为,悖逆“有效历史教学”初衷,其危害在高中尤甚。由于存在升学考试压力,如何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成为高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不足怪。然而,如果仅止于此,而把历史课变成枯燥的重难点讲解课,那就不对了。在我看来,仅有所谓知识、方法、能力,而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历史课,就不是真正有效的历史课。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兴趣爱好的主要手段与重要途径。如果能够将游戏模式合理地融入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那么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一种挑战,其整个教学模式将会得到"大换血",对高中历史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积极向上的。能够将枯燥乏味的高中历史课堂变得充满生机活力,课堂多了一丝生机,教师就应该积极吸收教育界前沿的新型创新思想,以此来加入游戏教学模式,来增加高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们能够爱上高中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