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尖上的中国》堪称国产纪录片崛起的标志,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在主题上赋予更多人文情怀,在叙事上大胆借鉴类型化电影,首次采用周播模式,首次实现全媒体整合传播,引发收视热潮再现辉煌,进一步放大了"舌尖"品牌效应,成为央视探寻内容进行商业价值变现路径和实施全媒体整合传播战略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2.
一、《越狱》:美剧在中国传播的里程碑美国电视剧《越狱》(Prison Break)讲述了一名年轻的土木工程师为将遭受陷害的兄长救出牢狱,故意犯罪入狱,与兄长及狱友通力合作,实施精心编织的越狱计划的故事.《越狱》第一季于2005年8月29日在福克斯(Fox)电视台首播,两集联播,一举获得1050万人的收视,创福克斯7年以来新高.第二季则平均每集有930万人收看.与其他连拍7、8季仍经久不衰的常青剧集不同的是,《越狱》从第三季起便走起了下坡路,第四季跌到610万观众.①第四季的作用几乎只是给仍在追随的忠实观众一个交代,使故事完结,最终在2009年春末夏初匆匆收尾.  相似文献   

3.
"珍惜"是《中国梦想秀》的关键词,这不单是选手们的心声,也包含着栏目组所有同事的期盼。第六季《中国梦想秀》将在9月27~29日三天进行录制,播出时间为10月11日。做一只寻梦的蜗牛有人说过,在金字塔塔尖上只存在两种动物,一个是老鹰,一个是蜗牛。如果说《中国好声音》是一只翱翔的老鹰,那么《中国梦想秀》就是一只从2011年起不断向金字塔尖攀爬的小蜗牛。在第六季《中国梦想秀》中,节目亮点有三:第一点是坚守,因为《中国梦想秀》是一个让老百姓圆梦,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存第一部综合性丛书《儒学警悟》,为南宋俞鼎孙、俞经兄弟所辑,是书为七集四十卷,所收书为宋人著述六种四十一卷,内容多为记载宋代制度掌故、人物琐事。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中的《前言》(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及1981年该书《重印前言》(载上海《图书馆杂志》1982年第1期),均称:《儒学警悟》一书“辑成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  相似文献   

5.
王平 《传媒》2017,(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纪录片屡获佳绩,得到了国际专业人士及西方主流媒体的认可.《中国面临的挑战》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外宣纪录片,第一季、第二季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播出.2016年12月,第三季《中国面临的挑战》在北京召开启动会.该纪录片自2012年第一季播出后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二季除了在国内主流媒体播出外,还在全美PBS公共电视台的210个加盟台播出,播出总数超过4000集次,且目前仍在持续播出.除此之外,该节目还在德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媒体平台播出,并在2016年获得美国洛杉矶地区"艾美奖"的"最佳社会与法制类节目奖",这是中国主流媒体机构首次在国际上获此殊荣.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认为,《中国面临的挑战》是成功打通中西舆论场的经典案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闫成胜认为,该片体现了一种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在《中国面临的挑战》进入美国市场之后,之所以没有遭遇强烈的"文化折扣",主要在于其媒介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2016年美国好莱坞电影《萨利机长》与2019年国产电影《中国机长》两部影片都改编自真实事件,题材内容相似,具有极强的可比较性、差异性.两部影片的差异主要呈现在叙事方式的不同,通过叙事结构、叙事空间、叙事目的三个向度,对《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进行叙事美学范畴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姚子艳 《青年记者》2017,(14):92-93
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播出引发了社会的“焦点式”关注.相较于第一季,第二季在节目播出时间、内容设置和参赛选手的确定、节目终端的营销和推广方面都有诸多创新和突破.探究与辨识这些创新模式,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理念及新媒介技术相融合,合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话语和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8.
《纸牌屋》第二季又火了.新一季同样13集一气放出,延续第一季的话题效应,第二季上载第一天,观剧人数就是第一季的八倍,其中不少人在周末一口气看完该季13集。面对这种“全民观剧”态势,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忍不住发推特专门“恳求”,先睹为快的人不要剧透。  相似文献   

9.
廖旭东 《传媒》2016,(17):41-43
《奔跑吧兄弟》是韩国RunningMan的中国版,节目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第一季的第一、二期收视位居全国第二名,第三期全网收视率破2,超过热门综艺《一年级》和长盛不衰的《天天向上》,成为周五综艺霸主,且此后每期都保持着全国第一,最终第一季获得了平均收视2.635的好成绩。第二季节目的内容设计更加成熟,请来了范冰冰、黄晓明、张艺兴等当红艺人担任嘉宾,吸引了大批“粉丝”,收视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最高达到了4.83。而第三季在维持前两季高收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形式创新以及健康奔跑的节目理念,引起了更大的社会轰动。第四季于2016年4月15日播出第一期,仍然保持了强势的收视,以3.63高居当晚卫视节目收视率榜首。《奔跑吧兄弟》之所以能在港台以及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老牌综艺节目中突出重围,取得如此成绩,分析其成功的经验,主要依赖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国光 《青年记者》2017,(17):76-77
当下,以喜剧为题材连续播出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如选秀竞技喜剧、即兴创作喜剧、跨界喜剧和情景喜剧等.喜剧综艺市场繁荣,收视率可观.最近,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第三季,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第三季,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人》第二季,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第六季,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第二季,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等,成为各大卫视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执行,2012年省级上星频道综艺节目的竞争更为激烈。CSM的调查数据表明,同2011年相比,2012年上半年,省级上星频道综艺节目的播出比重7%,下降13%,收视比重13.8%,下降3%。作为省级频道综艺节目的突出代表,《中国梦想秀》在激烈竞争当中逆势而上。其第3季收视率(2012年4月13日-6月29日)显著提升。杭州作为《中国梦想秀》的主场。第1季、第2季的同时段排名就达到第一。第3季的收视率数据上升最快,是前两季的3倍多。《中国梦想秀》第3季成都的收视数据也快速上升。是前两季的近3倍,同时段排名为第一。  相似文献   

12.
《金刚川》是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第一部影片。基于新的外交格局考量,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四十年间仅仅有6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上映。2020年《金刚川》的上映,标志着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迎来了新的创作高潮。影片在继承经典抗美援朝战争片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也在积极适应、探索和建构与当代战争片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叙事美学风格。《金刚川》从叙事到内容多层突破,对新型主流电影叙事进行了新的发展。本文将用热拉尔·热奈特关于叙事话语的理论着重分析《金刚川》的叙事时间、叙事语式和叙事语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故事叙事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大圣归来》与《大闹天宫》两部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寻找到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成长过程中叙事策略的变化及现象予以归纳.希望能提炼出动画电影现代化叙事策略的共性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臻笛 《视听》2016,(1):67-68
作为一部以饮食文化为主线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而且,《舌尖上的中国》以普通国人饮食文化的叙事内容展示中国国家形象获得成功,实现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的传播。本文通过对隐藏在视觉背后的叙事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归纳出《舌尖上的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叙事策略,旨在思考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启示。  相似文献   

15.
周薇 《视听》2023,(7):116-118
《四时六堡》是以中国茶文化和中国节令文化为主题进行创作,集“短视频+纪录片+产业互动+国际推广”于一体的融媒体创新项目。目前,该项目在内容呈现形式、叙事方式、跨界模式、传播路径等方面已形成创新性成果,体现了创作团队精品内容战略、跨界思维、链群发展、生态共享、融通聚集、“破圈”传播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大众传播上的成功,使碎片化叙事在中国纪录片业界受到睹目。文章尝试通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时节》的文本分析,在介绍什么是碎片化叙事的同时,探求纪录片创作中碎片化叙事的四大策略:(1)碎片化叙事的拍摄策略;(2)碎片化叙事的细节组接策略;(3)碎片化叙事的收放策略;(4)碎片化叙事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与主流价值观的回归——《中国达人秀》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芳 《新闻实践》2011,(1):65-67
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第一季总决赛,不在棚内录制——这一本来令节目制作方有所担心的决定被现场的观众反应所肯定。尽管对于部分节目内容采取录播方式、主持人及评委选择是否有欠考虑、短信票选数为何不予公布等问题,在赛后均有一些质疑提卅,但也是理解多于批判、鲜花多于硝烟,观众和专业媒体给出的反应,也成就了《中国达人秀》第一季的半完美收官。  相似文献   

18.
史兴庆 《新闻前哨》2014,(11):46-47
今年上半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相比于第一季,第二季引起的社会关注更为广泛,《舌尖》系列也有望成为纪录片走出低谷、大众化归来的拐点.  相似文献   

19.
韩翼帆 《东南传播》2016,(12):133-134
《奇葩说》作为一档网络自制语言类节目,从第一季平均每期2000万的点击量到第三季首播突破4000万,以其不容置疑的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不同于传统电视节目,《奇葩书》在选题内容上大胆创新,表现出强烈的互联网特征,构成节目看点,为网综和传统电视综艺都提供了新借鉴。因此,本文通过对《奇葩说》已播三季的节目选题进行分类统计,试主要从选题的生产机制、选题的风格特点两个方面分析其成功原因。  相似文献   

20.
虞国芳 《传媒》2011,(10):41-43
2010年,上海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火爆登场、一炮打响,勇夺全国综艺节目收视冠军,并迅速成为一种综艺现象。经过半年的准备,背负着第一季收视辉煌的压力,第二季《中国达人秀》于今年5月1日再次华丽登场——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中国达人秀》第二季首期节目在上海本地获得13.88%的高收视,与第一季首期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