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热词点击]《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多彩民族;"可爱的中国"之门巴族:盛开在边境上的"雪莲花";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回汉一家亲;新疆职业培训服务发展;"冀疆情·巴州行"河北省首列援疆旅游专列发车;授予热地(藏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本方针,总结新中国70年来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构想。本文着重从历史维度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脉络,从理论维度阐释其价值意蕴,并从实践维度探析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民族发展工作主线问题指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是工作的主线,荣辱与共、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生死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铸牢共同体意识时主要引导和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国际国内形势,结合民族工作特点形成的自十八大以来最显著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成果.以基本内...  相似文献   

4.
黄曼君 《中国德育》2022,(10):75-77
<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给我们提出的命题,学校唯有立足区域、学校特色,从文化、课程、活动等多条路径创新探索,方能保证思政教育工作扎实落地,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历史使命感,引导其从我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高校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所,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五个认同”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课堂主渠道,讲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讲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以社会实践为平台,讲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通过教学改革、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等多种形式,提升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6.
谭宏伟  鲍珊珊 《快乐阅读》2023,(12):111-113
<正>作为立足未来的新生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于中华民族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下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如何让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目前仍存在诸多挑战。因此,探究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朱艳 《西藏教育》2023,(4):14-15+19
<正>西藏班为西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现在所带的班级是由37名学生构成的民族团结“大家庭”,其中有藏族学生32名、汉族学生3名(援藏干部子女)、彝族学生1名、门巴族学生1人。班级自建立以来,各民族同学团结友爱,关系融洽,共同进取。班级先后荣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班级、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南通市优秀少先中队等称号。班级在市级、校级的合唱比赛、朗诵比赛、运动会开幕式入场表演等多项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时空是教育主体积极的时空存在。"内高生"作为特殊的受教育群体,要在一个新的教育时空中接受高中教育。就时间而言,作为处在特定时间段中的生命体,“成长”是其生命的基本价值;就空间而言,作为处在成长阶段中的人,“发展”成为其生命的内在追求。对于这个陌生而新奇的时空迁移,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学必有成的美好期待,使得办班学校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活动中更具时空优势。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和文化传承场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彰显学校精神,还是学生家国情怀建构之所,具有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形成归属感、关怀感和使命感等独特价值。高校校园符号层文化为此提供"物质基础",使得归属感、关怀感和使命感拥有"触手可及"的现实材料;制度层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的行为与思想以形成爱国情怀;观念层文化凝聚师生民族团结和优化人才培养理念,营造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以维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中华文化校园符号化,学校仪式呈现制度化,民族团结教育观念化,是高校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关系理性从马克思的"现实的人"出发,运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辩证思维,以自身与他者的现实的交互性的社会关系为依据,将他者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寻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和谐共生.通过对虚假共同体中"客观理性"和"主观理性"的反思,关系理性完成自觉的理性形态的转换,为个体和共同体的共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  相似文献   

12.
团结一致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前提条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多民族拧成一股绳,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出发,根据现实内部和外部现状出现的认同问题,提出维系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建设路径在于在意识形态方面加深五个认同,共商共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良好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共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焕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引导人民密切关注民族发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充分尊重民族文化的重要意识形态,有利于推动各族人民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凝聚力强、创造力强、生命力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北方民族大学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力构建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体系、教育体系、研究体系、制度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深度服务地方中心工作、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等举措,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走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高等院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时代需要的专门人才的重任。因此,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探究在数字媒体时代,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民族院校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源于中国几千年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新中国国家构建的思想意识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党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继承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开展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不仅是经济活动,也是社会交往活动和文化活动,这种属性是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旅游缩小经济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增强游客的中华民族自豪感,让游客领略中华文化精髓,推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些功能是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因。在旅游中,要让各民族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民族群众有获得感,要在旅游中形成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和建构互嵌式社会结构,以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坚持德育为首,注重赓续克拉玛依各民族“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红色基因,长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生命幸福,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突出教育的方向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协同性,使学生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的意识,育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在崭新历史方位的文化理想追求,体现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之基、文化之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深深寓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实践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涵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力量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有更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积极构建共享精神标识,塑造中华民族形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