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做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每当接过一个新的班级,班中总是有一些“特殊”的学生,所谓“特殊”的学生,就是班级中性格粗暴,容易冲动、任性、打架斗殴,或撒谎、偷窃,或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等学生。如果忽视了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将给班级造成一定的混乱。对于这类“特殊”学生如何教育、引导呢?在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采取如下几种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会影响班级建设和发展,也会影响学生成长的速度和倾向。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学生,又有后进生,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面对‘恬进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我们更为耐心的教育和疏导,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一、强化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班级,作为“社会与儿童”相互作用的特殊中介,是一个相对独立并具有稳定性的系统。班级的社会化职能,就是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在班级教育教学人际交往中,以班级组织目标为导向,借助课程,集体规范、班级文化组织等载体,使青少年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转化为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土方治大病”。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常常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些常规方法来管理班级、处理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但有时却收效甚微。这就要求班主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学生,偶尔采用一些看似不合常理且能收到满意效果的“另类”教育策略,使管理走出“高耗低效”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中学班主任要搞好班级的组织工作必须要依靠学生,要依靠学生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笔者认为:1.中学班主任了解学生应首先了解自己古人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中学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必须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职责,做好维护班级正常的教育和教学秩序工作,保证全班同学在参加教育活动中必须接受一定的纪律和秩序约束,抑制他们不要随心所欲各行其是;做好对全班学生进行“人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在道德、心智、审美、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做好学生发展的指导工作。因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和“特殊期”。了…  相似文献   

6.
班级工作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而班主任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对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形成非常重要,而班主任的工作又是千头万绪的,其中令大多数班主任为难的是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以说后进生已成为影响做好班级工作一个重要的因素。所谓的后进生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级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  相似文献   

7.
现代班级教育中,每个班都有几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一般都被称为“尖子生”。尖子生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学生心目中的好榜样,他们除了学习好之外,在班中常常担任一定的职务,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是班级中的宠儿。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团委或少先队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是班级工作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平时,班主任承载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班级事务中有序地对班级实施科学高效地管理,正成为现代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经常谈论的话题,根据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班级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是现代班主任做好班务工作的“法宝”和“武器”。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秋季,我接了高一日语特色班的班主任工作。这是一个红山城“三类高中”的“三类”班级,班级的初升高入学平均分为294分。这些学生中多数有初中学习失败的切身体验,也有纪律散漫的“践行者”,而且他们似乎还要继续践行下去,以便让我开阔一下“眼界”……总之这是一个问题较多的班级。为了使这些学生能健康发展,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在班级管理中,我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运用了因势利导、分类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努力挖掘他们身上人性的亮点,收到一定的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1.
因班级授课制而产生的班级,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教学经济需要,而更在于班级团体化的教育价值,故而有了“生活共同体”的班级思想。卫生值日是班级“生活共同体”的一项基本内容,但也许是由于班级卫生值日过于平常、平凡,值日方式及其教育价值往往也不被人们所关注。基于“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教育观念,笔者在班级卫生值日工作中采用了三种方式,并赋予其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一、在规范值日中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德育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他律”因素的构成不仅来自于各类课程、群体舆论、班级文化等影…  相似文献   

12.
李王有 《中学文科》2007,(7):117-117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直接“土壤”,班主任则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级教育工作的主帅,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主要力量。班主任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学生成长的质量和速度。因此,班主任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它集中表现为教育、管理学生的艺术。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又是一个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处理“公”与“私”,“扬”与“抑”、“放”与“扶”、“亲”与“疏”等方面矛盾的过程。要想使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并富有成效,班主任就必须科学、辩证地处理上述矛盾,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会影响班级建设和发展,也会影响学生成长的速度和倾向。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学生,又有后进生,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面对“后进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我们更为耐心的教育和疏导,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一、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倾注给每个学生,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建立良好班风和学风的重要因素。我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大胆尝试班干部聘任制,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指导思想,本着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育人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从早期的私塾教育到现代教育,“班级”也从雏形逐渐发展为班级授课制的成熟模式,班主任是学校委派班级工作的总负责人,是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顺利地融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针对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下面分别从几个部分阐述班主任的多角色义务。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某种方式。一般地,班主任都喜欢培养几个得力的班干部,作为小助手,以抓好班级的各项工作;也有的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学生“轮流执政”,给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以施展才能的机会。自走上教育岗位,我年年都担任班主任,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感单凭几个得心应手的小干部抓工作这种做法不利于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多方面才能的培养。于是,我就大胆地进行了改革班级管理办法的尝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科学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怂集体的一员,并以班集体小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  相似文献   

18.
李冬灵 《职业技术》2006,(12):150-150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在院领导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执行着;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教育者,是学生的第二家长。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学校组织中处于特殊地位。下面谈谈本人在班级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当今的学生见多识广,能言善辩。如果只用简单的方法去管理他们,那一定是效果甚微的。要改变这种低效的教育状态,班主任就要融入学生,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管理学生。教师可以从“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人性化管理和奖励机制中得到启发,将他们管理中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引入班级管理,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班级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真正使班级工作收到实效,除了做好一般学生的思想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好班级中“特殊生”的思想工作。“什么是特殊生”呢?就是班级中那些富孩子、穷孩子、单亲孩子等情况比较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