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经验总结、文献查阅等方法就艺术体操对小学生身体形态的培养以及具体的训练策略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合理的艺术体操训练有利于小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良好体型的塑造、身体素质的增强以及审美情趣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就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培养的艺术体操训练策略进行简单的总结:深入研究小学生生理发展特点;进行基本功训练;展开身体动作组训练;合理展开舞步训练。  相似文献   

2.
吴俊 《拳击与格斗》2023,(11):85-87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因此,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体育课程主要注重体育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身体功能的综合训练。然而,身体功能性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关节灵活性、支柱力量等方面。这种训练方法注重全身的协调性和综合性,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文章主要探讨了初中生身体功能性训练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实验对少儿武术训练身体形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就根据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进行武术腿法、身法、反应力及协调性等训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协调性是球员身体素质相互配合的基础,而球艺是足球运动的基础。该文通过文献梳理,从球艺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协调性训练的内涵,指出协调性训练和球艺能力的培养有共同的本质,并能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青少年协调性训练具备的低龄化、日常化和精细化的特点。在训练实践中,协调性训练要发展全面的身体运动形式;协调性训练应该重视发展神经协调能力;协调性训练应更好地融入足球训练;协调性训练应采取多元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武术套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与灵敏度训练对于武术技巧的发挥和表现至关重要。文章探讨了身体柔韧性与灵敏度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相应的训练方法。身体柔韧性的训练包括拉伸训练、柔软度训练,而身体灵敏度的训练则涵盖反应速度训练、冲刺训练和平衡性练习。这些训练方法可以提高武术套路表演的流畅性和精准性,同时提升身体的防御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
肖毅  刘燕 《健与美》2023,(5):140-142
文章试图探究小学生排球体能训练中间歇训练法的应用问题。首先介绍小学生体能训练的价值、掌握排球技能的意义。其次分析间歇训练法的应用特点,包括:需要控制合理的训练强度,确保正确的训练方法,采用不同的训练标准。最后,阐述间歇训练法在弹跳能力训练、反应能力训练、手臂挥击能力方面的训练。通过文章的研究,以期帮助教师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应用间歇训练法来提高学生的排球技能。  相似文献   

7.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升田径运动员的平衡功能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增强脊柱稳定性和腹部、腰部肌肉力量,核心力量训练显著提升了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使其更容易维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同时,核心力量训练增强了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助力其在静态姿势中保持平衡。在动态平衡方面,核心力量训练通过提升身体的抗旋转能力、肢体协调性以及反应速度,帮助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平衡,并能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跳高比赛中,背越式跳高以先进的技术优势,淘汰了传统的俯卧式跳高,开始登上小学生跳高比赛的舞台。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都处于敏感期,是学习背越式跳高的有效时期,但该年龄段的学生肌肉力量差,接受能力、弹跳力等方面都不如成人,因此在训练中必须针对不同年龄特征,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而不能把它们看成是成人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余剑飞 《新体育》2023,(24):61-63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完成对24名小学生足球运动员进行为期9周,每周3次的协调性训练。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30m过标志筒运球、一分钟脚背颠球、30s跑动传接球、30m脚内侧踢空中球成绩均发生显著性变化,但实验后两组成绩相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说明协调性训练对于小学生足球运动员技术能力的提升效果更大。  相似文献   

10.
适当的力量训练不仅有益于小学生的健康,还能预防损伤,让小学生为体育运动做好准备。文章针对小学生力量训练的好处进行分析,介绍几种力量训练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且从基础动作训练与器械训练两个角度,详细设计小学生力量训练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训练,让小学生获得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和自信心的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将运动能力培养作为目标的训练方式,此类训练具有系统化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机能。高中田径训练项目的实施离不开体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引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项目,有助于学生肌肉、神经的协调配合,可以在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提高其身体素质。文章介绍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涵及应用原则,探讨了其在高中田径训练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跳高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发展与跳高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跳高技术和提高成绩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专项身体训练时,不仅要注意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还要注意到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同时还要处理好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的关系。跳高专项身体训练包括专项速度训练、专项力量训练、专项耐力训练和专项柔韧及协调性训练。一、专项速度训练跳高的专项速度训练可以分为助跑、起跳和过杆速度训练。(一)助跑速度训练  相似文献   

13.
三级跳远选材要遵循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采用不同的选材标准、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特异性指标、在训练过程中完成选材的原则;选材内容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心理能力、运动能力等方面选材。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体能和技巧要求较高的综合性运动。在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中,身体协调性的提升是提高运动表现和降低受伤风险的关键。因此,该文主要对身体协调性对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意义、身体协调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身体协调性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训练路径建议,旨在充分挖掘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的潜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性。  相似文献   

15.
吴鹏 《中华武术》2021,(4):22-24
在小学田径训练中,因小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骨骼肌肉比较稚嫩,在训练方向上不能采用较大力量进行刺激,以免为了片面追求成绩,而导致学生身体发生不必要的损害。所以,根据其发育特点,发展骨骼关节的灵活性、协调性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全身枢纽的髋关节更是重中之重,合理发展髋关节,将对短跑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短跑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旭峰 《中华武术》2004,(12):16-17
身体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协调等运动素质。运动成绩的提高,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体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而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发展与专项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身体素质。所以,提高专项身体训练水平是短跑运动员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本途径。短跑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短跑的力量、速度、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性等训练。  相似文献   

17.
特警擒敌拳     
邓许庚 《精武》2003,(8):38-38
特警擒敌拳综合了拳法、腿法、摔法技术,通过长期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及反应能力等,从而增强自身的攻击和防护能力。特警擒敌拳由十六组动作构成。  相似文献   

18.
徐健  赵斌 《中华武术》2018,(4):42-43
该项训练主要可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呼吸效率和呼吸能力。中长跑运动员通过本项训练能保持良好的身体运动姿势。而保持良好的跑步姿势,可以有效地防止伤害,很好地提高长跑的效率。本文重在介绍核心稳定性在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长跑运动员针对本项训练的专项练习对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正确性、身体协作性和适用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据苏联有关专家介绍,苏联培养体操运动员系统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学龄前儿童体操班教练们深入幼儿园进行挑选,入选者即开始接受训练。一般从5岁开始。训练以一般身体训练为主,通过舞蹈、游戏等培养他们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弹跳能力等等。男孩子训练两年,女孩子一年。 2.儿童入学后,根据情况接受训练,属这一阶段的训练组织有: 普通学校体育班经过学龄前体操  相似文献   

20.
协调性训练是武术套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套路的日常训练中,武术教练要将重点放在对运动员整体协调能力的培养上,帮助运动员养成运动思维方面的协调整体意识和运动技巧的协调专项能力。文章主要对武术套路运动协调性的培养作用、现状及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