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代言人,是思想的传导者,其主要职责是“采”、“记”、“写”,三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合格记者。但是在一些报纸中,有一种令人不安的倾向,这就是很多记者疏于采访和写作,而擅长发布“挂名新闻”。所谓“挂名新闻”,说白了就是投机取巧“抄”新闻——抄录通讯员的来稿,抄袭其它报刊的内容,抄摘网络上的信息等。记者“挂名新闻”之风,不引起重视势必会损害新闻队伍的形象,甚至变成一种“新闻公害”。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2003,(9):55-55
  相似文献   

3.
偶然间,从敝市一大企业的通讯干事名片上,发现有八家新闻单位的“特约记者”排列着,格外让人羡慕,有中央级大报的,也有行业报纸的,还有省市一级新闻单位的。我问他如何搞来的,他笑笑说,爬格子几十午的成果嘛,都是他们聘的。末了,他正正经经地说:“大都是挂名的。”接着摆了一些数字:去年至今共写稿216条,92%在市报和厂报发表,其余均在行业报上刊载。当今社会“挂名”者不少见,大凡“名”之被“挂”都是领导者、社会名流居多。想不到此风又蔓延到新闻界来了。不过只是其表现形式不同些罢了。有位资  相似文献   

4.
近来,有两则新闻在耳边炸响:一是已开播两年半、播出100余期的台湾“中视”交友节目《非常男女》被指控其基本内容及形式完全抄袭了日本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节目;二是上海有线影视频道被通知暂停播出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缘由是部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的奇装异服、“冲城棒”式的发型表示不满,不少观众认为该节目参与性游戏板块“模仿总动员”的调侃和游戏,格调不高,缺乏益智性,嘉宾往往不是引导观众,而是一味地迎合观众。我很“敬佩”有些人的跟风本事。早些年,中央电视台出了个《焦点访谈》,随即,各省市电视台便冒出了一大摞…  相似文献   

5.
最近听到这样一件事: 某报记者到某单位采访,因另有任务,刚到又要离开,便委托该单位一位通讯员采写一篇稿件。通讯员在稿件后面署了这位记者的名字,这位记者也就默默  相似文献   

6.
7.
作为一种标榜“求新求异”的新闻现象,“动新闻”由台湾媒体《苹果日报》于2009年11月中旬推出,它主要以手机、网络为传播载体,并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通过3D新闻动画,将新闻照片、动画设计、旁白、音效等进行结合,写实模拟再现整个新闻事件。读者可通过手机、网络进行下载和传阅。动新闻的宗旨在于让“静态”、“平面”的新闻“活动”起来,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标榜求新求异的新闻现象,动新闻由台湾媒体《苹果日报》于2009年11月中旬推出,它主要以手机、网络为传播载体,并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通过3D新闻动画,将新闻照片、动画设计、旁白、音效等进行结合,写实模拟再现整个新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读王炜先生编选的《熊译海德格尔》时便想到,日后有机会定要写篇有关“孙译海德格尔”的文章。别的不说,单凭孙周兴先生是当今中国学界唯一一个倾注全副精力独立、精审、持续、高效、系统地翻译海德格尔著作的学者这一点,对“孙译本”的批评、讨论就理应成为学界早该着手的事情。因为这里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让人产生某种隐忧:迄今为止,这些海德格尔著作在中国大陆竟然大都只有一个“孙译本”,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媒体的新闻实践中,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长期以来,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三化”现象:即,内容工作化,报道程序化,效果一般化。既影响媒体所肩负的责任,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分析原因不难看出,这与误解了新闻的宣传功能,弱化了信息的传播功能有深刻的联系。所以,要解决当前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三化”现象,应该不断提高传播意识,提高宣传艺术。  相似文献   

11.
近些日子,翻阅一些地方报纸,消息、通讯确实以短见长,颇有特色。但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文章后面的署名者越来越多。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竟署有三位记者的大名,还有的多达五六个名字。对此,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写文章署名,文贵自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一则消息,一篇短文,何必要署上一连串的  相似文献   

12.
学术论文被动挂名作者现象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巍 《编辑学报》2000,12(1):61-62
任何一篇学术论文的正式发表,都要有作者的署名.这不仅是作者作为原始著作权人应当享有的一种人身权利,它还标志着署名者承担着的义务,要对论文的内容完全负责.因此,著作权法以及有关的文献技术标准对学术论文署名作者的资格,都有明确的规定[1-3].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传媒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灾难报道、犯罪报道是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拼抢的重点。值得警惕的是,很多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对事件中的受害者及其亲属,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和保护意识,受害者及其亲属在新闻采访中再次甚至多次受到伤害,此即新闻报道中的"再度伤害"现象。  相似文献   

14.
档案管理岗位是指党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岗位.根据<浙江省档案管理岗位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规定:档案管理岗位,需具有一定的资格条件,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可见,档案管理岗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岗位,该岗位人员的事业心及业务水平对该单位、该部门的档案工作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5.
考古发掘和发现素材的报道属于文教新闻的范围,套用文教新闻里“亚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的用法,作为文化新闻分支的考古报道,我姑且定义为“考古新闻”。目前新闻界对考古的一些过分炒作既损害了新闻客观真实原则,又违背了考古学的科学规律。应提醒“考古新闻”报道者,你的作品怎样在客观真实原则基础上实现与考古学的嫁接呢?在这里有必要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学术论文“形式作者”现象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些不当署名现象,文章认为,伴随我国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形式作者”作为社会转型期的负产品,败坏了正常的学术研究风气,挫伤了人们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导致了逆向选择的非理性后果,加剧了学者之间的两极分化,形成了某些控制学术资源的“学匪”等怪异现象.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完善法律,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及加强自律等,刹住“形式作者”这股歪风,为我国学术研究提供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听一位基层通讯员讲,他平时采写的新闻稿件,都是寄给某报的一位记者。这位记者见到稿件后稍加修改或索性原封不动,便共同署名发表。更有甚者,有几次他的稿件发表时,署名的记者他并不认识。他对笔者说,这是一些新闻记者为完成新闻采访和发稿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偷懒办法。据了解,这种“挂名”发稿的现象,在其它一些新闻单位也有不少。记者与通讯员合作写稿本是正常的事情,这样既可以了解基层的详细情况,提高采写质量,又能加强和密切记者与通讯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联系。但上述那种变味的“合作”和无端的“挂名”,弊病很多:一是容易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标榜“求新求异”的新闻现象,“动新闻”由台湾媒体《苹果日报》于2009年11月中旬推出,它主要以手机、网络为传播载体,并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通过3D新闻动画,将新闻照片、动画设计、旁白、音效等进行结合,写实模拟再现整个新闻事件。读者可通过手机、网络进行下载和传阅。动新闻的宗旨在于让“静态”、“平面”的新闻“活动”起来,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  相似文献   

19.
雷宇 《新闻前哨》2007,(2):39-40
2004年上海《新闻晚报》内部的一场讨论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和传媒的关注。事情的起因是《新闻晚报》记李宁源采访归来写了一篇章《一名新记的困惑》,述说他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袭击身亡的某民工家属时的遭遇:其家人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知道儿子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接受记采访。李宁源退出后,村委会主任却陪着当地领导和一群记,浩浩荡荡地冲进这个民工的家门,领导人在老太太哭天喊地的悲痛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记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悲痛镜头。李宁源为此发问:在职业与道德面前,记如何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从“以人为本”角度衡量,国际新闻报道的错误主要有四大类:避重就轻、娱乐至死、格局“狭爱”和禁(用)词不“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