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对西方民族理论的超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可通过政治引领、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浸润、生态繁荣等手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正>[热词点击]《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多彩民族;"可爱的中国"之门巴族:盛开在边境上的"雪莲花";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回汉一家亲;新疆职业培训服务发展;"冀疆情·巴州行"河北省首列援疆旅游专列发车;授予热地(藏族)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可以概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了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中心任务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坚持德育为首,注重赓续克拉玛依各民族“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红色基因,长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生命幸福,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突出教育的方向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协同性,使学生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的意识,育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文化存在的图书馆内蕴文化认同教育价值,作为教育存在的图书馆亦是激活公众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因此,图书馆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三重耦合连接,其宣传功能塑造中华民族主体的共同体意识认知、文化功能提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文化养料、对话功能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个人空间与社交空间。基于此三重耦合连接,图书馆需把握保持历时性和长时性影响的时间维浸润要义、保持空间传播面覆盖性的空间维集成要义,以及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的建设要义,最终通过其教育价值的有效发挥更好地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纲领性文件和指引方向。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作为全国内地西藏生教育示范学校,作为中山市唯一承担国家教育援藏任务的学校,在举办西藏班20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各民族的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致力于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团结各族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思想引领,通过思政教育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宣传教育,有助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和谐统一的民族关系,推动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大家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亟须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优势,巩固和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保障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思政教育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本方针,总结新中国70年来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构想。本文着重从历史维度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脉络,从理论维度阐释其价值意蕴,并从实践维度探析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精神力量范畴。从本质属性、存在价值、根本目的等维度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落点都聚焦于人的价值塑造,是通过价值塑造达成民族团结和“五个认同”旨归的教育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行动,必须在对象、内容、形式和空间等教育要素中,突显对“共同性”的价值观照。要牢牢把握“团结”与“认同”教育的逻辑主线,构建面向全员和促进全维发展的教育格局,坚持“意识”和“存在”互构的实践范式,统整制度性教育与非制度性教育两个场域,全面推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民族发展工作主线问题指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是工作的主线,荣辱与共、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生死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铸牢共同体意识时主要引导和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国际国内形势,结合民族工作特点形成的自十八大以来最显著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成果.以基本内...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诉求与现代化探索从一开始就同向共进、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身份、价值和利益指向,以“民族-文化”认同、“政治-国家”认同、“政党-道路”认同为路径,以增强各族人民的“共建”“共担”“共享”意识为目的,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基础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农村因撤点并校,农村家庭教育成本偏高,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着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大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学前教育、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育信息化条件建设、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实现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连日来,由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的宣讲团成员走进各地各校开展宣讲,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形式载体,引导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校园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对青少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各级各类学校需落实落细教学目标,制定课堂教学方案;全方位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增强课堂教学实效。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落实,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有目标、有方法、有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深化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形象和符号,加强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引导和教育,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法治教育等方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高职院校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前沿阵地,担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开展“五个认同”教育、“四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发展成就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新时代高职院校需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建构一体性的育人体系、创新实践性的育人方法、深化协同性的育人行动,从“四个维度”铸牢高职院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Vygotsky)认为,教育过程先于个体发展,良好的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媛 《福建教育》2023,(15):5-7
<正>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新时代学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教育援藏援疆政策自实施以来,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学生不断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和发挥重要作用。在回顾西藏、新疆面临的发展障碍及其历史成因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开展了针对教育援藏援疆政策的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调查,总结教育援藏援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最后提出新时代教育援藏援疆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目标,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顶层设计,以构建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做出的必然选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想基础、安全屏障和价值远见,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性质、内容和价值指向,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强的逻辑关联。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到既要增强“五个认同”,又要促进公平正义,达到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