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吉祥 《山东教育》2000,(13):24-25
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能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达到“会学”,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与归宿的统一,学生独立探索与创新意识的形成。而“尝试发现—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则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引导掌握知识,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这个系统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确立教学目标体系,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注重思维的过程甚于结果,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和探究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基本模式(一)尝试发现阶段…  相似文献   

2.
“还有什么”教学是问题教学的一种形式.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还有什么”教学是在创新教育中.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探索数学课堂改革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感到它对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积极尝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问题教学是较为成功的模式。在教学中围绕着学生的“学”,让学习者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本文尝试用教育理论阐述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模式的建构 ,介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基于问题解决的实验改进,由学生发现问题,在失败和创新中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知识框架,提升运用实验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硫酸型酸雨”形成实验的创新过程,前后历经五次尝试,从第一次基于“认知起点”的尝试到第五次“模型建构”的创新,初步实现了二氧化硫性质一体化实验,关注过程,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尝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教学是较为成功的模式。在教学中围绕着学生的“学”,让学习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本尝试用教育理论阐述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模式的建构,介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分析 教材先引入《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再在例1中安排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体会更具有逻辑性和一般性的假设法和方程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意识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逻辑起点。作为一种教育新理念,笔者认为,问题意识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释疑能力,换言之,要引导学生能够发现、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尝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下,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新气息越来越浓烈。美术综合实践校本教学的整合与创新带给学生更多的是自主学习的机会、思考的时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以“激趣”和“创新”为切入点,整合音乐、语文、自然、科学、新闻、社会等学科的知识,尝试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创新”包括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创新”。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和积极行动 ,运用新思维和新方法 ,创造新的教法和学法 ,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 ,善于思考 ,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从兴趣出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之一是理论性强 ,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 ,用兴趣去吸引学生思考、探索和创造 ,从而逐步使学生养成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历史课堂教学“养成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学习变接受式为探究式。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呢?探究创新意识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识,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了探究创新意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尝试。  相似文献   

11.
梁巧平 《广西教育》2014,(2):110-111
机械制图课程“生本”教学,应加强问题的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坚持“生本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创新理念;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测,并提出合理、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已解决的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  相似文献   

13.
杨翮 《湖南教育》2003,(20):53-53
激活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有时“问题提出”更为重要,更具创新成分。在课堂教学中,设疑应是重要手段,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疑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在关于教材的处理与运用中,特别强调“用教材”,而所谓的“用教材”又指的是走出教材,打破教材格局和内容限制到五彩的生活中、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语文基本功,特别是为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建构发展平台。近年来,学校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创设“采果集”“教材补充”以及“情感放飞”3个课外学习板块,为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与情感释放提供阶梯式尝试舞台,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作文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5.
“问题探究”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依照具体情况,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在尝试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也就是通过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引领指导,使学生建构认知结构并运用所建认知结构,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以提高其学习、探究、创新与实践能力,这是一种具有创新与实践意义的地理教学体系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自觉主动更新观念.转变以往的“发号施令”以及“灌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7.
注重“非常规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进行创新教育的需要.本文尝试对此作一剖析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田晓克 《新疆教育》2013,(11):39-39
“学疑探导教学法”是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而探索出的一种教学思路。它能够将教师从过多的讲授中解放出来,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范丽娇 《学语文》2009,(2):11-12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头戏。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是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问题发现的起点,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进行发现与创新的动力,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意识”也就没有创新。而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理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初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其特点就是要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化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化学现象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