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岁的幼儿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1~2岁的幼儿有了明显的成长。2~3岁,幼儿的牙齿已基本能完成食物咀嚼等进食行为.走、跑、跳等基本动作能独立完成.不用大人辅助,能用语言较为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要的东西等,具备了基本的牛活自理能力.逐渐摆脱了小婴儿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将事物归人类别,即分类。分类能力的发展,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进行幼儿分类教育,既有利于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为此,要把握好幼儿分类的特点,端正幼儿分类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优化的分类教育措施。一、幼儿分类特点的测查与分析1.测查的内容与结果(见表1、表2)。2.对调查结果的分析(1)各年龄段幼儿的分类特点。3岁半~4岁半4岁以前的幼儿基本不能进行理性分类,表现为对分类要求不理解,茫然不知所措。尽管主试将要求重述多次,被试者仍不知怎样操作…  相似文献   

3.
日托所 为3岁以下的幼儿服务,每天开放10~12小时,其规模不大,招收人数在30~40个左右。一般每.8~12个幼儿组成一个混合年龄组,由1~2名合格的教师和1~2名助手照料。每个孩子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换尿布、洗澡、睡眠等。日托所拥有很大的自治权,教职工、幼儿及家长共同决定其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4.
3~4岁的幼儿基本能独立地阅读单幅画面的图书,并能基本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但对画面之间的联系和故事情节发展的理解还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5.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共五个阶段分五期谈谈每个阶段幼儿不同的生涯发展。从0岁开始的生涯发展,主要包括情绪发展、社会行为发展、心理特征、语言发展、动作能力、习惯养成和教养幼儿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6.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就是幼儿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内照顾、管理自己的能力。2~3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在自我服务方面应该具备以下的能力:能保持正确的姿势独立进餐。做到不掉饭粒,不剩饭,基本会用筷子。  相似文献   

7.
祖辈带养大家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父母工作忙,许多家庭的祖辈承担了对第三代的照顾和管教重任。近期。杭州安吉路早教研发中心对650户3岁-6岁幼儿家庭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第三代由祖辈接送的有316人,占48.6%;幼儿和祖辈同住的有277人,占42.7%;中晚餐在祖辈家吃的有170人,占26.2%。这一结果表明近半数3岁~6岁幼儿依赖祖辈照顾。对此。本刊特邀50位家长进行了一次“祖辈、父辈沟通座谈会”,大家各抒己见。表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2~3岁是幼儿饮食行为形成的重要阶段。幼儿饮食行为的形成与家长喂养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者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城区359名2~3岁幼儿的饮食行为与家长喂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3岁幼儿已经表现出一些不良饮食行为,包括:吃饭不专心独立、吃饭慢、爱吃零食、挑食、爱喝饮料,这其中尤其以吃饭慢最为突出;家长使用最多的策略是平衡膳食型喂养和积极反应型喂养,较少使用放任型喂养和工具型喂养;家长喂养行为对幼儿饮食行为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喂养行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尽早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选择科学适宜的喂养行为是改善幼儿饮食行为和家长喂养行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1~2岁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时丰富的感官刺激、合理的动作练习、经常的语言"交流",是幼儿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2岁以后,随着幼儿基本动作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逐渐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以发展,他们通过积极的模仿获得许多生存必需的知识经验,因此,丰富的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在幼儿2~3岁时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儿童语法接受能力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随机抽取浙江金华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各3名进行22种句型的理解能力测试,考查幼儿的语法接受能力及其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3岁幼儿在兼语句、被动句,递进、选择、转折、条件和目的复句的理解能力测试中通过率不到50%;4~5岁幼儿能够基本理解大多数句型;5岁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种句型.(2)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各种类型句子的理解力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础,出生前就注重胎教,出生后便开始参加各种亲子班。到了1岁半后,很多家长早早就将孩子送到了幼儿园或托儿所,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幼儿入园的年龄从原来的3周岁提早到了1岁半。然而1.5岁~2.5岁的幼儿因为年龄特点,入园后会出现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5点:  相似文献   

12.
1.大班的幼儿有了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现在的孩子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爱,却很少主动关心别人,不善于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青青 《早期教育》2012,(10):33-36
本研究运用图片测查法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20名试,分为3岁组、4岁组、5岁组、6岁组四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30名被试,其中男女各半,测查了3岁咱岁幼儿性别概念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1.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确实呈现了如柯尔伯格所说的阶段论。2.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认知对象的差...  相似文献   

14.
一、情况分析 3~4岁的幼儿基本能独立地阅读单幅画面的图书,并能基本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但对画面之间的联系和故事情节发展的理解还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张帆 《幼儿教育》2004,(12):10-11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我们必须把幼儿培养成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精神的现代人。几年前,我国学曾对北京市1000余名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幼儿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乏时,只有10%的幼儿选择与同伴合作。”可见,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如何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生活与合作的能力?一种新颖且富有成效的教育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城市社区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和培养亲情关系,活动频次以每周2次居多,每次活动时间集中在0.5~1小时区间,活动地点多在居住小区、公园广场和学校体育场馆,活动项目以球类、跑步类和棋类为主。有针对性地为城市社区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日托所为3岁以下的幼儿服务,每天开放10~12小时,其规模不大,招收人数在30~40个左右.一般每8~12个幼儿组成一个混合年龄组,由1~2名合格的教师和1~2名助手照料.每个孩子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换尿布、洗澡、睡眠等.日托所拥有很大的自治权,教职工、幼儿及家长共同决定其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18.
许多研究材料表明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比2~3岁时迅速得多。这个时期的幼儿不仅活泼好动,而且好奇心强,提问多,想象、思维等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这就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对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家长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3~6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幼儿园常态体育课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高密度、高结构的体育活动,它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为根本,是促进3~6岁幼儿动作协调、机体正常发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人物的情感。2.让幼儿体验故事所表现的积极欢快的情绪和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幻灯片一套,活动的大象。小动物、小伞等。2与班上人数相等的头饰、实物小花伞等。活动过程活动一:学习作品教师放幻灯配合故事教学。幼儿欣赏故事后,教师可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幼儿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作品,了解放事发展的线索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建议提出以下问题:1.故事中有谁?2大象为什么不喜欢下雨天?3.小动物看到大象后都干了什么?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