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两处翻译质疑“然后得一夕安寝”一句,高语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2007年3月第2版)(以下简称《用书》)翻译为“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这样翻译有两个疑点:1.句中的谓语是哪个词?从《用书》的翻译看是“得”,但以句意看应该是“寝”。2.“得”字是什么意思?究竟是“能”还是“得到”?  相似文献   

2.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所谓“中庸”,北宋的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追至今人的理解,便是对“度”的把握。那么,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预设的实施是否也应把握好其中的“度”呢?  相似文献   

3.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有意蕴的“点睛”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称之为“文眼”。笔者认为,课也应该有“课眼”。一堂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一幅肖像画没有画上眼睛,顿然没有了灵性。 一、“课眼”是学生学习的疑点,却往往是教者的盲点 常听到一些课,从环节上分析,可谓中规中矩,但总给人一种  相似文献   

4.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和课堂教学形影相随,关系紧密。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如果过宽过泛,不能触及“疑点”,那么,即使课堂气氛热烈,也无补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如果过深过难,超出学生的智力水平,那么,他们会因此而丧失“跳一跳”去“摘桃子”的信心。巧妙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分析,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能力。课堂提问要“巧妙”,须在情境的引入、创设方面下功夫。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尝试。一、“《殽之战》的插图有几处破绽?”———图画情境“《殽之战》的插图有几处破绽?”———…  相似文献   

5.
《庄子》一书“德”之内涵极为丰富,大体有三种含义:其一,“德”是得之于“道”之德;其二,与“形”相对而言,“德”是内在充实之德,表明其在现实生活中、在生命自觉走向“逍遥”过程中作为人的精神性根源和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三,“德”是一种虚静空灵的心灵境界。基于以上理解,“道”与“德”、“德”与“性”之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性”作为生命的本质是本然的、天然的现实性,而“德”则是一种内蕴在万物“性”之中的“潜质”。“道”则是“德”与“性”的终极性根据。同时,“德”的葆有需警惕名利、知见、形体等诱使“德”形于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三生课堂”教学改革是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落实新一轮课改精神的重要举措和有效平台。其核心内容是将“生命、生存、生活”的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真正实现课堂“以人为本”,“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那么,这项教学改革是否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首先对“课堂教学效益”这一概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14,(22):21-21
同学们: 大学毕业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今天,站在这个里程碑前,你们是否问过自己这四年里有哪些刻骨铭心的变化?是否问过自己对生命、对真理、对理想又有了怎样的理解?面对未来,你们又该拥有些什么去照亮前行的道路?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三段“穿越时空”的对话,但愿其中蕴涵的“人文情怀”能引发你们的思考,能启迪你们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语文课堂,很重视学生的对文本的自我体验、自我理解。但有些课堂上将“独特体验”理解成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这“独特体验”的基础是否离开了“文本价值”?是否抛弃了作者的本意?  相似文献   

9.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深入理解“立德树人”基本任务中的三个关键要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角色,是理解课程思政“道”与“术”的基础。其中,思政课程是实施“立德树人”任务的核心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该任务的关键步骤;教师是成功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力军。这三个要素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各有重要性,并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共同完成“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为了推动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在理论上理解这三个关键的关系和大思政课的实质,还需要教师追求育人之“道”,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之“术”。课程思政的“道”与“术”不仅是建立新时代大思政课框架的必经之路,也是对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意识的必然要求。只有掌握了课程思政的“道”与“术”,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教书育人的“道”与“术”;只有“道术相济”才能系统培养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人才。  相似文献   

11.
纵览当前《文心雕龙》研究之现状,与《比兴》篇相关的疑点主要有三:其一,对“比”与“兴”内涵的理解;其二,“风通而赋同”的具体指向;其三,“拟容取心”的实质。本文立足于《文心雕龙》及《比兴》篇,对“比”“兴”的内涵进行了梳理与辨析,并对“风通”、“赋同”的指向作了严谨的取舍,同时指出“拟容取心”的实质是“客观事物的外貌”与“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作者“主体情思”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酷吏列传序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相似文献   

13.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有三处景物描写,这三处景物的对象、色彩、意义不同,体现着作者心境的变化,对生命理解的境界的变化,可以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第一处主要描写地坛的衰败。“剥蚀”指光彩夺目的琉璃风化剥落;“淡褪”指鲜艳的朱红变浅褪去;“坍圮”指雄伟的城墙崩塌;“散落”指富丽的建筑分散零落。地坛作为明清两朝的皇...  相似文献   

14.
《殽之战》这篇课文注释中,有两处疑点,我们有不同理解,特列出,以资商榷。 一、课本311页第一行“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中的“与”,课文下面注为“参加”。查《辞海》(缩印本)27页“与”注(二)读为yù,释义为“参预”、“在其中”。这里两个义项并列列出,意思相近,但有区别。“参预”强调后来参加;“在其中”原本就是参与者。而课文中蹇叔哭师这一情节,是在蹇叔劝谏穆公勿伐郑国,但穆公好大喜功,拒不纳谏之后安排的,当时蹇叔的儿子就编在孟明部下。因此,这里的“与”理解为“在其中”,更为确切、妥贴,若解释为“参加”,使人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道”范畴,内含着“一”与“多”、“有”与“无”、“ 存”与“亡”、“好”与“劣”等人类对于一切存在的辩证的理解,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是人类智慧中至高的悟性。而西方之“科学”范畴,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手段而已,是支离也。当今“科学”何以能埋下毁灭人类地球的祸根?此乃天下皆以科学为美斯为丑矣之理。对“科学”的迷狂导致了“科学”被滥用、妄用和盗用等严重问题。自恃其有,所以无德;逞强气盛,因此失道。既认识到“科学”之美,又认识到“科学”之丑,方能超越“科学”之失和“科学”之不自由。求科学而不求道,使人类变得野蛮粗鲁、愚味无知,持“科学”之人需要持”之人来启蒙。“全盘西化”乃去高就低、弃大适小、舍本逐末之行为,当弗为。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口语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口语训练中抓好德与艺的培养是教学是否有成效的关键。何谓口语训练中的“德”呢?德应该是指文雅得体、谦诚有礼,它涵盖两方面,一是说话的内容,二是说话者的态度。说话的内容表现了说者的思想境界,说话的态度却表现说者的修养。应该说谦诚、和气、有礼、恭敬的态度是说话的美德。在生活中有些人忽视礼节,经常用“喂”“哎”等词来称呼他人,这样做只会失去朋友、失去很多人生的…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处罚法》第42条中“等”字究竟为“等内等”还是“等外等”,学界和实践中都有着相异的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答复和第6号指导性案例,两者都明确“等”字为不完全列举,即行政处罚听证的范围不限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三种,“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也应纳入听证程序。然而,对于答复和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其是否只辐射于司法系统内部,对行政执法实践是否也有参考意义,可否作为其执法的依据?实践中很多规章的理解与指导性案例精神相违背,从规范行政意义言之,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法律依据也急需明确。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理解?”“理解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三个问题几乎囊括了“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理解上述三个问题 ,是把握小语阅读教学理解语言训练的基础、前提。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语言的训练占用了很多的时间 ,但从总体上看 ,效率不高 ,存在许多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对上述问题的理解不够。看来要真正提高理解语言的效率 ,很有必要对上述三个问题做一再认识。一“什么是理解?”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实际上是依靠人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与此事物具有…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古人倡导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即是“会”、“知道”,“知其所以然”便是“理解”、“掌握”,也就是明白“为什么”。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实现这一目标,课堂提问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那么课堂提问问什么呢?1.问疑点,创设问的情境。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中选择教学内容的疑点问“为什么”,目的是达到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把学生带入与所提问…  相似文献   

20.
初语二册(我的老师)一文第二段是这样写的:“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德。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这里的“美丽”一看便知,是漂亮好看的意思。有人可能要问,嘴角上有榆钱大的黑德的人,能说是漂亮好看吗?能。因为写的是“温柔和美丽”。作者当时是一个八九岁的儿童,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美丽”有自己的特殊理解。对于老师的认识和评价,只要温柔,不管你是否漂亮,都是美丽的。再说这里的词序排列也有讲究,能否说成“美丽和温柔”呢?大概不行。“美丽”占第一位,既与“黑病”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