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杨小军 《中国教师》2009,(Z2):391-392
培养大批跨世纪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国家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要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焦点和热点,然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又是解决好这一焦点问题的关键。为此,本文从现代教师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目前教师教学方式的现状与成因,对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3.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进程中,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都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在新观念和实际有效的教学行为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课堂上不少教师仍以自我、课本为中心,缺少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实践来获取知识的过程;缺少给学生充分理解发表意见的机会;缺少布置观察、实验、查阅、调查等实践性作业…….从表面上看,教师该讲的都讲了,学生该做的都做了,但这仅仅是对概念、技能和结论的记忆和模仿,学生并没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的提高.由于教师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势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因此,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最佳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应该从固有的,陈旧的观念中走出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析的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海英 《现代教学》2006,(10):41-4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经进入了全面实验的阶段,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认识到课程改革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课程设计和教师。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技术因素”,而教师则是课程改革中的“人的因素”。只有实现了两者的统一,新课程实施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下转变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赵莹梅 《云南教育》2002,(25):17-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立足学生发展,改革教学方式。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堂教学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  相似文献   

7.
由于“整合”竞赛的拉动,对“整合”的讨论多了起来,褒贬不一。其中有对“整合”不了解引起的对话,有对“整合”质量的思考,也有对“整合”目的的疑虑、探索与迷茫共存。讨论以“潇而记事”为多,该Blog的主人萧年之老师在《也谈整合课与网络课》一中提出:整合课必然是网络课,不要机械的整合课,要以学生为中心神:大的网络系统内整合;整合是一种发展导向。观而思之,颇受启发,发两蔓言加入讨论,以飨读。  相似文献   

8.
王慧捷 《职教论坛》2003,(16):14-15
当前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最深刻、对中小学教师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它不仅动摇了长期以来教师头脑中形成的某些传统教学观念,也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给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笔者认为普通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思想也将会给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以深刻的启示。就这一问题,笔者愿谈点认识与同行切磋。一、对以往教学理念的反思1.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旧理念的束缚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仍滞留在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他们已习惯于把教师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以传授知识为自己主要(甚…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自然教学中 ,逐步改变教学观念 ,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1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认知、体验和感悟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能无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其实 ,每个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是不同的。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和知识建构的基础上的 ,吸收、接收知识如果缺乏主体建构 ,缺乏认同感 ,…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学生的学习?学习原本是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热爱学习是人的生命本性。每个人通过学习,认识事物、掌握本领,就能跨越时空去追溯远古、暇想未来,由此可体验到人生的自由境界,这是何等美妙而快乐。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们很难想象,在他(她)的一生中,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重心的转移,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计划的统一性转向灵活性,体育教学内容的计划性转向选择性,体育教学组织的封闭式转向开放式,体育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转向多样性。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以竞技动作为主的教学形式,忽略学生主体作用,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传授方式,而现代体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合作探究及创造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艺术院校工艺专业的素描教学中存在着用“绘画素描”代替“设计素描”的现象 ,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转换观念 ,只有师生共同努力 ,才能使“设计素描”为工艺专业的教学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反思型教研活动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思型教研活动是以自我反思为基础,在教学研究群体中共同合作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问题驱动、专家引领、课例载体、“三段二层”、平等互助、实证取向、循环上升等7方面。它以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段”)为基本结构,将个人反思与群体反思(“两层”)融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和提高教师的反思动力,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营造教师群体反思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不仅能够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同时也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要想适应当前的创业教育教学,就离不开会计实践的创新教学.论文提出了会计实践创新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15.
中学英语教学是有难度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有形成自己良好的,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才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商业银行实验软件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实践发现,如果相关领导和任课教师没有对实验教学的条件和使用中的问题有全面的考虑和预判,学生参与实验课的广度和深度就会受到限制,实验操作易流于形式,不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面掌握实验课规律,进行有效的实验条件管理;进行规范的教学体系设计,构建系统的实验教学制度;做好实验室秩序管理工作,保障实验的有序运行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学模式是针对现实教育中所存在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现状,由卢家楣教授所提出并加以实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即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又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和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学模式。但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8.
教学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行为特征,是特定教学行为方式的直接存在,是特定教学观念文化的显体。它存在于一切教学文化活动方面,具有明显的二重性。改变教学习惯是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建构新的教学文化的着力点,是教学改革中教师面临的一种挑战性的活动。教学习惯的改变是在日常教学生活变革中进行,通过优秀教学文化的示范引领及教学制度文化的惩戒堵塞,从日常教学生活的点滴细微处着手,经由持久的日常教学生活实践陶冶来完成。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学习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单一、乏味的终结性评价已经无法适应需求。英语新课程的深入改革迫使英语教育者要注意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重视学习过程,采取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以确保教学质量。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反映人文教学观念的新型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Engineering is featured prominently in 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 (NGSS) and related reform documents, but how its nature and methods are described is problematic. This paper 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ritique of that representation, and proposes that the disciplinary core ideas of engineering (as described in the NGSS) can be disregarded safely if the practices of engineering are better articulated and modeled through student engagement in engineering projects. A clearer distin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 is outlined, and prior research is described that suggests that precollege engineering design can strengthe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s about scientific concepts. However, a piecemeal approach to teaching engineering practices is unlikely to result i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engineering as a discipline. The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are supplemented with lessons learned from a number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j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